香港第五波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疫情下特区政府保安局带领纪律部队成为守护香江的坚定力量。他们活跃在陆续兴建落成使用的社区隔离设施,成立“保安局抗疫特遣队”,守护著市民的生命健康安全;他们甚至成立警方遗体处理专责小组,由警队行动部直接指挥39支小队、共约400名来自不同警区的警员,移送医院存放的遗体,并协助逝者家属办理认领手续……
在香港新冠肺炎感染数字大幅回落之际,我们采访了这支守护香港的坚定力量的指挥官——香港特区政府保安局局长邓炳强,听他谈谈“保安局抗疫特遣队”由哪些人员组成?又是如何展开工作的?香港即将迎来回归祖国25周年纪念日,保安局对庆典又有何特别安全部署?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换届选举在即,对新一任特区政府班子有何期待?
文|本刊特约记者 纪思清
邓炳强1987年加入香港警队,2019年香港“修例风波”期间临危授命,任职警务处处长,2021年6月,邓炳强脱下了34年的警装,成为香港保安局局长。不论是面对“黑暴”、疫情亦或是未来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新阶段,身份转变之间,不变的是坚守香港的那颗初心。
团结三千多位各界人士
齐力协助运营方舱
记者:香港特区行政长官任命香港保安局及辖下纪律部队管理社区隔离设施。在疫情下额外调拨人手管理社区隔离设施,是否面临很大挑战?
邓炳强:疫情期间,保安局和辖下纪律部队已有不少人员参与抗疫防疫工作,包括协助围封行动、病源追踪、人员物资往来等,在短时间内再调拨人手管理四至七万社区隔离房间床位,诚然是很大的挑战。在当职人员人手未必足够情况下,我们向退休纪律部队人士寻求帮忙,令人感动的是,几日内就有一千多位退休同事伸出援手,重新站在一线,我们因而成立了“保安局抗疫特遣队”。
除正规的纪律部队人员及退休同事外,保安局在社会上特聘逾千位受疫情影响的业界人士,例如旅游界从业者,体育及健身教练等。合共超过三千位各界人士协助运营方舱。最高峰时期,管理超过20多个隔离设施,个别设施使用率达到9成。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第六波”疫情,而且之后有可能会做全民强检,届时预计可能更多人要用到隔离设施,所以纵然现在人手压力稍微缓解,但仍不能掉以轻心。
记者:从筹备到运营社区隔离设施至今,您认为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邓炳强:较大的挑战是我们过往没有管理这一类大型设施的经验。另外在初始阶段,社会上总有些不想香港平静或者为个人利益的人,抹黑污蔑方舱设施,例如用一些假照片,说我们的设施全部烂掉,厕所没有墙没有隐私。他们有些人不止是抹黑,甚至是煽动市民不要遵守防疫相关法例,以及煽动他人使用暴力破坏设施。
对于谣言,我们便即时向公众澄清。例如通过图片和影片,及欢迎各媒体前来采访,让真正在这些社区隔离设施住过的人分享亲身体会,令社会知道社区隔离设施的人性化处理。而对于抹黑煽暴的犯罪行为也不能姑息,自第五波疫情以来,已有约10名涉事人受到当局的严正执法。
多项工作确保回归25周年
纪念活动安全有序庄严
记者:今年是香港回归25周年,香港国安法实施后,您曾说过国安法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但危机仍然存在。为应对危机,保安局对回归25周年庆典有何特别部署?
邓炳强:纪念回归25周年是一个大事,纪念庆典也是万众期待的盛事。香港保安局及辖下纪律部队筹办了一系列别具意义的活动,包括纪律部队及青少年团体步操大汇演、纪律部队开放日及展览等,其中的亮点请容我卖一个关子。我们也会就疫情的最新进展,以即时调整合适的活动安排。至于危机和挑战,已经和过去不同,首先是经过2019年的“黑暴”,滋长了本土恐怖主义。其次就是外部势力,基于地缘政治关系,很多外部势力会藉机影响香港地区安全乃至国家安全。为确保纪念回归25周年活动在安全、有序、庄严的情况下进行,保安局辖下各纪律部队开展多项工作,包括进行情报搜集,行动计划方面则包括演练,加强训练和装备等。
就危害国家安全,我们会严正执法。除此之外,立法工作非常重要。虽然香港国安法有四个罪类能应对当前最严峻挑战。包括分裂国家、颠覆国家政权、恐怖活动及勾结外国或者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罪。但其实在基本法第23条,针对国家安全,仍有一些罪类需要留意,包括叛国罪、危害煽动叛乱罪、国家机密间谍罪。这些都要通过23条立法来防范。除此以外,有关网络安全也希望通过立法来保障。而最后对于市民的国家安全意识的宣传教育也非常重要。
23条立法在整体维持国家安全方面扮演重要角色,特区政府原本计划5月在保安事务委员会提出,现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延迟到6月,希望上半年可进行立法咨询,并于今年进行立法工作。
相信新一届香港特区政府
会做好民生经济恢复工作
记者:您认为新一届香港特区政府班子的人才,要具备什么特质?未来又会有怎样的挑战?
邓炳强:香港自回归以后,我观察到每一届的特首和管治团队,都有类似的特质,包括爱国爱港、有承担、有能力为市民做事,我相信新一届特首及政府班子除了这些固有特质,未来也会把握“十四五”规划机遇,进一步实现良政善治,急市民所急,包括民生问题,如房屋、人口老化等问题。相信新一届政府会在过往历届政府建立的良好基础下,继续加强香港的竞争力及奠定稳固的基础,全力全速做好后疫情时代的民生经济恢复工作。
(作者系凤凰卫视香港新闻采访中心记者)
https://res.bau.com.hk/url/1521/2022/5/3/ubNU0wJl0DKIymQFUvYOsmPVcRYLgbRS4Pl.pn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关注
香港第五波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疫情下特区政府保安局带领纪律部队成为守护香江的坚定力量。他们活跃在陆续兴建落成使用的社区隔离设施,成立“保安局抗疫特遣队”,守护著市民的生命健康安全;他们甚至成立警方遗体处理专责小组,由警队行动部直接指挥39支小队、共约400名来自不同警区的警员,移送医院存放的遗体,并协助逝者家属办理认领手续……
在香港新冠肺炎感染数字大幅回落之际,我们采访了这支守护香港的坚定力量的指挥官——香港特区政府保安局局长邓炳强,听他谈谈“保安局抗疫特遣队”由哪些人员组成?又是如何展开工作的?香港即将迎来回归祖国25周年纪念日,保安局对庆典又有何特别安全部署?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换届选举在即,对新一任特区政府班子有何期待?
文|本刊特约记者 纪思清
邓炳强1987年加入香港警队,2019年香港“修例风波”期间临危授命,任职警务处处长,2021年6月,邓炳强脱下了34年的警装,成为香港保安局局长。不论是面对“黑暴”、疫情亦或是未来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新阶段,身份转变之间,不变的是坚守香港的那颗初心。
团结三千多位各界人士
齐力协助运营方舱
记者:香港特区行政长官任命香港保安局及辖下纪律部队管理社区隔离设施。在疫情下额外调拨人手管理社区隔离设施,是否面临很大挑战?
邓炳强:疫情期间,保安局和辖下纪律部队已有不少人员参与抗疫防疫工作,包括协助围封行动、病源追踪、人员物资往来等,在短时间内再调拨人手管理四至七万社区隔离房间床位,诚然是很大的挑战。在当职人员人手未必足够情况下,我们向退休纪律部队人士寻求帮忙,令人感动的是,几日内就有一千多位退休同事伸出援手,重新站在一线,我们因而成立了“保安局抗疫特遣队”。
除正规的纪律部队人员及退休同事外,保安局在社会上特聘逾千位受疫情影响的业界人士,例如旅游界从业者,体育及健身教练等。合共超过三千位各界人士协助运营方舱。最高峰时期,管理超过20多个隔离设施,个别设施使用率达到9成。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第六波”疫情,而且之后有可能会做全民强检,届时预计可能更多人要用到隔离设施,所以纵然现在人手压力稍微缓解,但仍不能掉以轻心。
记者:从筹备到运营社区隔离设施至今,您认为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邓炳强:较大的挑战是我们过往没有管理这一类大型设施的经验。另外在初始阶段,社会上总有些不想香港平静或者为个人利益的人,抹黑污蔑方舱设施,例如用一些假照片,说我们的设施全部烂掉,厕所没有墙没有隐私。他们有些人不止是抹黑,甚至是煽动市民不要遵守防疫相关法例,以及煽动他人使用暴力破坏设施。
对于谣言,我们便即时向公众澄清。例如通过图片和影片,及欢迎各媒体前来采访,让真正在这些社区隔离设施住过的人分享亲身体会,令社会知道社区隔离设施的人性化处理。而对于抹黑煽暴的犯罪行为也不能姑息,自第五波疫情以来,已有约10名涉事人受到当局的严正执法。
多项工作确保回归25周年
纪念活动安全有序庄严
记者:今年是香港回归25周年,香港国安法实施后,您曾说过国安法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但危机仍然存在。为应对危机,保安局对回归25周年庆典有何特别部署?
邓炳强:纪念回归25周年是一个大事,纪念庆典也是万众期待的盛事。香港保安局及辖下纪律部队筹办了一系列别具意义的活动,包括纪律部队及青少年团体步操大汇演、纪律部队开放日及展览等,其中的亮点请容我卖一个关子。我们也会就疫情的最新进展,以即时调整合适的活动安排。至于危机和挑战,已经和过去不同,首先是经过2019年的“黑暴”,滋长了本土恐怖主义。其次就是外部势力,基于地缘政治关系,很多外部势力会藉机影响香港地区安全乃至国家安全。为确保纪念回归25周年活动在安全、有序、庄严的情况下进行,保安局辖下各纪律部队开展多项工作,包括进行情报搜集,行动计划方面则包括演练,加强训练和装备等。
就危害国家安全,我们会严正执法。除此之外,立法工作非常重要。虽然香港国安法有四个罪类能应对当前最严峻挑战。包括分裂国家、颠覆国家政权、恐怖活动及勾结外国或者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罪。但其实在基本法第23条,针对国家安全,仍有一些罪类需要留意,包括叛国罪、危害煽动叛乱罪、国家机密间谍罪。这些都要通过23条立法来防范。除此以外,有关网络安全也希望通过立法来保障。而最后对于市民的国家安全意识的宣传教育也非常重要。
23条立法在整体维持国家安全方面扮演重要角色,特区政府原本计划5月在保安事务委员会提出,现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延迟到6月,希望上半年可进行立法咨询,并于今年进行立法工作。
相信新一届香港特区政府
会做好民生经济恢复工作
记者:您认为新一届香港特区政府班子的人才,要具备什么特质?未来又会有怎样的挑战?
邓炳强:香港自回归以后,我观察到每一届的特首和管治团队,都有类似的特质,包括爱国爱港、有承担、有能力为市民做事,我相信新一届特首及政府班子除了这些固有特质,未来也会把握“十四五”规划机遇,进一步实现良政善治,急市民所急,包括民生问题,如房屋、人口老化等问题。相信新一届政府会在过往历届政府建立的良好基础下,继续加强香港的竞争力及奠定稳固的基础,全力全速做好后疫情时代的民生经济恢复工作。
(作者系凤凰卫视香港新闻采访中心记者)
https://res.bau.com.hk/url/1521/2022/5/3/ubNU0wJl0DKIymQFUvYOsmPVcRYLgbRS4Pl.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