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归祖国是一个过程。1997年是政权的回归,2020年至2021年香港国安法落地与选举制度改革是“管治权的真正回归”,而我们现在要努力的新征程,是香港社会的回归、民心的回归、文化的回归。
文|香港 何志平
回归前渴望成为有国有家的中国人
1960年代末期到1970年代初期,我在海外留学,美国人问我是哪里人?是日本人?是韩国人?我说我来自香港。他们再问,香港是一个国家吗?不是。那你是哪里人?我是中国人,流著中国人的血,接受的是中国的文化,但是我的国家在哪里?那时候我觉得自己是一个没国没家的人,当时就是希望找到家的感觉。这种感觉一直持续到1984年中英就香港问题的谈判快结束时,我欣喜若狂地从美国跑回来,连绿卡都不要了。当时我回来是应香港中文大学的聘任去当眼科教授。那天是1984年6月30日,我过关的时候拿著大包小包,香港海关官员问我,“你回来干什么”?我说我是“移民”回来的。他说香港人都移民往外面走,你还逆流移民过来?我笑著说我回家了。
自此,我就一直盼望著1997年7月1日的到来。因为只有到了这天,我们才会成为香港主人翁,才会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民,才是真正有国又有家的中国人。
1997年6月30日,停在香港维多利亚港准备接走撤离英军的英军军舰,军舰后是“热烈庆祝香港回归”的霓虹灯和标语(图:中新社)殖民印记并没有随回归而消失
1997年6月30日午夜,香港瓢泼大雨,雨势多年罕见。朋友们都说,这场雨荡涤了香港的百年耻辱,雨后天晴迎来一个崭新的中国香港。
当天晚上,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迎回归大型晚宴,宴开百桌,坐足的人不过一半,另一半则是去添马舰露天场地送别彭定康。我是全国政协委员,不会在港英政府送行嘉宾之列,因此就有了机会坐在会展中心目睹这一幕:那些在大雨中的热情“送行者”在送别末代主子后,回到会展晚宴上,脱掉湿透的衣服,换上一身新衣,再变上一副表情,由此,殖民年代的高等华人精英摇身一变,迎接新政权的诞生,自此投入祖国母亲的怀抱。
我们看到,香港回归是那么的顺利,1997年6月30日到7月1日,一夜之间,香港从英国殖民统治下平稳过渡变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而香港市民一觉起来,身份就从殖民统治下的子民,变成了国家的主人。香港人身份的转变没有经历广泛的讨论和辩证,或一系列的斗争,也没有走过一段历练的路程。这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成的任务,有些地方要经过好几年、十几年、几十年才达成这个觉悟。以前香港人没有很明确的政治身份,在殖民统治下,港英政府刻意淡化,甚至压制香港人的民族心态、国家认同、文化取向和政治意识。就这样,回归时所有的忐忑和不适应,都因平稳过渡、安定繁荣的目标而消解,但隐藏其后的众多本质性的问题直到回归多年后才逐渐爆发出来。
回归以来,国家始终以最大的诚意和眷顾,落实“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政策。25年来,内地发展迅速,不单只是与时并进,且弯道超车。回看香港,尤其是近年一段时期里,却是内耗不断,裹步不前。回归后因为无缝平稳过渡,香港绝大多数社会制度延用港英制度,因此诸多因“殖民制度延续化”的政治和社会结构性的问题,在回归多年后逐渐爆发出来。
全国港澳研究会前会长陈佐洱先生曾表示,香港回归以来“没有摆正其在整个国家大格局当中的互动地位”,没有好好“去殖民化”,却反而“去中国化”,造成很多问题,损害香港的核心价值,影响了“一国两制”顺利实施。这种背离历史本质的怪现象造成了香港巨大的内耗,香港经济增长被邻近的地方“大幅抛离”。如果不加以纠正而继续错下去的话,对香港是祸不是福。
香港国安法落地与选举制度改革保障了管治权的真正回归。图为香港街头关于国家安全日的宣传标语(图:中新社)香港去殖要坚持“三归”
放眼世界,任何殖民管治地方去除殖民化,一定会有一个过渡期,有个人身份转换的困惑,有意识形态、价值观等社会文化认同的斗争与冲撞,有的国家甚至是以暴力革命的形式去除殖民化,而对于其中一部分人来说,更是要经历一种痛苦的过程。从印度、韩国以及东南亚国家当年的去殖民化,可见一斑。
去殖民化就是社会文化、价值观的重塑,是对国家认同的重新开始。香港去殖民化和人心回归,是一体两面,没有去殖民化,人心回归势必更加困难,700多万港人需要有一个全新的、国民定位的洗礼,包括中华文化历史教育和社会价值观的全面转型。
为此,我认为香港去殖民化要坚持“三归”,即归宗、归化、与归心。
第一是归宗。重新学习老祖宗的东西。重建中国语言文字、中国历史和中华文化教育,开设中国公民的爱国教育。建立中国国民身份、民族意识和中华文化的认知。尤其重要的是要并入国家高速发展的快车,让香港特区发展的方向,与国家整体方向合步而同轨。要配合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不添忙加乱,更要作出贡献。
第二是归化。港英政府以前留下来的好东西,我们要把它为己所用,化夷为华。法治观念、公民意识、专业道德、契约精神、商业诚信等现代文明,是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汇流的结果,不应视为西方价值观而抗拒,而应化为我用。客观看待香港建设成果,这是所有香港人一个多世纪以来努力的结果,与殖民与否无关。
第三是归心。我们的心要归到祖国大家庭里去。首先要让香港市民时刻感受到国家主权的存在。五星红旗要到处飘扬,立法会、高等法院、政府各级官员的名牌和名片上要打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字样。其次是纠正历史论述。要加快推进官方档案的香港地方志编纂工程,对历史正本清源,从国家角度作出更为贴近事实的正确论述。再者,要去除对殖民主子的效忠。香港回归后,官员、公务员、纪律部队和司法人员不再宣誓效忠英女王,所有象征英帝主权的女王头像和皇冠也摘除了。各级所有公职人员,都应宣誓效忠中华人民共和国,向包括香港市民在内的14亿中国人民负责。
香港回归祖国是一个过程。1997年是政权的回归,2020年至2021年香港国安法落地与选举制度改革是“管治权的真正回归”。而我们现在要努力的新征程,是香港社会的回归、民心的回归、文化的回归。只要与祖国大地的同胞们,手牵手,同呼吸,共进退,迎头而上,我们必定能在这个灿烂的新时代里再创辉煌!
(作者系首届香港特区政府临时市政局议员、
第二届香港特区政府民政事务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