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潘伟杰
行政长官候选人李家超日前向香港市民宣布参选政纲,其中有一项吸引了笔者注意的,就是改革公务员团队,引入私人企业运用多年的“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管理模式,决心改变公务员团队存在而久的工作态度。并对政府架构进行改革,将部门增减,有利政策的推行。
李家超为何要提出引入“关键绩效指标”管理模式到公务员团队?香港公务员团队一直为市民诟病是,莫过于其办事效率,和“按本子办事”的态度。当审计署每季公布特区政府部门提供服务情况的时候,大多都是向市民提供服务的效率非常低,根本没有按照服务承诺的时间内完成。在最新一期的审计报告中,运输处在续牌服务中欠缺灵活处理,没有以派筹取代排队,让大批市民聚集在办事处门口排队,增加病毒传播风险。其实这样的安排,如果换了有些私人企业的做法,就即时做了风险批评和应变的危机管理,将问题降至最低。不过,特区政府部门一向都有“既定程序”和“经验”来框死自己。同时,官员又担心万一有任何出错,就会乌纱不保。因此,公务员团队就有“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心态度来办事。
行政长官竞选团队以“关键绩效指标”管理模式,来提升公务员团队的办事效率,将服务“数据化”(digitalization)和“衡量化”(measurable)。这套管理模式为团队提供带有方向性的指标,衡量工序的进度,用来判断整项计划何时完成。事实上,这套管理模式与内地实行多年的服务承诺指标相若,向市民提供办理服务的“时间表”,减少特区政府内部所设下关卡的陋习,缩减了行政审批程序的时间,从而提升政府对市民的服务质素。
若李家超当选第六届行政长官,应尽快对公务员事务局进行深入研究,决定是由个别部门推行这套管理模式,以渐进形式,逐步扩展至各个部门;还是全面推行至特区政府所有部门,对整个特区政府来一个“震荡疗法”。对于私人企业来讲,工作人员接受新制度的适应性比较强。相反,此模式对公务员可能构成一定程度上的冲击和反感。因此,行政长官和相关部门须要审时度势,监察推行新模式的实际情况,从而有效地加快或延迟推行工作。
假若新管理模式得以在政府内部运作得宜,笔者建议特区政府内部需要有一班熟悉“关键绩效指标”运作的管理层人员操作,将这套模式发挥得淋漓尽致。如果管理层不太懂得其精髓,只能有形无实,盲目追求“假结果”、“假指标”,未必能够为市民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最后,这套管理模式虽对公务员团队带来短暂性的痛苦、冲击,但为了社会的最远发展及提升香港的竞争力,特区政府有必要引入这套企业管理模式,来取代现有的低效率的管理制度。
(作者系香港青年时事评论员协会评论员,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