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荆杂志(记者 彭彦)摊开东莞市东城的卫星地图,黄旗山清晰可见,黄旗南是这里一块十分珍贵的城市“绿心”,这块绿心既是强化中心城区与松山湖联系的主要纽带,又是联系黄旗山与同沙水库的生态通廊,被列入东莞高起点规划、高品质建设中心城区“一心两轴三片区”的重要节点。4月13日,东莞市东城街道举行黄旗南片区建设专案媒体推荐会,邀请规划、建设部门负责人解读黄旗南“一带一轴一环”发展蓝图。
黄旗南片区 为高质量发展再造新引擎
突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黄旗南“一带一轴一环”蓝图落地,把黄旗南片区放到东莞版图上看,北至黄旗山南麓、南临环城南路、西接莞长路,总面积约6.7平方公里,具有承山接水之特征,从招引片区城市综合运营商,到黄旗南香遇走廊一期、二期相继亮相,香遇百花园落成,再到儿童主题公园规划的拟定,这两年来,片区开发建设捷报频传,宣告著黄旗南片区从一纸蓝图进入实操环节,绿色蓝图正逐步落地。
展望未来,绿色发展指数位居东莞市第一的东城街道,在立足“双万”新起点奋楫扬帆、乘势而上,对黄旗山的生态版图延伸深化,全面推进黄旗南片区建设,为高质量发展再造新引擎。
依照东莞市中心城区“一心两轴三片区”建设指挥部工作部署,东城高标准推进黄旗南片区规划,引入高水准城市规划综合运营商,打造产城人融合的高品质发展区,黄旗南“一带一轴一环”蓝图在市和街道的酝酿下悄然成形,其中“一带”,即黄旗南麓文体带,西起东城体育公园,东至环城东路,沿八一路一字铺开,意在打造重要的景观、人文休闲活动廊道。“一轴”即中央绿轴,位于黄旗南片区中心位置,短短1公里长的生态绿廊,连山接水,实现黄旗山与同沙水库山水对话。“一环”即同沙滨水环道,在同沙公园约15公里环湖路的基础上,增设约6公里小环路径,通过碧道、浮桥串起同沙生态公园里的驿站、凉亭、停车场、观景台,打造亲水生态廊道。

搭建黄旗南“文化+体育+艺术”
突出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拓展城市公共空间,搭建好黄旗南“文化+体育+艺术”生态空间, 而“一带”中的黄旗山南麓香遇走廊一期开放将近一年,迅速成为市民争相在朋友圈点赞的新晋“网红”绿道。
作为东莞市政府2021年十件民生实事之一,“香遇走廊”是黄旗山南麓文体带绿道及沿线景观提升工程,专案建设长约2.8公里的景观轴带,未来将连接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东城体育公园、黄旗南儿童公园、市网球中心、百花园等休闲文化设施,搭建黄旗南麓“文化+体育+艺术”游憩网路,缝合城市与生态空间,推动黄旗南麓文体休闲带逐步成型。
这个美好蓝图的逐步实现,离不开片区的整体规划统筹以及经营城市的理念。一方面通过规划调整盘活极限公园低效土地,为城市环境建设筹措资金,结合TOD实施综合开发,在原极限公园地块注入生活服务和休闲消费功能,使得片区整体功能格局更完善更合理;另一方面,大力完善片区配套设施,将北侧的黄旗山、将军帽公园、妇儿中心、横岭村及儿童公园等全新的公共设施与八一路南侧居住片区串连起来,大大提升市民衣食住行的便利程度,使得生活休闲活动空间得到极大拓展。
目前面积约17公顷的香遇走廊二期已完成主线建设并开放运营,其他设施正加快推进中,争取年中全部完成,今年还计画启动备受期待的黄旗南儿童公园工程,升级完成后将为市民提供更优质的生活、文化和体育配套服务。这里,将成为集体育、艺术、自然、生活于一体的高品质都市大型开放空间。
香遇百花园的开放,令黄旗南香遇走廊这条“网红”绿道又多一个亮丽的打卡点,黄旗山下,14公顷的超大花园藏在半山坡上,种植约200多种优鲜花卉,漫步于油画般的花海,仿佛置身仙境。这是东城为满足不同群体多样化的城市品质生活体验需求,创新性地引入社会资本共建的探索尝试。
得益于黄旗南片区的统筹开发,连接香麓香遇走廊二期的立新横岭村,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出门即公园,饭后到黄旗南香遇走廊散步成了不少村民的日常,按照规划,这条有一百多年历史的旧村,将进行活化升级,依托山水文化底蕴及城市商脉,打造成为提升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展示东莞文化魅力的文创街区。
距离横岭村约2公里的同沙生态公园里,去年年底环湖路上又增多一条彩色跑道,串起公园里的驿站、凉亭、休闲登、停车场、观景台,这条新建的环湖碧道,就是“一环”同沙滨水环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同沙生态公园北门出发,沿著同沙水库亲水廊道一路前行,林荫密布、繁花盛开,一步一景,远处小岛上,众多鸟禽在这里栖息繁殖、追逐嬉戏,在近处的水岸边,不少市民沿著环湖碧道或漫步或骑行,构成了一幅人水相亲的美丽画卷。同沙映翠湖绿道与小洞半环绿道将架起一座长约550米的永久性浮桥,这座浮桥对自然环境与景观影响微小,浮桥串连成“一环”,真正打造成“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风景,构建亲水、宁静、洁净、浪漫的滨水体验空间。

建造黄旗南生态科创区
突出经营城市理念 ,打造智慧型品质生活新高地,多年来,东城一直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探索、实践,从坐拥40.2平方公里的“都市绿肺”同沙生态公园,到保留发展市区面积最大的连片水道种植标准化农田,再到深耕黄旗南片区建设,绿色发展的理念不断在延伸深化,积极探索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并行不悖、相得益彰的路径。
按照经营城市的理念,东城结合东莞市委市政府对黄旗南生态科创区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黄旗南片区区位优势,构建与同沙水库、黄旗山之间的对话,实现生活融入生态的城市发展目标愿景。根据东莞市第十五次党代会的谋划,黄旗南片区将是中心城区“一心两轴三片区”的重点建设片区,而东城借此拓空间提品质,一方面以黄旗南T轴为骨架,全面推进黄旗南生态科创区建设,为东城再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另一方面抓好黄旗山、同沙的整体环境优化工作,加快推进湾区顶级、世界一流的同沙大型综合文旅专案落地,以配合市政府强化“双轴”、构筑连山串水融城“翡翠项链”战略的实施,实现全市生态环境的和城市功能布局的双优化,提升城市综合环境,提高对高端专案、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为东莞市在“双万”新起点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黄旗南片区规划将以蓝绿为底、以绿色经济为驱动力、以公园城市为目标,打造低碳发展的智慧型品质生活高地。可以预见,黄旗南片区将成为东城优化空间格局,释放发展潜能,集聚人气、产业重要平台,为城市“绿心”注入无限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