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的港股于相对低位震荡回升,恒指以22,039点收市,比前周升635点。由去年2月顶点开始的大跌市,在今年3月中跌落18,415点的底点后,继续筑底,总趋势是向上。初步推算,4月份的港股可升上23,500点之上。然而受到两大利淡因素困扰,市况会极波动。
一个因素为西方势力对中国的打压,有增无减,各式制裁随时降临。最直接为中概股能否继续在美国挂牌,以及中国的科技股在彼市受到何种限制,法制、采购及资讯转移,都可抽秤,令人提心吊胆。
现时爆发俄乌战争,虽然可减轻中国所受的压力,但国际局势更复杂。美国的盟友被逼归队,中国与其他国家产生磨擦的机会更大。
两大利淡因素困扰港股
由于美国要维持美元的霸主地位,中国为第二大经济体,奉行独立的国防及外交政策。无需如日本在战后一样,受美国军事「保护」(实为占领),在1985年的广场协议后,日圆被迫兑美元大幅升值,日本便被打残。
现时人民币具足够实力走出去,国际化势必威胁到美元的霸主地位,美国于是全方位打击中国。只要中国沉着应对,继续奉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站稳道德高地,必会得到越来越多国家支持。
另一个利淡因素,当然是疫情。疫情一天不受控,各国不开关,世界的经济都无法复苏,股市焉能复活?
在此两大乌云笼罩下,港股于未来一季料无法突围而上,将被压于长期走势图上的底部区域,后者位于22,000至26,000点。
各大公司的全年业绩已经宣布,业绩优良而增加派息者,股价上升。在低息的年代,股息收入十分重要。
部分绩优增息股已炒高
应留意,一些股份早前已经炒高,并且在相对高价徘徊一段时日,[随手拈来两个例子为汇控( 0005 )及中移动(0941 )],因而手上的股份如何处理,是长揸还是先回吐一部分,甚至加码吸入(若手上货轻 ),每人的具体情况不同,必须自行决定,宜参考手上股份的长期走势资料作决定。
具特殊事件的股份如中海油(0883 )可揸下去,公司将回归A股市场,承诺派高息及回购,可放心揸下去。
大型国有银行如建行( 0939)等,保持优良传统,派息年年增加,为收息的佳选。但留意除息之后,股价都会有一段时日回落,股民需了解其「脾性」,如何拿捏买卖时机为一门大学问。
在22,000以下,可吸入盈富( 2800 ),该股近日有令人喜悦的发展,如更换管理人,较照顾港人利益。持有一年必可获合理利润。
(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为能源及股市分析家、浸会大学退休教授、专栏作家「张公道」
作者著有《你要知道理财投资的88件事》,亮光文化出版社,2020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