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Trista Luo
本地话剧迷们看过来!香港话剧团近日迎来喜讯,话剧团制作《最后晚餐》于近日公布的「中国当代小剧场戏剧40年影响力榜单」中,入选为「40台剧目榜单」之一。
《最后晚餐》为香港话剧团「新剧发展计划」委约作品,自2011年香港首演后,于国内外巡演近一百五十场,话剧讲述一对母子久未同枱,共聚之时竟已经「最后晚餐」的故事。轻生能否解开心结?要割断的并非生命脉搏,而是二人痛苦的根源。

《最后晚餐》剧照 摄影:Carmen So
此剧曾于香港舞台剧奖、香港小剧场奖、华文戏剧节等获多项大奖,更被TimeOut(北京)、《新京报》分别评为年度佳作。19年授权韩国风草剧团制作韩语版上演,获首尔戏剧人大奖最佳作品奖及演员奖。
助理艺术总监冯蔚衡表示,《最后晚餐》是话剧团「新剧发展计划」之委约作品,内容是关于一对萌生轻生念头的母子,他们之间既残酷又温馨的故事。她介绍称,此剧以一种黑色幽默的手法,把香港一群基层人士挣扎求存的悲哀娓娓道来,而真实自然的表演风格也是《最后晚餐》引起观众共鸣的关键因素。

《最后晚餐》剧照 摄影:Carmen So
「中国当代小剧场戏剧40年影响力榜单」由北京戏剧家协会、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小剧场戏剧委员会、《新剧本》杂志、北京市昌平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天通苑文化艺术中心承办,以纪念中国当代小剧场戏剧诞生40周年。
榜单中的40台剧目,包括28台话剧,6台戏曲,1台儿童剧,1台形体剧,4台跨界融合等实验戏剧。当中有不少剧目对不少话剧迷来说想必早已耳熟能详,也是久演不衰的口碑佳作,如《恋爱的犀牛》、《驴得水》、《你好,疯子!》;也有小剧场开山之作《绝对信号》、《马前泼水》;此外,还有北京人艺的《我爱桃花》,国家话剧院的前身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中央实验话剧院的《挂在墙上的老B》、《棋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WWW.COM》,上海昆剧团的《伤逝》,以及《情感操练》、《驿站桃花》、《三昧》、《奇怪的狗》、《我不是李白》、《有一种毒药》、《隐婚男女》等。这些入选的作品中,你又看过几部呢?

以下为中国当代小剧场戏剧40年影响力榜单中的40台完整剧目(按演出时间先后排序)
话剧《绝对信号》(1982,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话剧《挂在墙上的老B》(1984,中国青年艺术剧院)
话剧《火神与秋女》(1988,中国青年艺术剧院)
话剧《屋里的猫头鹰》(1989,上海青年话剧团)
话剧《留守女士》(1991,上海人民艺术剧院)
话剧《男儿当自强》(1992,中国澳门晓角话剧研进社)
话剧《情感操练》(1993,火狐狸剧社)
话剧《同船过渡》(1994,武汉话剧院)
话剧《棋人》(1995,中央实验话剧院)
话剧《驿站桃花》(1998,北京中商谢瑞麟经贸有限公司)
话剧《恋爱的犀牛》(1999,孟京辉工作室)
话剧《切.格瓦拉》(2000,北京盛基舞蹈学校)
话剧《WWW.COM》(2000,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话剧《非常麻将》(2000,中央实验话剧院)
京剧《马前泼水》(2000,北京京剧院)
话剧《无常-女吊》(2001,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话剧《我爱桃花》(2003,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昆曲《伤逝》(2003,上海昆剧团)
话剧《有多少爱可以胡来》(2006,戏逍堂)
话剧《我不是李白》(2007,盟邦戏剧)
实验戏剧《未完待续》(2007,黄盈工作室)
话剧《在变老之前远去》(2008,优戏剧工作室)
京剧《浮生六记》(2009,北京京剧院)
话剧《有一种毒药》(2010,龙马社)
话剧《隐婚男女》(2010,厚浪文化─李伯男导演工作室 哲腾文化)
话剧《最后晚餐》(2011,中国香港话剧团)
话剧《驴得水》(2012,至乐汇 哲腾文化)
形体戏剧《水生》(2012,三拓旗剧团)
话剧《你好,疯子!》(2013,哲腾文化 饶晓志工作室)
实验戏剧《美好的一天》(2013,新青年剧团)
京剧《惜.姣》(2013,北京京剧院)
话剧《奋不顾身的爱情》(2014,繁星戏剧村)
儿童剧《木又寸》(2015,中国儿童艺术剧院)
粤剧《霸王别姬》(2016,中国香港西九文化区戏曲中心)
声优戏剧《三昧》(2016,盟邦戏剧 一驰戏剧工作室)
话剧《两只蚂蚁在路上》(2017,哲腾文化)
话剧《家长会》(2018,武汉市艺术学校 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 文兴文化)
跨界融合舞台剧《奇怪的狗》(2018,至乐汇)
话剧《春逝》(2020,话剧九人)
滇剧《马克白夫人》(2020,云南省玉溪市滇剧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