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胜利闭幕。作为港区全国政协委员,笔者是第五年出席「两会」;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两会」期间,正值香港疫情大爆发,许多港区代表、委员没能赴京参会。我们这些参会的代表、委员深深感受到了中央对香港抗疫高度重视、对香港同胞真心关爱、对香港发展寄予厚望。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港澳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在百忙之中出席了港区委员的界别协商会。他在讲话中表示,爱国爱港力量要更加积极有为,大家的担子还很重,除了要做到「五个善于」,还要做到有情怀、有格局、有担当、有本领、有作为。「五有」是夏副主席代表中央对爱国爱港力量的新要求,高屋建瓴,内涵丰富,为爱国爱港力量立起了新「标尺」。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角度学习领悟「五有」要求。
「有情怀」就是要有家国情怀,努力为香港繁荣稳定、国家富裕强盛、民族伟大复兴作贡献。基本法订明,香港是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这就从法律上明确,香港是祖国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员。爱国爱港力量要精心呵「香港这个家」,更要坚决维护国家安全、主权和发展利益。在大是大非面前,必须坚决维护国家整体利益和香港整体利益,旗帜鲜明地站稳立场。
「有格局」,就是要有全局观,要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来观察和分析问题。当今世界正呈现「东升西降」的变化,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实力在不断增强,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在下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这是天下大势!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在中国,香港最大的机遇在内地。爱国爱港力量必须认清天下大势,认清「祖国永远是香港坚强后盾」这一定理,从全局角度考虑问题,不可一叶障目,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有担当」,就是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勇于碰硬,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回归以来,历届管治团队不乏社会精英,许多人都曾在欧美著名大学深造,有着鲜亮的个人履历,通晓多国语言,文化修养不浅。但为什么回归以来积累了那么多矛盾和问题?说明管治团队整体上担当精神不够,遇到矛盾绕着走,遇到问题往后推,一届一届「甩包袱」,到现在终于绕不过去、推不下去了。如今,香港面临的许多难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所有爱国爱港力量都要有担当精神,必须较真碰硬、攻坚破难。
「有本领」就是要有解决问题的真本事,而不是只会「花拳绣腿」和「表面文章」。破解香港的民生难题、发展难题并非易事,那种遇事只会表态、整天忙于应酬、关键时候拿不出管用办法的人,就没有真本领。比如,「香港要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句话容易说,但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非常复杂。粤港澳三地社会制度不同、法律体系不同、分属不同的关税区,针对某些制度性障碍怎样解决?谁能拿出管用的办法,谁才算是有真本领。
「有作为」就是要真抓实干,干出成绩,赢得中央的信赖和市民的好口碑。业绩是干出来的,不是「说唱」出来的。香港居民期盼尽快解决「住房难」「就业难」等民生难题,期盼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年轻人希望看到美好未来。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爱国爱港力量应发挥各自的优势,紧扣民意,有所作为,多干实事,切忌空谈,用实实在在的业绩回应市民期盼。
「五有」的新「标尺」,涉及到局部与全局、眼前与长远、责任与担当、实力与实干、业绩与认可;对标「五有」,爱国爱港力量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需要补短板、强弱项,方能不辜负中央和香港市民的期望。
(作者为港区全国政协委员 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 暨南大学「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长、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