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朱伯铨
春风吹又生
用春风吹又生来形容春天,的确很难再找到更好的词句比喻了,春风万物欣欣向荣,但细菌、疾病也开始增多,真是春风吹又生,风为春季的主气,但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风邪为病,有内、外风之分。外风多由自然界风邪侵袭人体而得病,内风多由肝脏的功能失调而发生。风为六淫的主要致病因素,如风寒、风热、风湿、风燥等。所以风邪实为外邪致病的先导。

冬末初春须警惕「流感」隐患
现到处「流感」隐患,这是必须提高警觉的。冬末初春,乍暖还寒,人的呼吸道抵抗力弱,便容易感染。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流感在人类历史上曾被称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瘟神」。
根据历史记载,1508年全球流感大流行时,曾使繁华的马德里城变成荒无人烟之地,意大利、西班牙竖起了几十万座新坟。进入19世纪以来,几乎每隔十年至十数年,就要周期性地发生一次世界性的大流行。「流感」病毒会引起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这种病毒在病人的鼻涕、唾沫、痰液中大量存在,透过病人打喷嚏排出,随著空气传播,使人肌肉酸痛、衰弱乏力、头昏、头痛、咳嗽等。有些人无呼吸道炎症,只有胃肠道症状为主,如呕吐、腹痛、腹泻、恶心等。流感的高热期多数持续3-5天,如不是继发细菌感染,一般不超过7天。
中西医如何预防流感?
流感目前西医特效药物,是注射预防流感针。一般只是对症施治。对高热及头痛剧烈者给服用阿斯匹林、复方阿斯匹林、氨基比林解热止痛剂;咳嗽咯痰者服用复方甘草合剂、咳必清等。对于症状较重的年老体弱者,或有细菌继发感染合并症者,多应用红霉素等抗菌素或磺安类药物。
中医早在《内经》已认识到感冒主要是春感风邪所致。《素问》「风者百病之始也,……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至于感冒之名,则首见于北宋,后来历代医家沿用此名,时行感冒,即西医学中的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由于临床上以冬、春雨季节发病率较高,故而以寒、挟热为多见而成风寒、风热之证。非时之邪气,指气候反常而言,六气反常,太过或不及而伤人致病。
感冒的药物预防措施很重要,尤其是时行感冒的流行季节,更应预防服药,据研究,服用预防药物后,一般可使感冒的发病率降低 50%左右。主要药物有贯众、大青叶、板蓝根、鸭跖草、霍香、佩兰、薄荷、荆芥等。
不过随著季节的变化,预防感冒的药物亦有所区别,如冬春季多用贯众、紫苏、荆芥等;夏季用霍香、佩兰、薄荷;时邪毒盛,流行广泛常用板蓝根、大青叶、菊花、金银花等。常用食品如葱、大蒜、姜、食醋亦有预防作用。
一般而言,感冒本属轻浅之疾,只要能及时而恰当地处理,即可较快病愈,但对老年、婴幼、体弱患者及时行感冒重症,必须加以重视,注意有无特殊症情,防止发生转变。凡具有感冒之前驱症状者,愈早治疗,愈易奏效,应尽早采取措施,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对于感冒的防治有重要的意义。
快步行走健身法
春风昨夜生,莫道行君早。在春意融融的日子里,早上快步行走健身法应是你的最佳选择。专家建议,每个人每天运动量的最低限度应该是消耗3000大卡的热量,这正好与行一万步所耗热量大体相当。对于现代人而言,每天步行一万步并非一件轻松的事。但要注意的是风为春季的主气,要准备好防寒衣物、舒适的鞋、做适度的屈伸运动,慢步五分钟后,就可加快步伐了。目标每天一个半小时,可以分次完成,基本是每天一万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