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陈皓天
春天是四季之始,阳气生发而逐渐变得蓬勃,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同时多雨多湿,若自身素体阳气不足、阳气舒展不畅,或体内素有水湿停滞等皆会容易让人在春天时特别感觉疲倦乏力、容易打瞌睡、食欲不振、饭后饱滞犯困(俗称饭气攻心)、行动力不足、没什么干劲、容易分心等。这样的季节应该如何养生,甚至能让自己精神饱满?

1.夜卧早起
春季万物复苏,踏入春分后则开始昼长夜短,太阳升起的时间比冬日早,我们的睡觉时间亦可以相应减少,晚睡早起实际上即是顺应日出日落的时间节奏(并不等同一般都市人的晚睡),与大自然一齐迎接日光普照,吸收阳气,自然有助体内阳气升发。睡眠时间往往是适可而止,过犹不及,有时候睡得太多反而容易使阳气不得舒展而感觉困乏,醒过来的时候除了在床上继续打瞌睡外,不妨伸展一下筋骨,甚至下床用自己舒服的方式缓缓散步,反而会让人更加精神,也让我们的精神情志得以舒展。
2.多接触大自然,适量运动让阳气舒展
春季适合进行较轻松的运动,例如散步、郊外踏青、晒太阳、逛公园、赏花、轻松行山等,可以穿著宽松舒适的衣物,多接触大自然,让自己适当「动起来」,不要只把自己困在室内,让冬季潜藏的阳气逐渐得以舒展开来,我们内藏的心志也逐渐得以输布。人类是「动」物,所有动物都在春季开始醒来外出活动,有时候坐得越久反而越疲倦,适当舒展四肢、活动周身关节能让气血循环更佳!
3.清淡饮食
人体的阳气在春季才刚复苏,脾胃之气尚不旺盛,此时若大鱼大肉很容易导致脾胃积滞和消化不良,继而导致湿气重浊或湿热壅滞,使人感觉精神疲惫。而为了顺应春天阳气初升之生发,《黄帝内经》更指出应「生而勿杀」,具体包括偏向吃素以避免杀生。就健康而言,多吃当造的蔬菜水果能有助阳气升发,顺应春天之气,避免进食各种容易堵塞气血的肉类,也由于肉类属血肉有情的食物,人类在进食肉类时也容易受其情绪影响,故亦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有一定影响。
4. 适当穿衣避免受寒
春季乍暖还寒,昼夜有一定温差,而且不时有寒流侵袭,天气变化较多,又有较多雨水,古人提倡「春捂」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春不减衣,一般建议穿衣下厚上薄,特别注意下肢及腿部保暖,即使是轻微的出汗也有助散去冬天潜伏的寒邪,平素正气较虚、抵抗力不足的则更应避免因一下子换季减衣太快而导致受寒。寒邪得去,阳气升发,我们也自然会感觉活力充沛,精神健康。
祝福大家新春愉快,以爱开展新一年!
(本文刊登自《紫荆养生》2022年春季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