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文端,香港大紫荆勋贤、太平绅士,中国侨联副主席,十一届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十二届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香港侨界联会主席,香港荣利集团董事局主席。卢文端生于内地,因儿时过境时滞留香港,从而开启了他与香港一生的情缘。他是商界骄子、“功勋企业家”,曾经的“录影带大王”;他情系香江,念兹在兹,以行动践初心,为香港发展义无反顾;他深怀爱国之情,坚守报国之志,用一生诠释爱国爱港的真谛。
文|本刊记者 姚润泽

在俯瞰维港美景的香港中环中心高层,记者见到卢文端时,他正和朋友品茗闲聊,鉴赏画作,见我们到来便一并邀请入局。原来,友人见卢文端公司办公区的四周墙壁空荡荡,觉得过于素雅,于是主动帮其选来一幅山水画装点。友人们你来我往点评画作,气氛热烈。卢文端多数时候静静听著,偶尔才请教上一两句,谦虚低调、平易近人,让人如沐春风。
“我们都是改革开放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卢文端祖籍福建石狮,祖父于清末民初时便漂洋过海,远赴菲律宾谋生,父亲也跟随往菲律宾经商。七、八岁时,卢文端随母亲赴菲律宾与父亲团聚,不料途经香港时得知菲律宾出现排华浪潮,因而滞留在香港,从此便与香港结下不解之缘。
卢文端就读于福建中学,因有父亲寄来的生活费,生活还算无忧无虑。出社会后,他先是在父亲的益泰玩具厂工作。 1974年,不愿躺在父辈功绩上的他决定自行创业,利用自己积蓄的1万元(港币,下同),加上父母借给他的5千元,再向银行贷款合共6万元,与弟弟卢文烟一起创办罗文贸易公司。当时,由于卢文端乡音未改,在注册处登记时,职员误把“卢”听成了“罗”,故有“罗文”公司。卢家兄弟的罗文公司主要经营菲律宾进口的芒果乾等土特产,也经营恤衫、手袋、童装、工艺品等。
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随著卡式录音带的流行,从小耳濡目染父辈经商的卢文端敏锐地窥见商机。 “我记得那时仙杜拉的《啼笑因缘》一曲风行,我灵机一触,想到生产录音带的利钱可能更好。”他向父辈借了15万元的资金,在柴湾招顶了一家录音带厂。 “我们就是以四部旧机器开始,动员母亲、太太,全家人投入生产。”由于录音带大卖,卢文端于是积累了第一桶金。
上世纪80年代初,香港出现“用工荒”,卢文端的工厂招不到工人。此时内地正掀起改革开放热潮,锐意进取的卢文端又敏锐地发现机遇,及时回内地投资办厂,跟上时代步伐,搭上国家发展快车。他先后在广州、东莞开办工厂,将香港的管理机制和技术同内地的劳动力优势紧密结合,很快使自己的事业突飞猛进。 1983年卢文端成立香港荣利有限公司,短短几年,公司位于广东东莞的录影带生产基地,已拥有自置厂房近百万平方英尺,员工数千人,年生产盒带能力达1.8亿盒,产品长期远销日本、美国等地。公司既是世界最大录影带制造商之一,同时也是日本JVC产品特许高级录影带制造商,这让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人在刚刚兴起的一个重要科技化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卢文端一步步地将荣利公司发展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光、磁记录产品生产厂商之一,在业界崭露头角,年仅35岁的他就获得了“录影带大王”的美誉。

伴随著国家改革开放的进程,卢文端一路开疆拓土,经过40多年的奋斗和发展,终于将荣利从一家录影带厂发展成为包括制造业、国际贸易、房地产、金融、酒店服务等业务在内的综合性集团公司,卢文端本人更是荣膺“民营功勋企业家”荣誉。见证了中国经济奇迹出现全过程的卢文端感慨道:“香港土地有限、人工有限,很多企业家和我一样,借助内地的资源与人工,搭乘内地经济发展的巨轮,才实现了事业上的充分发展。我们都是改革开放的参与者,更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
“祖国强大,华侨才有地位”
卢文端祖孙三代都是华侨,在海外的生活经历让他们对祖国有著深深的眷念。 “华侨特别爱国,因为华侨在国外都受人家歧视。国民党执政时国家贫弱,华侨没有地位;现在我们国家富强了,华侨才有地位。华侨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紧密连在一起。”卢文端由衷地说。在外奋斗的华侨一旦事业有成,往往都会积极回馈桑梓,报效祖国。卢文端祖父就曾帮助孙中山先生筹款,支持辛亥革命;父亲也积极援助家乡的发展建设。作为侨三代的卢文端深受祖父辈影响,也有著相同的执念。他主动发挥侨领的积极作用,加强同港澳及海外侨胞、侨团的联系,凝聚侨心、集聚侨力,共同为振兴中华作贡献。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武汉成为重灾区。香港侨界社团联会在卢文端等侨领带领下,积极回应中国侨联倡议,支援武汉等地区疫情防控工作。 2020年1月29日, 香港侨界社团联会向侨领和侨社团体发出《为打赢“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阻击战捐款倡议书》,获得了侨界的热烈回应,在短短的时间内,香港侨界、企业家及侨友通过不同方式、不同渠道向香港及内地疫情严重地区捐款、捐物,助力国家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疫情中,防疫物资紧缺是早期抗疫的难点,卢文端发挥“侨连五洲”的优势,积极从东南亚寻找和采购防疫物资捐给特区政府,以解燃眉之急。

作为中国侨联副主席的卢文端积极呼吁侨商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搭上国家新时代发展列车,“让华侨及后代去祖国走一走、看一看,亲身体验国家速度,感受国家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成就,是最好的爱国教育。”
卢文端还长期关心、支持祖国和平统一事业。自1994年以来,他先后担任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第四、五、六、七届理事,第八届常务理事,并先后出任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香港总会理事长、执行会长、常务副会长。他以统促会为广阔平台,积极发挥自身影响力,努力扮演民间协调与沟通的重要角色。 2010年9月21日,以“推进和平发展,促进和平统一,实现民族复兴”为主题的全球华侨华人促进中国和平统一大会在香港举行。作为此次大会执行副主席的卢文端介绍,活动吸引了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逾1,500位代表参加,其中600位是来自台湾36个社团和机构的代表,与会者总数和代表性之广泛堪称历次同类大会之最。
“将香港发展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
进入新世纪之后,卢文端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转移到参政议政、为社会公共事业服务上。作为第九、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和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在长达20年的参政议政生涯中,他积极履职尽责,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
2003年,他向全国政协会议提交了“将香港发展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的提案。 2004年开始,香港积极推动离岸人民币业务的发展,香港银行开始试办个人人民币业务,包括存款、汇款、兑换及信用卡业务。经过短短十年发展,2013年香港已成为最大的人民币业务离岸中心,人民币资金池突破万亿元大关,不断创下历史新高。 2007年,卢文端的关于将香港发展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的提案获全国政协优秀提案奖。中央在2011年发布的“十二五”规划中明确表示,支持香港发展成为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目前,香港已是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处理全球约75%离岸人民币结算业务,2021上半年每天结算量超过1.5万亿元人民币。
卢文端还先后就“加强粤港两地经济合作”“内地和香港高科技合作”“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农业招商发展”“海峡两岸经济区建设”“内地农民工市民化”“内地保障房建设法制化规范化”等问题提交提案,多次被评为全国政协优秀提案。
“在历史关键时刻我一定要站出来”
在卢文端个人办公室悬挂的名家字画多是好友相赠,有杨孙西送的字、施子清送的画……足见他为人仗义,深受友人喜爱。但他同时也是一个讲原则的人,是非观念鲜明,在大是大非上从不含糊。 2017年香港特首选举,卢文端朋友、曾任财政司司长、在工商界有较高支持率的曾俊华也是一时之选,呼声较高。熟悉香港政情的卢文端铁面无私,于当年3月24日的《星岛日报》上撰文,直言不讳指出曾俊华已经被外部势力和“泛民”选定为政治代理人和利益代表,并且缺乏能力和担当,不适宜出任特首。为香港前途命运著想,他不惜把与自己颇有私交的曾俊华和支持曾俊华的工商界都得罪了。 “我们认识二十多年了,私人感情上我应该支持曾俊华。但是从香港大局出发,不得不如此。”卢文端无奈地说,“在历史关键时刻我一定要站出来,对历史负责。”
卢文端始终心系香港,积极为港发声。 2014年批“占中”四害祸港,2019年修例风波时呼吁止暴制乱,2020年力挺香港国安法,2021年拥护完善选举制度……在香港各个重要、关键时刻,他都站在为历史负责的高度,坚决站出来,与反中乱港势力作斗争,推动香港朝著良政善治的美好前景发展。修例风波期间,因为卢文端经常在报纸上发声,招来黑暴分子的网上围攻,甚至还跑到荣利公司捣乱。卢文端毫不畏惧,该说的话照说,该做的事照做。针对境外反华势力抹黑香港国安法,卢文端驳斥道:“香港国安法是让香港繁荣发展的‘定海神针’,堵上了香港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存在的法律漏洞,让香港社会可以恢复安宁、重新出发。”“作为一树美丽的紫荆花,香港只有根系国家,方能花繁叶茂。”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卢文端认为,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可能是世界少数有希望保持正增长的经济体之一,而“十四五”规划又将为香港带来源源活水,有利于创造经济新增长点,主动对接“十四五”规划是香港早日走出疫境、复苏经济的重要出路。香港应更紧密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一带一路”建设、海南自贸港建设等历史性机遇,进一步融入国家发展大潮,“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新时代,香港可以为国家做得更多,国家可以让香港变得更好”。 “香港经济的明天,肯定是一片光明。”
为表彰卢文端为香港作出的突出贡献,特区政府先后为他颁授了铜紫荆星章、银紫荆星章、金紫荆星章,2021年11月更是在礼宾府为其颁授大紫荆勋章。至此,卢文端算是把香港授勋制下能取得的荣誉都集齐了,可谓大满贯。

“年轻人要勇于冒险 敢于拼搏”
卢文端生长在一个有著良好家风的商人家庭。 “我爷爷虽然赚了钱,但物质上很朴素,穿的背心、短裤、木屐。吃饭的时候掉了一颗米在桌上,都要求捡起来,家教非常严。”卢文端回忆道,刚出社会在自家玩具厂工作也没有优待,“哪个岗位没人就叫我去顶,干的是脏活累活,太辛苦了。”正是这样的教育,使他养成了吃苦耐劳的品质,让他在日后的创业中不惧艰难、踏实奋进。 “一路创业很辛苦,那时候我吃住都在工厂,要到礼拜六礼拜天才回家。”卢文端受惠于严实的家风,也将这种家风传承了下来。儿子留学时他只给很少的零用钱,要求儿子自己去打工挣钱,买车也是买最便宜的车。 “我一直按照祖父辈要求我的那样去要求他们,很欣慰他们也有我们家族的谦虚低调、勤奋拼搏的精神。”卢文端欣慰的说。儿子在外国留学十几年,回来时满口英语,满脑子西方价值观,卢文端一度很担忧,想尽办法做好儿子的“回归”工作,安排专人教授普通话,把他放到内地考察学习,通过努力终于让儿子融入中国和中华文化。
卢文端从对儿子的教育又聊到对香港年轻人的建议。他深知现在的年轻人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他说创业很幸福,但也真的不容易。只是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机会逻辑,当今的年轻人在大数据时代也是充满机遇,拥有自己的优势,“只要你不安于现状和平庸,勇于冒险,敢于拼搏,机会的大门始终是敞开的” 。他说:“内地机会比香港多,当然香港也有自己的优势,融资很容易,香港青年应该充分利用两地优势。更重要的是要看到,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建设等历史性机遇,也为香港青年创造了广阔空间、构筑了梦想舞台。”卢文端呼吁:“香港青年要主动把握机遇,大胆到粤港澳大湾区去创新、去创业、去发光发热,服务国家,成就自己,开创人生的辉煌未来。”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