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港援疫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冠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日前建议,香港建立定点医院收治重症和危重症患者,集中最优质的医疗资源进行治疗。定点医院早在两年前湖北省武汉市抗疫过程中立功,当地的港资武汉亚心总医院是其中一间定点医院,该院董事长谢俊明昨日接受香港文汇报访问时指出,当年在没有疫苗及特效药的情况下,武汉集中医疗资源在定点医院抗击疫情,成功控制死亡率,这些经验值得香港特区参考。他建议,香港设立三四间定点医院,并由特区政府统筹,由定点医院集中“火力”救治危重患者,轻症者则到方舱医院、私家医院等,同时尽快加速为长者接种疫苗,减少患者出现重症机会。

谢俊明在访问中直言,武汉于2020年初暴发疫情时情况或许较香港差,“当时根本不知是什么疫症,也未有任何疫苗,不知要用什么药物,医护亦受感染,但当地政府很快便采取行动防控,将患者隔离,并设立定点医院收治重症病人。”他表示,武汉亚心总医院作为其中一间定点医院,收治了逾800名病人,当中除18名长期病患的长者不幸离世外,其余病人都康复出院,而武汉经过76天的抗疫行动,亦成功平息疫情。
目前,香港的重症新冠患者分散在不同医院,分薄了医疗资源,甚至有医院出现氧气樽短缺的情况。谢俊明认为,定点医院能避免这种弊端,而武汉的经验亦可套用在香港,精髓是定点医院集中资源和加强医护人手以照顾重症患者,为有呼吸困难的患者提供氧气,病情更严重的需要插喉,“定点医院人手要多,医生负责诊断患者,处方药物及是否需插喉等,而七成照顾工作则集中在护士和护工身上。”
他指出,定点医院每20张病床,每更要有六七名护士,医生则要有一两名,分三更全天候当值。至于收治轻症患者的方舱医院则人手需求较少,1,000名病人只需10多名医生和不超过100名护士及护工即可。
武汉亚心总医院曾于武汉疫情期间作为定点医院之一港需三四间定点医院
他指出,香港打第一针疫苗的人口已有九成,打第二针的亦近八成,可减低重症机会,故逾九成染疫患者症状轻微,五六天便能痊愈,惟长者及幼童多未接种疫苗,成为高危群组。由于香港长者众多,尤其安老院舍有不少长者染疫死亡,估计定点医院合共需提供3,000张至5,000张病床,“只设一间定点医院并不足够,最好腾空三四间医院改为定点医院,集中人手资源收治重症病人。”
谢俊明又说,现时公立医院确诊及非新冠病人混杂,除有交叉感染风险外,患者自行涌到医院求诊,情况亦十分混乱,故需设立定点医院,并交由特区政府统一管理,“当时武汉设定点医院是当地政府统筹,包括分发病人、调派医护人手及物资、派遣救护车接载病人入院等,这可避免出现混乱。”
“疫下医院不应分公私营”
要腾空医院专责收治新冠病人,便需将非新冠病人分流到其他医院。他指出,特区政府亦可征用私家医院作分流,“在疫情面前,已不应分公营还是私家医院,政府统筹分流工作,其他病人分流到私院,所有住院及医疗费用由政府负责,并提供需要的物资。”
他又认为,现时疫情严峻,每日有数万名巿民确诊,最重要是为重症患者提供适切治疗,同一时间则加快为仍未接种疫苗的长者和儿童打针,减低重症机会,暂不应进行全民强制检测,“现时做也没有意义,多找出数十万名感染者,方舱医院也未能容纳,合适家居隔离的还是在家隔离,目前应将人手及资源做好收治重症患者和接种疫苗工作。”
谢俊明在抗疫初期“逆行”回到武汉,带领医院全体医护人员主动请缨战疫。2020年在香港遭遇疫情的紧急时刻,谢俊明又带著五万支核酸检测试剂返港,协助特区政府抗疫。本刊记者曾在当时采访谢俊明,详情请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