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徐锦全
马蹄(荸荠)是我国的特产果品之一,大约有近两千年的栽培历史。我国长江以南各省都有栽培,安徽无为、广西桂林、浙江余杭、江苏高邮和福建福州为著名产地。荸荠皮色紫黑,肉质洁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自古有地下雪梨之美誉,北方人视之为江南人参。荸荠既可作为水果,又可算作蔬菜,是大众喜爱的时令之品。

马蹄可清热生津、化痰明目
古代称凫茈(凫茈/音: fú cí),据说是因俗称「野鸭」,古代称凫的鸟喜欢啄食它,故得此名;后又因音相近的缘故,讹称为凫茨或荸荠。李时珍《本草纲目》「乌芋」的《释名》记载:「乌芋,其根如芋而色乌也。凫喜食之,故《尔雅》名凫茈,后遂讹为凫茨,又讹为荸荠。」
马蹄是俗称,又称地栗,因它形如马蹄,又像栗子而得名。称它马蹄,仅指其外表;说它像栗子,不仅是形状,连性味、成分、功用都与栗子相似,又因它是在泥中结果,所以有地栗之称。广东乐昌素有「中国马蹄之乡」美誉。乐昌种植的马蹄以北乡镇种植的为最佳。北乡马蹄具有色美、肉嫩、爽甜、渣少的特点,它可作水果亦可作蔬菜,可作凉果蜜饯,它既可生食,亦可熟食。广东乐昌的马蹄,个头比一般马蹄稍大,味甜多汁,肉嫩无渣,更有「地下雪梨」之美誉。
马蹄可清热生津、化痰明目
【性味】味甘,性寒
【功效】清热生津、化痰明目、消积。用于温病消渴、咽喉肿痛、口腔炎、黄疸、热淋,高血压、肺热咳嗽等。
《本草纲目》:「主消渴痹热,温中益气,下丹石,消风毒。除胸中实热气。」
【马蹄(荸荠)化学成分】根据现代植物学分类,属莎草科荸荠属浅水性宿根草本,以球茎作蔬菜食用。荸荠中含有磷是根茎蔬菜中最高的,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维持生理功能,对牙齿骨骼的发育有很大好处,同时可促进体内的糖、脂肪、蛋白质三大物质的代谢,调节酸碱平衡。因此荸荠适于儿童食用。外国学者在对荸荠的研究发现了一种不耐烦的抗菌成份荸荠英。这独有的成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产抽杆菌及绿脓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且研究还发现这个成分对降低血压也有一定效果。
【宜忌】适合人群:大众食品。儿童和发烧病人最宜食用。不适宜小儿消化力弱、脾胃虚寒、有血淤者。荸荠不宜生吃,因为荸荠生长在泥中,外皮和内部都有可能附著著较多的细菌和寄生虫,所以一定要洗净煮透后方可食用,而且煮熟的荸荠更甜。
马蹄食疗方
1. 鲜竹叶30g、荸荠7-10只、鲜白茅根30g煎服。对胃火上炎所致的口臭、口舌生疮、尿赤、便秘之症有良效,一般3-5剂即可见效。
2. 荸荠洗净去皮,用水煮熟,将水澄清后喝下,再吃荸荠。每日上下午各1次,每次吃5-6个即可,对阴津虚损便秘有效。
3. 治癌症放疗中或放疗后引起的津液亏损,大便秘结:生荸荠20枚(洗乾净,并用温水烫)榨汁,然后加入半杯甘蔗汁和匀饮用,每日-2杯。
4. 荸荠二仙饮,防治妊娠期间的妊娠水肿、缺碘、妊娠高血压及痔疮便血等症。将荸荠当作保健的食物天天服用,用各200克的荸荠、鲜藕、白萝卜洗净切片煎水同服,每日一剂,治疗妊娠水肿。
(本文刊登自《紫荆养生》2021年冬季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