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丰年

苦瓜也称「君子菜」
苦瓜虽然广泛在中国种植和入馔,但并非原产于中国本土,而是南亚、东南亚等热带地区和加勒比海群岛一带。苦瓜因味道苦而得名,又名凉瓜、半生瓜和锦荔枝。有说苦瓜是明朝时传入中国的。苦瓜是一种很有「个性」的蔬菜,它有著中国古人所崇尚的先苦后甜的精神和有著「不传己苦与他物」的特点,所以能广传于中国并扎根中华饮食文化。正因苦瓜这种优良的特性,为它嬴得「君子菜」这美誉。
也有人以苦瓜来体味人生。其实苦瓜是苦中带甜,正如人生一样。不过许多人只知其苦而吃不出其甘甜。尢其是年轻人一般都不爱吃苦瓜,人生历练少的他们多半因其味苦而却步,不能在苦瓜中察觉丝毫的乐趣和甘甜;但随岁月的累积,慢慢便能学懂苦中生乐,最终不受其苦味蒙蔽反而找到个中的甘甜并乐在其中。许多人最初不吃苦瓜,随著年纪增长慢慢尝试接受苦瓜,后来更变成非常爱吃苦瓜。苦瓜能体现出中国传统的人生观,不愧被誉为苦口「凉」瓜的真君子。
苦瓜可降血糖
苦瓜在中医上属于入心、肺、肝、脾经,其中苦瓜素能帮助促进人体内的糖分解,对糖尿病患者能产生降血糖作用,因此有学者将苦瓜称之为「植物胰岛素」。
据研究显示,苦瓜含人体所需的大量营养素,如胡萝卜素、蛋白质以及维他命等,尤其是苦瓜中的维他命C含量,是柠檬的2.7倍、番茄的7倍、苹果的15倍,在蔬菜类中仅次于西洋芹。除了作为食物,苦瓜亦常应用于药理研究上,近年经临床实验证明,苦瓜富含可溶性纤维,食用后有效降低升糖指数,亦能协助维持胰岛素于正常水平,对人体甚有益处。
苦瓜去火清热、清心明目
据《本草纲目》记载苦瓜能「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苦瓜的当造期是每年炎热的五月至七月。广东人认为苦字意头不好,又因其性味苦寒,所以给了苦瓜另一个顺耳的名称─凉瓜。单从名字已可给食客一种凉快的感觉而不像苦瓜这名字只有苦味。这可算是广东人的一种迷信但同时亦是充满智慧。苦瓜因其性味苦寒,有消暑和清热降火的功效,所以非常适合在夏天进食。
苦瓜中的苦瓜甙和苦味素有改善食欲不振的效果,开胃健胃、有助消化,另外苦瓜含奎宁,有帮助平衡体温中枢的作用,让人不容易中暑燥热。炎炎夏日让人食欲大减时,凉拌苦瓜就是一味清凉有益的消暑良方。苦瓜可生食也可熟食,生食性味偏寒,具有去火清热、清心明目的功用。熟食性味偏温,具有滋阴养血、补肾健脾的功效。苦瓜加热后会较易入口,味道没生食那么苦,但会流失一部分维他命C。
白苦瓜和绿苦瓜如何选择?
香港可以买到的苦瓜主要可分为白色的白苦瓜和青绿色的绿苦瓜。一般白苦瓜苦味较轻,适合榨汁。绿苦瓜苦味较浓适合入馔做菜。绿苦瓜主要可分为大青苦瓜和颜色较浅口感较硬的粉青苦瓜。其中一种苦味较浓外形肥矮,被香港人俗称「雷公凿」的杜杬苦瓜便属大青苦瓜的一种。
中医认为,苦瓜具有利尿消肿、清热解毒之效。不过苦瓜素在加热后活性会降低,因此想要利用苦瓜减肥,生食效果才最好,苦瓜打汁时也不应加入太多其他水果或蜂蜜,以免增加热量。
脾胃虚弱之人应注意食量
苦瓜虽然有益,但注意不能食用过量,否则会导致人体锌和钙不足,易引起呕吐、恶心等症状,加上苦瓜性寒,吃过量容易伤脾胃,所以脾胃虚弱的人更要注意食用量,建议吃苦瓜每次份量约半个饭碗便已足够。
另外由于苦瓜内含有奎宁,奎宁会刺激子宫收缩,造成流产,所以有孕妇不宜吃苦瓜这说法。其实奎宁在苦瓜中含量极少,适量食用并无大碍,但为慎重起见,大部分妇产科医师都会建议孕妇少吃苦瓜。
苦瓜食谱——昆布拌苦瓜
首先在材料方面,要准备苦瓜1条(250克)、盐半小匙、昆布2小撮、芝麻油2小匙。制法是先将苦瓜对半切开,挖掉苦瓜籽、去除纤维,切成薄片,之后放进密封袋中,撒盐,搓揉到苦瓜出水、变软。苦瓜用水漂过再沥乾,把调味料加入苦瓜中,搅匀后即可享用。撒盐的作用主要是除去苦瓜中的苦味。推荐可加入黑木耳和红萝卜丝配以几粒酸梅再加少许桑椹果醋,会更为美味可口。
(本文刊登自《紫荆养生》2021年秋季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