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随著美国持续加大打“台湾牌”,支持并鼓动蔡英文当局与大陆进行有效的适度对抗。在此背景下,蔡当局逐渐加大“助美抗中、倚美谋独”步伐,两岸政策危害性显著增强。 2022年鉴于中美战略博弈的大格局很难改变,蔡英文当局仍将延续“倚美抗中谋独”路线,两岸在缺乏政治互信的情况下,政治对抗格局不易缓和,台海军事紧张态势仍然存在。
文|北京 王治国
拒认“九二共识”
强化“台独”论述
2021年初,鉴于美国国内即将政党轮替,新政府态度立场尚不明朗,蔡英文在两岸政策上一度再次摆出低姿态,在新年致辞中就两岸关系宣称“不会冒进,会坚守原则”,“在符合对等尊严的原则下,愿意共同促成有意义的对话”,“等疫情受到有效控制时,期待两岸人民会逐步恢复正常有序的交流”。但随著拜登政府上台后延续对华强硬政策,加大打“台湾牌”,频频拉拢盟友为蔡当局造势,客观上增强了蔡“倚美抗中”的幻想和野心,使得蔡的两岸政治立场更加强硬且逐渐台面化。一是刻意歪曲“九二共识”。针对马英九提出回到“原汁原味的九二共识”的建议,蔡当局刻意误导将“九二共识”等同“一国两制”,并称“2020年台湾‘大选’结果否定了让台湾自陷困境的‘九二共识’,历史已经翻页,无须再讨论‘九二共识’相关问题”。二是公然提出蔡版“两国论”。蔡英文在“双十讲话”中高调提出所谓“四个坚持”,特别强调“两岸互不隶属”“台湾的前途,必须遵循全体台湾人民的意志”,公然将两岸定位为两个国家。三是强化所谓“中华民国台湾”的“台独”论述。蔡英文完全割裂1949年以前“中华民国”与大陆的历史联结,仅强调其在台湾的所谓“七十二年”的历史。四是继续限缩两岸交流。过去一年蔡当局持续以防疫为借口阻碍两岸民间交流,并且对两岸各界积极推动举办的各种会议,包括海峡论坛、双城论坛等进行恐吓,宣称“可能面临违法惩罚”。同时不断散布攻击抹黑大陆的假消息操弄民粹,自编自导“认知战”闹剧,煽动两岸对立对抗。
推动“脱中入美”
极力嵌入西方主导产业链
2021年两岸经济关系总体呈现稳中有进态势。两岸贸易在国际环境和疫情冲击的双重压力下仍保持大幅增长。前10月,两岸(含香港)贸易总额达2,662.9亿美元,年增27.8%。大陆(含香港)市场占台湾出口比率达42.8%,仍高居台湾第一大出口市场,两岸外贸依赖度持续加深。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蔡英文当局一方面享受著两岸经贸增长对台湾经济的拉动和红利;另一方面又千方百计地继续推动台湾经济“脱中入美”。一是加大力度推动“台商回流”。针对大陆台商进一步加大力度推动所谓“台商回台”“根留台湾”“中小企业加速投资”三种优惠方案。二是加快推动新南向政策。 2021年10月蔡英文公开强调,新南向政策将是台湾在亚洲重要的区域政策,台湾将借此强化与区域策略伙伴的链接。台“经济部”数据显示,前10月,台湾整体出口增长3成,其中对新南向市场出口增长率达到36%。三是极力嵌入美西方主导的产业链。蔡当局积极配合美国政府欲将半导体产业在美国内本土化的图谋,要求台积电多次参与美主导的视频会议甚至施压台积电向美方交出商业秘密数据。 9月蔡当局还以“台澎金马个别关税领域”名义提出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意图进一步深化台湾与西方主导的区域经济合作。
迎合台湾问题国际化
进一步倒向美西方反华势力
鉴于美西方反华势力频频打“台湾牌”,力图将台湾问题国际化,蔡英文当局极力配合并藉机谋求扩大台湾“国际能见度”和国际活动空间。一是提升台美互动层级。继2020年美副国务卿、卫生部长等官员相继访台,2021年台美互动持续热络,3月美国驻帕劳大使随帕劳总统访台、6月和11月美国多名联邦参众议员乘军机访台;9月蔡英文派遣台“国安会秘书长”顾立雄和“外交部长”吴钊燮访美。二是积极迎合日本介入台海事务的态度。日本在台湾问题上频频展现强硬立场,包括2021版《防卫白皮书》首次提到台湾问题、前首相安倍晋三公开宣称“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频频配合美军在台海周边举行军演等。对此,蔡英文多次向日本表示“感谢”,称“台日是紧密连结好邻居”。三是推进台与部分欧洲国家关系。 2021年,法国、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等欧洲国家所谓的“友台小组”议员频频访问台湾,受到蔡英文的高规格接见。 10月台“外交部长”吴钊燮高调访问欧洲,在斯洛伐克智库“全球安全论坛”发表专题演讲,接受捷克参议院议长颁发奖章,会晤布拉格市市长,访问布鲁塞尔,拜访欧洲议会议员等。 11月台湾当局于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设立所谓“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是台湾首次在非邦交国家以“Taiwanese Representative Office”名称设处的馆处。四是大搞“以疫谋独”“价值观谋独”。蔡当局进一步加大以防疫经验和防疫物资开展“防疫外交”,多次在重要讲话中宣扬所谓“TAIWAN CAN HELP”,并将自身研发生产的“高端疫苗”援助“邦交国”以巩固双方关系。与此同时,蔡当局还高举意识形态和所谓“民主价值”大旗,大肆叫嚣所谓“台湾处于威权主义扩张最前线,愿与国际社会伙伴捍卫民主自由”,不仅积极参与“美国民主峰会”“哥本哈根民主峰会”等,还自行组织“玉山论坛”“开放国会论坛”等会议,以提升台湾的国际曝光度。
强调实战化准备
千方百计提升“不对称战力”
面对大陆军事实力的稳步提升以及两岸军事实力越来越大的差距,蔡英文当局渲染所谓大陆“军事威胁”,坚持所谓“防卫固守、重层吓阻”军事战略,多层次多领域不断提升“不对称战力”,拿著百姓的血汗钱向外国主子求购军火,不惜将台湾民众绑上“台独”战车推向灾难。一是不断推动武器装备升级。在美西方国家的默许和支持下,2021年台湾进一步加大对先进军事技术及人才的吸纳和消化,加快推动既有军机军舰“国造”计划。 7月“塔江”级导弹巡逻舰提前交付,11月首架量产的高级教练机“勇鹰号”完成首飞并交付台空军等。同时,蔡当局持续加大对外军购,6月台美签署新台币487亿元的军购案、11月举行64架F-16V升级战机的接装典礼、11月底通过了以“特别预算”方式编列的新台币2,400亿元的“海空战力提升计划采购特别条例”。二是加快现役部队和后备役部队改造步伐。 5月将陆军澎湖、花东指挥部、第六、八、十军团全数分别改为第一至五作战区,意图提升各军种联合作战能力以及战场协调管理能力。蔡当局还将改造后备役部队作为2021年军队建设重点之一,通过修订系列法律法规,调整相关制度,企图借此弥补兵源不足问题。三是强化军事基建配套设施。蔡当局启动了东沙岛跑道整建扩建工程和太平岛港侧浚深及码头整建工程,在台湾本岛加快更新位于石子山、佳山等地的隐蔽洞库及跑道,强化了苗栗西湖、新竹关西、屏东万金的防空导弹掩体。四是强化实战化训练。蔡当局组织的“汉光演习”等系列军演,虽然受到疫情影响而限缩规模,但相较以往更具实战化和针对性。五是加强与美军事合作。 2021年美军安全部队援助旅、陆军“绿色贝雷帽”特种部队、海军陆战队加大了对台军的对口训练。 3月台美正式签署“设立海巡工作小组备忘录”,不断提升双方海巡部门交流层级和规模;4月蔡当局还通过“退辅会”在美专门设立办事处,强化与美退役军人组织联系。
全面“去中国化”
意图彻底斩断两岸联结
蔡英文当局凭藉庞大的执政资源,进一步加大对岛内社会的掌控和“绿化”。一是通过“转型正义”持续追杀国民党及岛内统派。一年来,蔡当局通过“党产会”“促转会”等机构不断加大对国民党和统派的扑杀,尤其是任意查封和拍卖国民党及亲蓝力量的资产,如3月认定“中华救助总会”为不当财产并追缴,8月迫使中影与“党产会”签订行政和解契约并上缴新台币9.5亿元等。二是纵容鼓励岛内“急独”势力。在蔡当局的纵容和支持下,岛内一批“急独”组合和社团活动猖獗。 “台湾制宪基金会”等数十个“独派”团体组成“台湾新宪联合阵线”,企图制定“台湾新宪法”;绿党也提出“公投修宪”,“将宪法增修条文中的‘国家统一前之需要’改为‘国家现阶段之需要’”;“台湾基进”党高调喊话追求台美建交;“独派”大佬姚嘉文更要将“国家名称、国土变更”等议题纳入民进党版“修宪提案”。虽然这些行动最终都被阻止,但对岛内社情民意产生恶劣影响。此外,蔡当局还持续为“台独”与“港独”“疆独”“藏独”等分裂势力勾连提供庇护和支持。 9月“港独”组织“香港边城青年”宣布在台立案。三是文教领域加快“去中国化”。 2021年,蔡当局进一步加大在文教领域的“去孔”“去蒋”“去孙”等系列运动,通过推动拆除两蒋铜像、淡化汉语推行双语教育、降级或取消“郑成功祭典”“中枢遥祭黄帝陵典礼”以及与抗战相关的纪念活动等,加大对岛内社会的“去中国化”;尤其是利用“台独课纲”加大对青少年的“台湾主体意识”和“台独史观”教育,意图彻底斩断未来世代两岸社会文化联结。
两岸缺乏政治互信
军事紧张态势仍然存在
2022年中国大陆基于自身综合实力的稳步提升,仍将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但鉴于中美战略博弈的大格局很难改变,蔡英文当局仍将延续“倚美抗中谋独”的路线,届时两岸在缺乏政治互信的情况下,政治对抗格局不易缓和,在国际社会的斗争更加激烈,台海军事紧张态势仍然存在。再加上2022年底台将迎来“九合一”选举,美国也有中期选举,台美勾连冒进的风险将显著上升。对此,中国大陆仍需秉持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和强大能力,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分裂行径,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涉,积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团结两岸同胞携手共同推进祖国统一进程和中华民族复兴大业。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政治室副主任,本文发表于《紫荆》杂志2022年1月号)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关注
2021年随著美国持续加大打“台湾牌”,支持并鼓动蔡英文当局与大陆进行有效的适度对抗。在此背景下,蔡当局逐渐加大“助美抗中、倚美谋独”步伐,两岸政策危害性显著增强。 2022年鉴于中美战略博弈的大格局很难改变,蔡英文当局仍将延续“倚美抗中谋独”路线,两岸在缺乏政治互信的情况下,政治对抗格局不易缓和,台海军事紧张态势仍然存在。
文|北京 王治国
拒认“九二共识”
强化“台独”论述
2021年初,鉴于美国国内即将政党轮替,新政府态度立场尚不明朗,蔡英文在两岸政策上一度再次摆出低姿态,在新年致辞中就两岸关系宣称“不会冒进,会坚守原则”,“在符合对等尊严的原则下,愿意共同促成有意义的对话”,“等疫情受到有效控制时,期待两岸人民会逐步恢复正常有序的交流”。但随著拜登政府上台后延续对华强硬政策,加大打“台湾牌”,频频拉拢盟友为蔡当局造势,客观上增强了蔡“倚美抗中”的幻想和野心,使得蔡的两岸政治立场更加强硬且逐渐台面化。一是刻意歪曲“九二共识”。针对马英九提出回到“原汁原味的九二共识”的建议,蔡当局刻意误导将“九二共识”等同“一国两制”,并称“2020年台湾‘大选’结果否定了让台湾自陷困境的‘九二共识’,历史已经翻页,无须再讨论‘九二共识’相关问题”。二是公然提出蔡版“两国论”。蔡英文在“双十讲话”中高调提出所谓“四个坚持”,特别强调“两岸互不隶属”“台湾的前途,必须遵循全体台湾人民的意志”,公然将两岸定位为两个国家。三是强化所谓“中华民国台湾”的“台独”论述。蔡英文完全割裂1949年以前“中华民国”与大陆的历史联结,仅强调其在台湾的所谓“七十二年”的历史。四是继续限缩两岸交流。过去一年蔡当局持续以防疫为借口阻碍两岸民间交流,并且对两岸各界积极推动举办的各种会议,包括海峡论坛、双城论坛等进行恐吓,宣称“可能面临违法惩罚”。同时不断散布攻击抹黑大陆的假消息操弄民粹,自编自导“认知战”闹剧,煽动两岸对立对抗。
推动“脱中入美”
极力嵌入西方主导产业链
2021年两岸经济关系总体呈现稳中有进态势。两岸贸易在国际环境和疫情冲击的双重压力下仍保持大幅增长。前10月,两岸(含香港)贸易总额达2,662.9亿美元,年增27.8%。大陆(含香港)市场占台湾出口比率达42.8%,仍高居台湾第一大出口市场,两岸外贸依赖度持续加深。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蔡英文当局一方面享受著两岸经贸增长对台湾经济的拉动和红利;另一方面又千方百计地继续推动台湾经济“脱中入美”。一是加大力度推动“台商回流”。针对大陆台商进一步加大力度推动所谓“台商回台”“根留台湾”“中小企业加速投资”三种优惠方案。二是加快推动新南向政策。 2021年10月蔡英文公开强调,新南向政策将是台湾在亚洲重要的区域政策,台湾将借此强化与区域策略伙伴的链接。台“经济部”数据显示,前10月,台湾整体出口增长3成,其中对新南向市场出口增长率达到36%。三是极力嵌入美西方主导的产业链。蔡当局积极配合美国政府欲将半导体产业在美国内本土化的图谋,要求台积电多次参与美主导的视频会议甚至施压台积电向美方交出商业秘密数据。 9月蔡当局还以“台澎金马个别关税领域”名义提出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意图进一步深化台湾与西方主导的区域经济合作。
迎合台湾问题国际化
进一步倒向美西方反华势力
鉴于美西方反华势力频频打“台湾牌”,力图将台湾问题国际化,蔡英文当局极力配合并藉机谋求扩大台湾“国际能见度”和国际活动空间。一是提升台美互动层级。继2020年美副国务卿、卫生部长等官员相继访台,2021年台美互动持续热络,3月美国驻帕劳大使随帕劳总统访台、6月和11月美国多名联邦参众议员乘军机访台;9月蔡英文派遣台“国安会秘书长”顾立雄和“外交部长”吴钊燮访美。二是积极迎合日本介入台海事务的态度。日本在台湾问题上频频展现强硬立场,包括2021版《防卫白皮书》首次提到台湾问题、前首相安倍晋三公开宣称“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频频配合美军在台海周边举行军演等。对此,蔡英文多次向日本表示“感谢”,称“台日是紧密连结好邻居”。三是推进台与部分欧洲国家关系。 2021年,法国、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等欧洲国家所谓的“友台小组”议员频频访问台湾,受到蔡英文的高规格接见。 10月台“外交部长”吴钊燮高调访问欧洲,在斯洛伐克智库“全球安全论坛”发表专题演讲,接受捷克参议院议长颁发奖章,会晤布拉格市市长,访问布鲁塞尔,拜访欧洲议会议员等。 11月台湾当局于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设立所谓“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是台湾首次在非邦交国家以“Taiwanese Representative Office”名称设处的馆处。四是大搞“以疫谋独”“价值观谋独”。蔡当局进一步加大以防疫经验和防疫物资开展“防疫外交”,多次在重要讲话中宣扬所谓“TAIWAN CAN HELP”,并将自身研发生产的“高端疫苗”援助“邦交国”以巩固双方关系。与此同时,蔡当局还高举意识形态和所谓“民主价值”大旗,大肆叫嚣所谓“台湾处于威权主义扩张最前线,愿与国际社会伙伴捍卫民主自由”,不仅积极参与“美国民主峰会”“哥本哈根民主峰会”等,还自行组织“玉山论坛”“开放国会论坛”等会议,以提升台湾的国际曝光度。
强调实战化准备
千方百计提升“不对称战力”
面对大陆军事实力的稳步提升以及两岸军事实力越来越大的差距,蔡英文当局渲染所谓大陆“军事威胁”,坚持所谓“防卫固守、重层吓阻”军事战略,多层次多领域不断提升“不对称战力”,拿著百姓的血汗钱向外国主子求购军火,不惜将台湾民众绑上“台独”战车推向灾难。一是不断推动武器装备升级。在美西方国家的默许和支持下,2021年台湾进一步加大对先进军事技术及人才的吸纳和消化,加快推动既有军机军舰“国造”计划。 7月“塔江”级导弹巡逻舰提前交付,11月首架量产的高级教练机“勇鹰号”完成首飞并交付台空军等。同时,蔡当局持续加大对外军购,6月台美签署新台币487亿元的军购案、11月举行64架F-16V升级战机的接装典礼、11月底通过了以“特别预算”方式编列的新台币2,400亿元的“海空战力提升计划采购特别条例”。二是加快现役部队和后备役部队改造步伐。 5月将陆军澎湖、花东指挥部、第六、八、十军团全数分别改为第一至五作战区,意图提升各军种联合作战能力以及战场协调管理能力。蔡当局还将改造后备役部队作为2021年军队建设重点之一,通过修订系列法律法规,调整相关制度,企图借此弥补兵源不足问题。三是强化军事基建配套设施。蔡当局启动了东沙岛跑道整建扩建工程和太平岛港侧浚深及码头整建工程,在台湾本岛加快更新位于石子山、佳山等地的隐蔽洞库及跑道,强化了苗栗西湖、新竹关西、屏东万金的防空导弹掩体。四是强化实战化训练。蔡当局组织的“汉光演习”等系列军演,虽然受到疫情影响而限缩规模,但相较以往更具实战化和针对性。五是加强与美军事合作。 2021年美军安全部队援助旅、陆军“绿色贝雷帽”特种部队、海军陆战队加大了对台军的对口训练。 3月台美正式签署“设立海巡工作小组备忘录”,不断提升双方海巡部门交流层级和规模;4月蔡当局还通过“退辅会”在美专门设立办事处,强化与美退役军人组织联系。
全面“去中国化”
意图彻底斩断两岸联结
蔡英文当局凭藉庞大的执政资源,进一步加大对岛内社会的掌控和“绿化”。一是通过“转型正义”持续追杀国民党及岛内统派。一年来,蔡当局通过“党产会”“促转会”等机构不断加大对国民党和统派的扑杀,尤其是任意查封和拍卖国民党及亲蓝力量的资产,如3月认定“中华救助总会”为不当财产并追缴,8月迫使中影与“党产会”签订行政和解契约并上缴新台币9.5亿元等。二是纵容鼓励岛内“急独”势力。在蔡当局的纵容和支持下,岛内一批“急独”组合和社团活动猖獗。 “台湾制宪基金会”等数十个“独派”团体组成“台湾新宪联合阵线”,企图制定“台湾新宪法”;绿党也提出“公投修宪”,“将宪法增修条文中的‘国家统一前之需要’改为‘国家现阶段之需要’”;“台湾基进”党高调喊话追求台美建交;“独派”大佬姚嘉文更要将“国家名称、国土变更”等议题纳入民进党版“修宪提案”。虽然这些行动最终都被阻止,但对岛内社情民意产生恶劣影响。此外,蔡当局还持续为“台独”与“港独”“疆独”“藏独”等分裂势力勾连提供庇护和支持。 9月“港独”组织“香港边城青年”宣布在台立案。三是文教领域加快“去中国化”。 2021年,蔡当局进一步加大在文教领域的“去孔”“去蒋”“去孙”等系列运动,通过推动拆除两蒋铜像、淡化汉语推行双语教育、降级或取消“郑成功祭典”“中枢遥祭黄帝陵典礼”以及与抗战相关的纪念活动等,加大对岛内社会的“去中国化”;尤其是利用“台独课纲”加大对青少年的“台湾主体意识”和“台独史观”教育,意图彻底斩断未来世代两岸社会文化联结。
两岸缺乏政治互信
军事紧张态势仍然存在
2022年中国大陆基于自身综合实力的稳步提升,仍将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但鉴于中美战略博弈的大格局很难改变,蔡英文当局仍将延续“倚美抗中谋独”的路线,届时两岸在缺乏政治互信的情况下,政治对抗格局不易缓和,在国际社会的斗争更加激烈,台海军事紧张态势仍然存在。再加上2022年底台将迎来“九合一”选举,美国也有中期选举,台美勾连冒进的风险将显著上升。对此,中国大陆仍需秉持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和强大能力,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分裂行径,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涉,积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团结两岸同胞携手共同推进祖国统一进程和中华民族复兴大业。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政治室副主任,本文发表于《紫荆》杂志2022年1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