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邢云超
「民主峰会」虽已落幕,其负面效应却并未休止。百余个受邀国家中有摇旗呐喊者、有者逢场作戏者、还有者则属无奈之举;未受邀国家,与此同时,在民主或非民主阵营寻求坐标,暗自思忖自身政治处境。有学者形容峰会是美国发动战争前的最后挣扎。对于中国抗美的自信和顽强,美国焦虑倍增。美每猛攻一轮则推动中国前进一步。
民主峰会的召集搅乱全球秩序但在某种意义上强化了对所谓威权国家的战略纵深。约翰内斯堡大学非洲-中国研究中心主任DAVID MONYAE提醒,美国诱导发展中国家脱离中国轨道,切勿在这场「高风险游戏」中充当棋子。中国驻巴西大使杨万明对「圣保罗报」说,「民主峰会」实质是披著民主外衣的新殖民主义。
美国和欧盟高级代表日前在华盛顿举行了「中国事务对话」第二次会议,重申会「认真负责地应对与中国的系统性竞争」。美国高举民主招牌实践冷战新思维,拉笼欧州构建「系统性」反华同盟,围堵中国通道,切断中国发展进程,阻击中国进入「世界舞台中心」已成美国历史使命。
美欧在中国事务上的紧密配合是大西洋传统联盟的重大国际战略部署。5月26日,美副国务卿舍曼与欧盟对外行动署秘书长萨尼诺在布鲁塞尔欧盟总部就中国议题举行高层对话并承诺继续密切协商针对中国的联合行动。 美国欧盟半年内就中国议题的第二次会议,表明事态紧迫性。美民主价值叙事令欧洲国家为获取政治筹码,不惜代价联手反华。
美国与欧盟对中国问题有著「更加一致」的看法。欧委会日前公布涉3千亿欧元「全球门户」重点开发亚非拉基建投资计划,「采取合乎道德的方法让基础设施项目不会产生不可持续的债务」,与「一带一路」所谓「债务危机」和「债务陷阱」形成比照,「以价值观和民主幌子操弄国际基础设施融资老路从而成就更具影响力的地缘政治玩家」。
民主峰会刚谢幕,布林肯即展开印、马、泰之行。G7外长首邀东盟参会,争取战略制高点,强化与东南亚经济和安全合作,在印太地区建立抗中统一战线。美助理国务卿康达表示,拜登政府认为东南亚对反击中国日益增长的力量至关重要,因此通过加强区域安全基础设施,致力于将美国与东盟在数码经济和清洁能源合作提升至前所未有水平。
「纽约时报」评论认为,美向国会寻求4.244亿美元拨款,承诺各国将采取一年行动改善全球民主。学界忧虑「对外援助」专项资金成为孤立甚至颠覆所谓「非美式民主」主权国家;美国际行为日益军事化 。拜登27日签署7700亿美元新财年「国防授权法案」为防务年度预算及国防政策指导文件,持续穷兵黩武围堵中国,把「台湾稳定」视为核心目的。
美国本届国会迄今已出台包括「2021南海和东海制裁法案」在内的一批反华议案 300余项,料将成为美国处理对华关系的法律依据。短期迎合明年国内大选,中长期则对快速成长的中国予以全面、系统的纵深制衡。因此,此次所谓峰会,本质上乃为美国阵营未来在政治经济及军事上的实践在气氛上制造了前奏。
12月4日,中国在峰会前发布「中国的民主」白皮书,翌日外交部网站发布「美国民主情况」,批评美国民主异化和蜕变以及为维护霸权地位,将民主公器私用推进地缘政治。美国民主病态尽显,民主「赤字」日益高企,美及其盟友对中国持之以恒的战术围攻及战略纵深,回应的必将是不屈不挠的顽强斗争。
中共二十大今年召开,美国中期选举亦恰逢其时。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黄仁伟认为,中美意识形态冲突逐日加剧,美国或不遗余力「围攻」二十大。中国捍卫中共合法性、战略正确性以及社会主义不可动摇之地位,如若民主峰会只是「序曲」,那么激烈对峙与互不妥协将是今年主旋律。
民主峰会是美国的精致外衣,其新冷战思维和遏制以中国为代表的所谓威权政体之逻辑难以遮蔽。中美博弈和东西对阵既此消彼长又充满未知与迷思。拜登虽已兑现其召集民主峰会承诺,但在抗疫及应对经济衰退和通胀压力上仍焦头烂额,国际社会期待岁末年初内忧外患之下,美当局再多一些战略评估与理性思维。
(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为中国社会经济决策(安徽)中心及希腊国家行政中心亚洲事务顾问、英国剑桥智库创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