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6日,《香港参与国家改革开放志》出版典礼暨《粤港澳大湾区志》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在香港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通过视频方式发表讲话。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出席活动并发表演讲。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组长谢伏瞻发表视频致辞。作为《香港志》第二册,《香港参与国家改革开放志》以专题志形式把香港参与国家改革开放这段影响香港、中国以至全球的历程如实记录下来,为后世保留珍贵的历史记忆,有助今日香港年青一代认识祖国奋斗发展的经过,同时了解到香港同国家密不可分和互惠互利的关系。
文|香港 陈智思
国家1978年开启改革开放,这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时刻。香港在其中的历程其实也是香港精神的体现:努力拼搏,不屈不挠,人们可以透过辛勤汗水和智慧,过上更好的生活。
2021年12月6日,香港地方志中心在礼宾府举行《香港参与国家改革开放志》出版典礼暨《粤港澳大湾区志》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获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及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广东省省长马兴瑞、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贺一诚致辞,肯定香港于国家改革开放中发挥作用、把握机遇、乘时发展、和内地交流互动的历史与现状。
《香港志》增强港人家国情怀
和民族自豪自信
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在典礼上发表题为“以史为鉴谱写香港民主新篇章”的视频致辞时表示:“在习近平主席亲切关怀下,在中央有关部门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董建华副主席牵头创建的团结香港基金成立地方志中心,汇集众多社会贤达和专家学者,合力编纂《香港志》。从此,中华民族地方志的文化大宝库中,就有了一部以香港命名的地方志书。”这是自香港地方志中心2019年8月成立以来,国家领导人首次作出重要表述,并表达了中央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中心的修志工作亦获得香港社会认同,《香港志》首册《总述 大事记》2020年底出版后,屡获殊荣,分别登上联合出版集团“2020年度好书”、荣获第三届香港出版双年奖“社会科学类别出版奖”和“巿场策划奖”,及由香港电台及香港出版总会合办的“第十四届香港书奖”。
《香港志》在港人心中系上一条与国家心血相连的纽带,有助港人明白香港从哪里来、走过哪些路、将向哪里去,它不仅是香港地方志工作与国家修志工作同步的一小步,更是增强港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自信的一大步。
2021年12月6日,香港地方志中心在礼宾府举行《香港参与国家改革开放志》出版典礼暨《粤港澳大湾区志》 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专题志为了解香港与内地互动合作
提供准确全面参考文献
国家主席习近平2018年11月12日会见香港澳门各界庆祝国家改革开放40周年访问团时发表了讲话,其中有以下一段:“40年改革开放,港澳同胞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是受益者也是贡献者。港澳同胞同内地人民一样,都是国家改革开放伟大奇迹的创造者。国家改革开放的历程就是香港、澳门同内地优势互补、一起发展的历程,是港澳同胞和祖国人民同心协力、一起打拼的历程,也是香港、澳门日益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共享祖国繁荣富强伟大荣光的历程。”
《香港参与国家改革开放志》由著名学者陈坤耀教授、刘佩琼教授,资深传媒人陈景祥及香港地方志中心编辑总监陆锦荣担任主编;专题志分上下两册共十九章、两个附录、一篇大事记,逾100万字,内容以经济、金融为主,旁及社会及文化范畴,由85位专家学者及相关机构覆核稿件及提供宝贵意见,22位审稿专家包括学者、政府前官员以及各领域翘楚,严格把关,为了解和研究香港与内地互动合作,提供准确而全面的参考文献。
此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记述香港参与国家改革开放历程,两地相互促进,香港利用自身在经济、技术、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优势,投入国家的发展和建设,协助国家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全球贸易大国;香港成功转型为服务业型经济体,奠定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的地位。
书中的记载,是不少香港人的集体回忆: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第一部中外合拍的电影,第一家中外合资五星级酒店,第一条高速公路,第一个商用核电站,第一次国有土地拍卖,第一家在港上市的内地企业,还有蛇口工业区,广九直通车,最早叫做伶仃洋大桥的港珠澳大桥……一批一批的港商北上发展,给内地注入资金、技术和管理理念,促进了产业发展,土地使用和管理制度建立,也让影视、娱乐、饮食等港式文化流入内地。
到2000年世纪之交的时候,香港人在内地设立的制造业企业已超过6万家,给内地创造了1,000多万个工业职位,而当时香港的人口也不过600多万。我觉得这些数字令人惊叹,也很有代表性。正是透过和内地的紧密合作,相互促进发展,香港解决了工人短缺,提升了出口竞争力,更曾跻身亚洲四小龙之首。
香港是国家改革开放的参与者、见证者、贡献者及受惠者,我们这代人很荣幸,亲身参与和见证了这段伟大的历程,但是我相信好多人,尤其是年青一代,虽然经常看到或听到“改革开放”几个字,但对于国家和香港具体经历了什么样的变迁,香港以自身独特地位到底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未必有清楚认知。所以,以专题志形式把香港参与国家改革开放这段影响香港、中国以至全球的历程如实记录下来,为后世保留珍贵的历史记忆,有助今日香港年青一代认识祖国奋斗发展的经过,同时了解到香港同国家密不可分和互惠互利的关系。
《粤港澳大湾区志》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图:特区政府新闻网)
《香港志》将继续发挥
存史资政育人功能
讲好国家和香港的故事
“任重而道远者,不择地而息”,香港地方志中心的使命,除了记录香港7,000年的历史,亦希望运用《香港志》中的丰富内容,走进社区中,讲好香港故事,讲好国家和香港的故事,也讲好香港与大湾区的故事,发挥地方志“存史、资政、育人”的三大功能。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新时代国家改革开放的重大部署,为续写国家改革开放的新篇章,香港地方志中心牵头,与广东省地方志办公室及澳门基金会三方合作编纂《粤港澳大湾区志》,及时记录粤港澳三地的发展历程,该志计划于2027年,即香港回归祖国30周年时出版。
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让内地民众准确了解掌握香港今昔、两地渊源与合作发展,更好助力两地发挥优势建设好粤港澳大湾区、推进“一国两制”行稳致远,是香港地方志中心今年的重要工作之一。
最近,香港地方志中心与广州地方志办公室共同举办“‘同舟共济 志同道合’港穗双城图片展”,透过300多张珍贵图片,展出港穗两地2,000多年来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迁,还原两地“同根、同气、同源、同舟、同向”的历史点滴,正是这一工作的起步。
编好《香港志》,并利用志书这一优秀中华传统文化载体,让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所有同胞,知香港,爱中国,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实现香港经济社会的新发展和新突破,香港地方志中心任重道远。
(作者系香港特区行政会议非官守议员召集人、香港地方志中心执行委员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