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陈皓天
人与天地相应,我们的健康也与大自然的各种变化息息相关,其中月亮的盈亏与人体的阴阳、血气、经络、肌肉、筋骨等皆有密切关系,可我们日常生活中又是否觉察得到具体的不同呢?尤其在新月、满月之时,人体的气血状态为何?我们又可以如何摄生以顺应天地自然之气?

大家或许知道地球上的潮汐主要受月球影响,其中每逢农历初一和十五左右,即新月和满月时,涨潮便特别明显。而人体有70%是水份,月亮又怎么可能不影响人体呢?关键只是我们有没有觉察到细微的身体变化,这就等同并非居住在海岸线旁的人们未必有留意每天潮汐涨退的细微变化一样。同时,只要我们从今开始多加留意,我们自然就能更认识自己的身体状况了。
满月气血变化
《黄帝内经》明确指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故月满则海水西盛,人血气积,肌肉充,皮肤致,毛发坚,腠理郄,烟垢著,当是之时,虽遇贼风,其入浅不深。」满月之时,人体全身上下的气血皆较旺盛,故较多气血能行于体表,人体肌肉也会变得充实,皮肤紧致,毛发坚韧,腠理闭合,皮脂多而表固,所以即使此时感受外来的邪风,也不会入侵体内很深,只会停留在人体的表层。
具体而言,由于月圆之时,血气滑利,多盛行于体表四肢,一方面不容易感受邪气,但本来素体虚弱、「长期难以发病」而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则反而容易在满月之时容易发作伤风感冒,甚至发烧,此时若能适当调摄养生,则能顺应天地自然变化以排走体内邪气。
体内素有郁火或虚火之患者则容易因月圆而加剧火势,出现口乾、喉咙痛、眼乾、口疮、便秘等不适。而气血相对不足而导致气血外浮,或敏感于天地变化的朋友则较容易出现疲倦乏力、胃纳减少、动力减少、专注力下降等情况。
顺带一提,女士周期性的「月」经,或古称「月事」,其实也正是按照月亮规律而进行,所以最健康的月经周期规律理论上是会跟随天地变化,在满月气血满溢时,气血下注而排出月经。

新月之气血变化
再来看《黄帝内经》描述新月之时的气血变化:「至其月郭空,则海水东盛,人气血虚,其卫气去,形独居,肌肉减,皮肤纵,腠理开,毛发残,膲理薄,烟垢落,当是之时,遇贼风,则其入深,其病人也,卒暴。」此时人体气血皆较虚弱,尤其是体表的卫气减少,外形虽然如常,但肌肉也会消减,皮肤松弛,腠理开泄,毛发摧残,肌肤的纹理疏薄,皮脂剥落,故此时若受贼风侵袭,邪气也容易深入于里,发病也较急暴,素体虚弱者则应特别避风寒、适寒温,以防外受邪风甚至邪气入里而发病。
大多数人也较容易在这数天感觉身体较虚弱,例如精神疲倦、沉重乏力、手足怕冷、头痛头晕、颈紧腰酸、活力不足等,慢性病患者的病情也较容易加重。
月亮盈亏的转换实际上亦是天地阴阳转换之时,故我们的情绪相对容易在新月和满月时处于一种起伏较大,容易大起大落的状态,部分人会出现失眠、思绪不宁、忧郁、心不在焉、没精打采,或容易暴躁、发脾气、与人争执等。
阴阳转换之摄生
我们在月圆月缺之时有什么可以做呢?由于天地阴阳变化较大,我们适宜在朔望之日多休息、早睡觉,保持清淡饮食,素食为宜(故亦有初一十五吃素的一些说法),避免吃热气上火之品。同时我们可对我们的身体和情志皆保持觉察,无需因身体的各种不适而批评自己,以不同方式静心皆能有助外浮之气血收摄于体内而减缓不适,轻松的带氧运动或功法亦能有助气血流通,静以养气。
各位不妨在生活中多留意天地变化对人体阴阳气血的影响,除了能让我们更了解身体的变化外,也能因顺应天地而变得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