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论坛
《紫荆论坛》专稿/转载请标明出处
水志伟 I 团结香港基金助理研究总监及经济发展研究主管
曾文轩 I 团结香港基金助理研究员
正当对岸的深方河套发展迅速,今年10月发布的《施政报告》终于首次就港方河套的「规模」及「规划」两方面有所突破:政府除了提出在河套周边地区提供接近园区双倍土地予科创用途,亦首次明确提出在区内落成生命健康科研主题式基建,两者均呼应团结香港基金早前发布《港深生物科技合作研究报告》中提倡在河套建成生物科技创新高地的愿景。然而,本文认为以上突破均围绕硬件上的发展,缺乏优惠政策及支持措施发展软件,在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两方面的举措依然不足。若比较港方河套与前海、横琴、深方河套以及南沙,其政策措施的匮乏更之明显。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横跨港深两地、属「一区两园」。图为河套区
四大粤港澳重点合作平台
积极招商招才
2021年9月,中央政府就深圳前海及珠海横琴分别发布了改革开放方案及建设总体方案,前者重点落在扩展合作区发展空间接近十倍,以及明确提出在2035年完善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并与港澳产业及市场对接;后者更是中央首次特别针对粤澳在横琴共同合作发展明确提出各种产业政策,包括吸纳企业及人才的优惠政策,以达到在2035年产业发达、琴澳融合。然而,在中央政府发布这两份最新方案前,中央、深圳市及珠海市已就前海及横琴推出多项政策,分别致力打造两者为「粤港现代服务业创新合作示范区」及「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
事实上,深圳前海、珠海横琴、深港河套,连同广州南沙均是国家「十四五」明确提倡的四大「粤港澳重点合作平台」。特别的是,其中全名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深港河套横跨港深两地、属「一区两园」,包含香港落马洲地区及深圳福田地区,涉足两个司法管辖区,需要中央政府政策支持及港深两地政府政策配合。就深方河套,深圳市政府于2020年8月出台两份政策文件,旨在对标香港及国际上最有利于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并提出一系列优惠政策。截止今年2月,该园区实际推进及已经落地的科研项目达到138个,而港方河套落实项目至今仍未有听闻。
表一:四大粤港澳重点合作平台企业优惠政策

资料来源:中央人民政府、广东省商务厅、广州市人民政府、深圳市前海管理局、深圳市建设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领导小组办公室、横琴新区管理委员会等
从表一可见,四个园区就招商引资的政策相当优越,并能有效照顾到成熟企业及初创公司的需求。在税务优惠方面,除了为优先吸纳企业减按的15%税率可以与香港的低税率政策,包括由本届政府实施的7.5%+15%两级制税率以及一贯实行的15%标准税率看齐外,园区合资格企业更可享受中央提供的免税优惠,而这是香港缺乏的。此外,四个园区均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就「落户」及「租金」两方面分别提供丰厚奖励及高额优惠。香港则没有提供任何企业落户奖励;而就租金优惠,假若港方河套租金厘定模式与科学园相若,现时科学园租金由该董事局按照市场租金水平厘定并每年作出检讨,故对一般企业并无提供租金优惠。
从表二看出,吸引企业落户外,四个园区在招才引智方面亦相当积极。就个人所得税而言,除了为优先吸纳人才减按的15%税率可以与香港的15%标准税率看齐外,个别园区推出按直接经济贡献退还税项更是在香港未见。而四个园区亦提供非常丰厚的人才奖励及租金优惠,而房屋租金高企的香港却缺乏相关措施。
表二:四大粤港澳重点合作平台人才优惠政策

资料来源:中央人民政府、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前海管理局、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才发展局、深圳市建设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领导小组办公室、横琴新区管理委员会、珠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
港方河套需急起直追
表三:港方河套适用的优惠政策及笔者建议政策方向

资料来源: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署及投资推广署
以上提到四个内地园区均推出非常优越的招商招才政策。而反观处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内、毗邻深方河套的港方河套,正如首段指出,尽管今年《施政报告》就其发展有所突破,却缺乏优惠政策及支持措施发展「软件」。值得一提的是,港深两地政府在今年9月6日亦就河套区发展签订合作协议并发布「联合政策包」,就双方共同合作领域定下明确方向。然而,文件重点固然落于促进港深两地产业合作及要素流通,而非招商招才;而当中确实就招才有所着墨,但只为两地「共享相关资讯」,意味著港深两地各自均需积极吸纳企业及人才。而当深圳市政府已积极在深方河套推出相关措施时,香港政府的步伐仍颇为缓慢。
事实上,港方河套缺乏如同前海、横琴、深方河套以及南沙般的规划政策文件,而只由园区运营方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公司委托顾问进行两项研究,确定了六大发展领域,却非具体或长远的规划蓝图及产业政策。因此,香港园区现行或已公布政策主要为香港政府一直提供的科研产业政策,以及个别从刚发布的港深河套「联合政策包」中首次提出。
本文乐见本届政府特别就吸纳科创企业及人才推出不少优惠政策,但盼望特区政府能针对河套区推出更具吸引力及竞争力的措施。比较香港园区与另外四个园区,其优惠政策明显保守,根本无法看齐。首先,政策的优惠幅度较小,整体优惠及奖励金额与其他园区大相径庭:当企业在其他园区享受减按税率之时亦能享受免税及租金优惠,在港方河套只能享受扣税优惠、并要承担高额租金,同样地,港方河套并无如同其他园区向人才提供税务及租金优惠。
其次,其政策优惠的享受对象较少,例如其他园区的企业及人才奖励旨在吸纳相关对象落户,但港方河套的相关奖励取自政府创新及科技基金,而基金具有一定的申请门槛,并非旨在广泛吸引海外企业及专才。具体而言,「企业支援计划」以科研项目为评审基础,按五大准则由评审委员会审批;「研究人才库」的资助对象实际上是科创机构及企业、并非人才本身,而企业背景、资助人才数量以及聘用期均有限制;而「杰出创科学人计划」亦只是资助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八所资助大学聘请获评审委员会审批的知名学者。值得一提的是,本届政府亦首次订立了「人才清单」,并放宽「优秀人才入境计划」的年度配额以扩充香港人才库,本文认为这些措施大有延伸空间,例如有助厘定高端人才以推出具吸引力的招才优惠政策。
港方河套除了是国家粤港澳重点合作平台其中一个,亦是深港河套「一区两园」中的园区,因此企业和人才错失及流失风险更大。本文认为深港河套「两园」不能割裂来看,而是要作为「一区」来整体探讨发展方向。两地的政策优惠力度和措施应当平衡及有所协调,以避免因为政策差异导致人才或企业单向流动、集聚在单一园区。因此,当两地的政策优惠力度和措施不一致时,应当遵循优惠力度更大、支持措施更多的一方。
参考上述四个园区,并考虑到香港一贯的招商招才政策,本文在表三提出了若干政策方向供香港政府参考。简单而言,港方河套应实施更进取及广泛的政策。对企业而言,港府可考虑在河套推出若干免税政策,追上其他园区相关措施;而由于香港向来较少向企业直接发出落户奖励,本文建议在河套推出「退税」政策、直接向企业退还研发开支的特定百分比,让奖励与研发活动挂钩。此措施不但比现行的扣税政策更为进取,亦能确保所有企业、包括未盈利故未需缴税企业均能享受相关优惠。同时,港府亦可考虑在河套制定更具竞争力租金。而对人才而言,如同以上吸纳企业政策,除了参考其他园区制定与科研活动挂钩、如按直接经济贡献计算的退税政策外,本文亦建议特区政府为国际顶尖人才团队度身订造引进方案,当中涵盖资金及住房等。
结语
香港参与其中规划发展的深港河套是中央政府于「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指定的重点合作平台,而深圳市政府早已积极布局建成科创高地。若然香港方不把握当下机会,积极招商引资、招才引智,追上前海、横琴、深方河套以及南沙的政策吸引力,则「不进则退」、「慢进亦退」。反之,若然港方河套能透过政策措施建成优惠政策先导区,则能成为香港科创发展的标,得以立竿见影、辐射全港,引领香港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
本文发表于《紫荆论坛》2021年11-12月号第32-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