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〡黄锦辉
第七届立法会选举于12月19日成功举行,笔者认为有几点值得大家点赞:一是在三个陆路口岸设投票站,让身处内地的香港居民也能尽公民责任,这是香港立法会选举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深受选民欢迎。笔者认为随着越来越多港人到内地工作,今次的安排可作为未来选举的借镜。二是公共交通机构提供免费乘车优惠,方便选民到其所属的投票站投票,也便利了市民外出消费。据悉在铜锣湾维园举办的工展会,人流和生意大大增长。三是新设电脑派票,600多个投票站采用了电脑派票系统,与人手派票相比,既可缩短派票时间,加快投票,也大幅减低派错票的风险。四是大会使用点票机,让选委会界别选民检查选票,确保每张选票都是不多不少地选择了40位候选人,大量省却人手。
总体而言,政府在今届选举采用了多项新科技,效果明显。虽然如此,这些设备还是有改进空间。首先是投票当天早上网络不稳定的问题必须正视,政府应加大力度推动5G网络发展,扩展覆盖范围。另外,自动全票检测器虽然有效,但检测之后用家需要多做一步,把选票拿到去橙色投票箱投票。笔者建议政府设计一个智能投票箱,箱内加入全票检测功能,使检测和投票两个步骤可以一气呵成,进一步简化投票程序。
笔者多年来推动香港创新及科技发展,尤其关注大学与业界之间,以及香港与内地(特别是大湾区内地城市)之间的科技转移工作。「十四五」规划,确立了香港在大湾区「国际创科中心」的角色,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未来四年正好与第七届立法会任期重叠,所以笔者认为新任立法会议员任重道远,光是满足「爱国爱港」的基本条件是绝对不足够的。议员们再不能如以往般「议而不决」,政府也不能「决而不行」,两者要好好配合,大力推动创科发展及大湾区融合。
推动创科工作非常重要,笔者于选举之前曾多次公开发表文章,希望除了「科技创新界」一席之外,选委会界别也能选出一个或多个与创科相关的议员。如今,这目标已达到了,新当选的选委界议员中,至少有四位是笔者曾经在创科领域合作过的朋友,当中包括在科研项目中表现杰出的教授、具资讯科技博士学历的企业家、智慧城市推手、能源工程专家等,他们分别来自学、商、政、产等业界,在两地交流方面都十分有经验,能够在大湾区科研互动与融合施展长才,而这组合又一次反映出今届选举的多元性。笔者相信,他们连同科创界的新任议员,将会在国家「十四五」规划推进期间努力协作,为建设香港成为「国际创科中心」作出贡献。
作者为港区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
来源:文汇报 2021年1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