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2021年立法会选举即将在12月19日进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谭耀宗在将于12月1日出版的《紫荆》杂志12月号发表独家署名文章,他表示,本次立法会选举采用了新的制度,具有更广泛的代表性,并且从参选人的构成来看,无论是行业、职业还是年龄都更多元化。新的选举制度必将开启香港良政善治的新时代,因此也对参选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文如下:
文|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谭耀宗

11月12日下午5时,香港特区2021年立法会换届选举提名期结束。图为香港街头有关立法会换届选举提名期的广告牌(图:中新社)
在这里,我想谈谈完善选举制度后的立法会选举的意义,以及参选人所肩负的新使命。
加深认识新选举制度的意义
本次选举是完善选举制度后的第一场立法会选举,可以说,这对香港和国家而言都有著重要以及深远的意义。每位参选人都需要加深对这场选举意义的了解,才能真正认识到未来自己的使命和担当。
相信大家都不会忘记2019年的“修例风波”,“黑暴”肆虐,香港的法治、经济和民生都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更严重的是,香港的反中乱港分子与西方反华势力互相勾结,企图将香港从中国的版图上分裂出去。在这危急时刻,中央以雷霆之势,分别在2020年以及2021年出台了香港国安法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对于整个国家而言,完善选举制度,是一场国家主权和政权安全的保卫战。香港回归以来,“一国两制”保障了香港的繁荣稳定,经济上香港始终保持著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政治上香港市民比回归前拥有了更多的权利,然而香港在国家安全方面却一直处于不设防的状态,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从“反国教”、非法“占中”到2019年的“修例风波”,反中乱港分子的野心一步步显露,国际上风云变幻,打压中国崛起的势力仍然不会死心,并且这两股势力互相勾结,企图通过香港的选举进入政治架构内,达到破坏“一国两制”以及分裂国家的目的。因此,我们必须要堵上香港在国家安全上的漏洞,让“一国两制”回归“爱国者治港”的初心,才能维护国家安全与领土完整。
对于香港而言,完善选举制度宣告了香港选举制度新秩序以及新时代的来临。以前香港的选举制度没有设立“选举安全”制度框架,这是非常危险的。历史上经常出现有人利用制度的漏洞进入制度内推翻制度的情况,“二战”时期,希特勒的上台就是一例:1933年,希特勒通过煽动选民敌视政府和体制,藉助魏玛宪法的民主选举程序实施选举夺权,然后从事颠覆和篡改魏玛宪制的僭政行为。在刚结束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六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决议》中强调了中共中央采取一系列标本兼治的举措,坚定落实“爱国者治港”的政策,这是推动香港局势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也是未来“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的关键。所以本次完善选举制度中设立了资格审查委员会,不仅是堵塞了制度的漏洞,更是为香港的选举增加了安全阀,保障了香港民主的安全。
完善选举制度也要求未来立法会议员要做实事,而不是空喊口号。回归之后,我们可以看到香港立法会很多时候都陷入了意识形态的纷争,“逢中必反”“逢政府必反”成为了反对派的标志。长此以往,香港社会的经济民生停滞不前,特别是许多民生工程无法上马,最终受害的则是基层市民,所以在完善选举制度下,立法会的选举应该更务实,从香港社会以及市民的福祉出发,放下无谓的政治争拗,协助和监督政府施政,助力香港进入良政善治时代。
新的选举制度带来新使命
新的选举制度赋予了香港政治新的含义,同样的也赋予了参选人新的使命。
首先,这是一场公平、有良性竞争的选举,有别于以往的恶性竞争。在之前的选举中,“抹黑对手”是反对派惯用的手法,并且会煽动市民对政府的不满情绪以图谋得到更多支持。而在当选后,反对派就会以瘫痪政府为目的,罔顾民生需求。但是新时代下的这场选举,是一场君子之争,参选人比的是政纲、比的是谁更具有为市民服务的能力。希望各位参选人都能向香港社会展现新的风格和气象,展现爱国者对香港社会的担当和责任。
其次,本次选举的参选人比以往更多元化,更有代表性。完善选举制度后,立法会议员议席将由原来的70席增加至90席,并且选委会由4个界别增至5个界别,立法会议员来自地区直选、功能组别以及选委会,比之前只有地区直选和功能组别的两种选举方式更有代表性。从报名情况看,参选人来自各行各业,各具不同背景、不同阶层,高学历,具有丰富的服务社会经验,既有年轻的后辈、也有资深人士,这样丰富的构成亦是之前没有的。相信未来的立法会将会更多元化、更能代表香港社会的声音,更能帮助香港市民排忧解难。
最后,作为本次选举的参选人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使命,那就是要团结香港社会,而不是以意识形态挂帅,分裂社会。在过去的选举中,反对派将任何议题都泛政治化,令香港社会逐渐走向对立。2019年的“修例风波”更导致香港社会面临严重的撕裂问题,不利于香港社会的繁荣稳定,不利于人心回归,更不利于“一国两制”的行稳致远。各位参选人都是各阶层的代表,有义务用实际行动来团结香港社会,增加市民的向心力。
迈向新时代参选人的新担当
新的使命也给本次立法会参选人带来了新任务,未来香港社会的发展以及探索香港特色的民主制度也将会依靠各位参选人,因此,参选人应该有新的担当:
首先,希望参选人能多向市民宣传新的选举制度。我们知道,由于新的选举制度实行的时间短,很多市民并不了解这个制度,甚至有些人以为这样的制度是“一言堂”、市民没有选择权,这是对选举制度一个非常大的误解。所以希望各位参选人能多接触选民,宣传自己的政纲,也宣传整个选举制度,让市民知道,这样的选举制度不是“清一色”,只要是爱国者,只要是真心为香港好的人都可以参选!希望参选人呼吁选民积极出来投票,为香港选择一个新的未来。
其次,本次选举制度是要选举贤能之士,何为贤能之士?我认为参选人要将格局放在国家、社会和市民身上,摒弃民粹主义,力求在业界利益和社会利益中寻找平衡点。完善选举制度后,我相信立法与行政之间的关系将会得到改善。立法会与行政机关是监督以及合作的关系。立法会议员监督政府施政,不是像过去反对派那样,要破坏政府的有效施政或是逼政府就范,而是当政府施政有不当的时候,督促政府改善施政。若政府的施政在长期方向上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立法会议员就需要协助政府向市民和业界做出解释,进行游说。要做到这点并不容易,因为立法会议员本身也代表了业界的利益,在业界利益和社会利益中寻求平衡点将是议员们在未来工作中的挑战。我希望新一届立法会议员不忘初心,从市民的福祉出发,只有一切为了市民,才是真正的贤能之士。
结语
香港新时代下的选举已经拉开帷幕,探索有香港特色的民主制度的道路也开始启程。在未来,我们将不断完善香港特色的民主制度。我相信,这将是一项重大工程,包括了香港特色民主制度的理论论述、选举模式、评估方法等等,而各位立法会议员都是探索路上的同行者,希望大家在未来的工作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为建立有香港特色的民主制度而共同努力!
本文将发表于《紫荆》杂志2021年12月号
编辑:李博扬
校对:魏小旋
监制:左 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