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21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东莞市委宣传部、莞城街道办事处主办的 展览展出了19位中国老一辈水彩画名家的代表作191件,呈现在党的文艺方针政策指导下成长起来的新中国水彩画家的创作成果,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展览期间,莞城美术馆陆续推介参展艺术家,加深观众对艺术家的了解。
艺术家简介

1974年入读浙江美术学院连环画进修班,师从顾生岳、徐永祥、吴国亭等教授。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以及香港当代艺术双展。
曾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香港文联总会名誉顾问、香港美术家协会顾问、香港画家联会顾问、香港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香港画家联会副会长、香港水彩画研究会会长、香港艺术发展局视觉艺术委员会评审员及香港文化艺术基金理事等,并担任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及相关视觉艺术中心导师。
作品被中国美术馆、香港艺术馆、香港文化博物馆、香港大学美术馆、香港夏利豪基金会、中国亚洲水彩艺术博物馆、上海全华水彩艺术馆、新鸿基集团等机构及私人收藏。
01
沈平老师是香港著名的水彩画家,他专心研习多年,有著良好的绘画基础和艺术修养。1947年,沈平老师出生于北京,那时北京叫“北平”,所以父母为他取名为“沈平”。后来,他随父母到了上海,并在上海长大,直到读完初中。少年时,他在上海卢湾区少年宫学画,跟随老师去写生,在襄阳路旁画蓝色葱头形状的俄式东正教堂,在复兴路上画树叶茂密的法国梧桐大树,在淮海路的小弄堂里画石库门……有画友戏说,此说似乎有些夸张,却道出了一位少年美术爱好者对黄胄先生的崇拜之情。
注:黄胄先生,是20世纪中国最杰出的画家之一,是新中国绘画史上重要开拓者,擅长中国人物画和动物画,尤以画新疆人物和驴著称。他将西方素描与中国笔墨相结合,他用全新的精神、意境、手法开辟了中国水墨画的新时代。

(左
在兵团俱乐部工作,
去奎屯农七师采风写生
与其说是响应政府号召,支援边疆屯垦戌边,不如说因为他向往著黄胄先生笔下那和平浪漫、纯真质朴、歌舞升平、
到了新疆之后,因为自幼喜欢画画,并有绘画基础,沈平老师被安排到兵团俱乐部担任美术员。在新疆的日子里,他去天山深处的紫泥泉写生,期间去了浙江美术学院进修,放假时去海岛的山顶画水彩写生。他说:“那种写生时的环境、气氛,还有一起去写生的画友同道……
02
1980年,沈平老师由新疆来到香港,并在香港生活和创作。“有时候我去铜锣湾、去闹市,不坐公交车,不走大路。我顺著海边的那条路走过去,在那里写生,他开始用水彩记录香港的过去和现在,总是不厌其烦地去画,沈平老师说,香港是一个让他生根、安心创作、安家乐业的福地,

作品《吉祥香江》,画面充满阳光、怀旧与梦幻,意境含蓄、温和而庄重,创作手法融合中西,现代又不失传统,
这么多年来,沈平老师沉醉于香港风土人情的写生与创作中,关于画香港题材的作品,少说也有上千幅。

2005年赴台参加两岸水彩展览开幕仪式并游览阿里山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及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周刚说,“
03
纵观沈平老师的水彩画,有三个特点:他的内心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事物的歌颂,常怀感恩之心,满满的正能量。

《秋牧》 38
他喜欢朴素无华、接近地气、有著乡土气息的景物,也喜欢气势宏大,磅礴雄伟的山川地貌。他的作品吸收油画的色彩、版画的构图和中国画的笔法,气韵生动、色彩悦目、笔法凝练,他笔下所呈现给观众的尽是生活中最美好的一面,即便是那些艰难讨生活的市井小人物,也沈平老师的作品丰富多样,但是在一张张看似老照片的水彩画中,冷峻的色调,斑驳的水痕,沉稳的笔触,静谧的氛围,平稳的构图,模糊的背景,以及容易勾起人们回忆的那些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往事、旧物、老屋、村舍等,

《维港静泊》 38
几十年过去了,沈平老师走过了漫长、艰辛的创作之路,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求新,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他说,他的生命已和水彩联系起来,他的水彩主题会一直画下去,APPRECIATION OFSOME OF THE WORKS

《印度牧驼人》 76

《印度人(一)》 28

《印度人(二)》 28

《印度人(三)》 28

《印度老人》 28

《威尼斯》 38

《布达佩斯咖啡座》 38

《布达佩斯咖啡座》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