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在“时代精神耀香江”中感受大国建造之美

日期: 2021-10-28 来源: 紫荆
字号:

文|刘淑怡


有幸受到知识之友会的邀请,担任“时代精神耀香江之中国建造主题展”的青少年义工。在此次活动中,我受益匪浅。


能够在此次活动中担任义工,我感到很荣幸。这次活动不单单只是服务社会,服务民众,更让我了解到独具特色的中国建筑。


240333f7-403d-4158-9ce3-4828a53e3882.jpg


中国建筑,是辉煌的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上下5000年的文明,汇聚成各式各样的建筑,展现在我们面前。古代的建筑巧夺天工,前秦的敦煌莫高窟;唐朝的“千宫之宫”——大明宫;明清时期的故宫,每个都是文化结晶。今时的建筑宏伟壮观,上海的上海中心大厦;广州塔“小蛮腰”;武汉绿地中心,任一皆为摩天大楼。古往今来,中国的建筑都特别重视对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的追求。


从古时开始,中国人对建筑就有深刻的研究,古人公输班对建筑以及木工有极大的贡献,传闻古时战争中的云梯就是公输班所发明。而在此次展会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中国现代建筑师就是杨延宝先生了。杨延宝先生贡献给纪念解放战争的一个重要专案,是由他主持指导设计的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1961年夏天,当花岗石贴面贴到塔身北米高度时,突然发现塔身往东北方向微微倾斜。如果继续按原图纸施工,将加剧倾斜的程度。一时间,主张炸掉重建的意见占了上风。杨延宝先生心想:工程已经花费了200多万元的巨资,国家又处于暂时困难时期,决不能轻易浪费了人民的血汗;于是他向建塔的工人请教,磋商各种补救措施。终于,他拿出了新的补救方案:将塔肩下的平直部分修改掉,突出回纹线,使之与塔顶相连,像是给纪念塔加戴了一顶端庄的桂冠。修改后的设计,不仅挽救了微斜的塔身,而且比原设计方案更为壮观和富有立体感。杨延宝先生的作品不止是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他还有很多人们所熟知的作品,例如南京中央体育馆、中央医院、金陵大学图书馆等等。解放后的30年来,在他主持、宣导、参与下,同有关建筑设计院协作,建成了一批大中型民用建筑工程,如徐州淮海战役革命烈士纪念塔、北京车站、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堡工程建筑、南京民航候机室等。对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北京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北京图书馆等工程,他都参与了方案和建议,代表中国建筑界积极工作,为祖国获得荣誉,和梁思并称为“南杨北梁”。


中国建筑皆由伟大的建筑师们所创造,是他们的灵光乍现以及辛勤劳作,才创造出这么多巧夺天工的建筑。中国的建筑除了建筑师们的贡献,还少不了工人们日以继夜的努力。正如国家主席习近平说讲:“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共同发力,继续改变著中国的面貌。”除了建筑师们的创造,工人们的制造,建造也是必不可少的。我的志向虽不是建筑师或者工人,但也想当一名经济或地理学家,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最后,借“中国建造主题展前言”的一句话,“建筑彰显时代精神”。我想中国的建筑,迟早会站在时代的顶端,让我们都尽一分力,待那一天早点到来。


(作者系“时代精神耀香江”活动青少年义工,中四学生)


4f363169-9198-48c6-aa22-eb3c3d49f9b1.jpg

5d775299-0313-4455-a400-df8f51b9b52b.jpg

d898b6eb-8ae7-433e-b9e8-4c4a36af22fb.jp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在“时代精神耀香江”中感受大国建造之美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