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香港营商环境报告:优势独特 机遇无限》发布后,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紫荆》杂志11月号发表署名解读文章,介绍了特区政府发布营商环境报告的初衷、背景,以及香港可为全球投资者提供的机遇。全文如下:
文|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 陈茂波

中环商贸区(图:香港特区政府新闻处)
香港多年来都是一个享誉全球的营商好地方,不但充满机遇,还拥有独特的优势让各地的投资者、企业可以把握这些商机。可是,近年外间不时被西方媒体传播的不尽不实资讯所误导,对香港的发展及营商环境存有一些误解。所以我最近公布了《香港营商环境报告》,希望把香港故事说好。具体来说,报告有三个目的:第一,以正视听——就着一些错误的信息、扭曲的观点,以客观的事实作出反驳;第二,明确根本——将香港实存、客观的优势有系统地罗列出来,并阐述香港未来的发展机遇;第三,积极推介——帮助投资者(特别是外国投资者)了解香港的形势和优势。我乐见报告获得广泛的关注,并有不少正面的回响。
“一国两制”赋予香港
独特制度优势
香港过去的成功、今天的发展和未来的机遇,都离不开国家的发展和对香港的支持。近年国家发展一日千里,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已大幅提升,并正步入新的发展阶段。2020年内地生产总值达到101.6万亿元人民币(约合14.7万亿美元),首次突破百万亿大关。随着经济总量不断增加,国家与其他经济体的经贸联系不断加深,在全球经济的影响力进一步提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内地占全球生产总值的比重(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会由2020年的18.3%,进一步上升至2026年的20.2%,反观美国和欧盟在2026年的比重将分别下跌至约15.0%及14.0%左右。正如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在联合国大会中所言,“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中国的崛起,为全世界带来的不是威胁,而是机遇。

9月27日,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左)在副政府经济顾问梁永胜(右)陪同下就发布《香港营商环境报告:优势独特 机遇无限》于添马政府总部会见传媒(图:香港特区政府新闻处)
香港作为联系国家和世界其他地方的“超级联系人”,可以为国家发挥“引进来、走出去”的功能,是国家无可替代的一道重要门户。本地以至海外的企业和投资者都能透过香港,利用国家给予香港《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和其他便利措施“走进内地”,获得庞大的商机。内地企业也可利用香港作为跳板,把业务拓展至海外其他地方。这让香港在助力国家发展时,也为自身创造更多机遇。
香港能够把握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契机,实有赖“一国两制”赋予的独特制度优势,令香港拥有一套与国家其他城市不同的经济制度。香港在基本法下保留了商业世界熟悉的普通法制度,尊重法治、司法透明且独立。基本法同时巩固了香港其他固有优势,包括单独关税区、自由港政策、资金和资讯自由流动、简单低税制、廉洁和高效的政府、健全的规管制度、公平的竞争环境等。再加上我们蓬勃而稳健的金融体系;世界级的基础设施及数码电讯设施;人才汇聚;多元化的国际大都会生活和区位优势等,为香港建构了一个独特和优越的营商环境。
国安法实施有利投资环境
不过,以上的营商优势须在社会安全稳定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发挥。2019年的“黑暴”,令香港社会动荡不安,严重危害国家安全,挑战“一国两制”底线,一度对香港的营商环境及投资前景造成严重损害。可幸的是,随着香港国安法在2020年中实施,香港社会迅速回复安宁稳定,市民的生活和经济活动回复正常,营商环境得以恢复,也增强了本地和海外投资者的信心。随后香港选举制度的完善,为“爱国者治港”的全面落实提供坚实保障,并提升特区政府的治理效能,让“一国两制”得以行稳致远,为投资者提供更佳、更稳定的营商和投资环境。
香港国安法实施后,本地商界普遍表示认同及支持,认为有利投资环境,增强投资者信心。在香港国安法颁布实施一周年之际,多个研讨会、民意调查和不少社会领袖在报章的撰文均反映商界的正面回响。另外,美国、奥地利、英国和马来西亚等外国商会经过实际观察和特区政府的深入解说后,亦大幅消除了原先的担忧,并认同香港未来机遇处处,对国际企业来说继续是理想的营商地方。我们也见到不少金融机构,包括保险公司、银行、财富管理公司等,在过去一年多继续扩充在港的业务。

鹿特丹时间9月29日,香港驻欧洲联盟特派代表于“荷兰香港友谊晚宴”上,向荷兰企业家分享最新出版的《香港营商环境报告:优势独特 机遇无限》(图:香港特区政府新闻处)
最新数字显示,母公司源自境外的驻港公司数目逾9,000家,另有3,700多家初创企业在港设立,两者均创新高。这些公司涵盖不同规模、不同行业以及来自不同地方,充分显示外资企业、海外投资者对香港的营商环境继续保持信心。今年5月,香港举行了StartmeupHK 2021创业节,吸引了来自103个经济体,近40,000名参加者,也印证香港对国际企业和投资者极具吸引力。
“十四五”香港可担起更重要角色
开拓更广阔发展空间

随著香港国安法在2020年中实施,香港社会迅速回复安宁稳定,市民的生活和经济活动回复正常,营商环境得以恢复,也增强了本地和海外投资者的信心。图为香港市民在街边店铺选购服装(图:中新社)
乘着上述各项竞争优势,香港在国家“十四五”时期必可担起更为重要的角色,并可开拓更广更阔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支持香港提升八个中心的国际竞争力,当中除了支持香港巩固提升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以及亚太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四个传统中心的地位之外,还包括国际航空枢纽、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以及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等四个新兴领域的建设和发展。行政长官在刚发表的施政报告中也提出多项举措,支持香港在这八个方面更好地把握发展机遇。
粤港澳大湾区是香港扣进国家经济内循环的最佳切入点,让香港企业和在港投资者能更容易地开拓内地庞大的内需市场。近期公布的《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为香港的创科、金融和其他服务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新机遇。为进一步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尤其是深圳)的经济合作,特区政府已宣布将构建面积达300平方公里、宜居宜业宜游、以创科产业为经济引擎的北部都会区,让香港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香港的经济定位一直都是背靠祖国、面向世界。有国家的支持,“一国两制”的护航,香港定能继续繁荣发展,为在港经营的不同企业,提供源源不绝的商机。
(大小标题为编者所拟)
本文发表于《紫荆》杂志2021年11月号
编辑:赵欣
校对:魏小旋
监制:连振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