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简称珠海航展)是当今世界五大航展之一。2021年9月28日至10月3日,第十三届珠海航展在广东省珠海市国际航展中心举办。在为期6天的航展展会上,共有105架飞机、30余部雷达等装备进行了动静态展示,一批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新成果作了“全球首发、中国首展”,受到海内外极大关注。在航空工业馆的中心位置,一个大型旋转展台上同时醒目地展示歼-20、运-20、直-20和攻击-11的大比例模型,它们是“20”家族主要成员的四款先进军机,代表场馆现场“空中打击”“战略投放”“低空突防”和“察打与协同”四个分展区,背后是相应的四大航空作战装备体系,各有众多战斗机、运输机、直升机和无人机,以及对应的武器装备。这些“明星”装备集中反映了中国空军战略转型的新成就,展示了中国航空工业的雄厚实力,不仅为广大军事发烧友所津津乐道,也是每一个怀著强军梦、强国梦的国人的热切期盼。
文|北京 郭达
10月1日,在广东珠海举行的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迎来首个公众开放日。图为中国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为观众进行飞行表演(图:中新社)
“空中打击”:中国首款第五代战斗机歼-20
“空中打击”方面由歼-20领衔,包括歼-10CE、歼-16、歼-11B等一系列主力战机,以及以最新PL-15E远程空空导弹为代表的先进对空、对地打击武器装备。其中,歼-20等战机的一些性能数据是首次披露。歼-20隐身战斗机是中国研制的一款具备高隐身性、高态势感知、高机动性等能力的隐形第五代战斗机。展板数据显示,歼-20的机身长21.2米,高4.69米,翼展13.01米,最大飞行速度达到2.0马赫。歼-20采用了单座双发、全动双垂尾、DSI鼓包进气道、上反鸭翼带尖拱边条的鸭式气动布局。
歼-20与F-22、F-35、苏-57并称为当今全球航空领域最强的四款型号战机。作为中国首款第五代战斗机,歼-20融合了全球多种已经在使用的优秀战斗机的特点,具备很强的隐形性能、机动性能。比如,美国F-35的光电分布孔径系统(EODAS),也被技术人员整合到歼-20战斗机上,使其成为世界上第二款应用EODAS的战斗机。歼-20是首款采用鸭式气动布局的隐身战斗机,加上已采用的局部等离子体隐身技术、反无源探测涂料,可以使战斗机隐身性能达到或超越世界上第一款进入服役状态的五代机美国F-22战机。歼-20的最大速度为2.0马赫,小于F-22和苏-57两款重型隐身战斗机的2.2马赫,而且F-22的最大俯冲速度达到2.5马赫,但大于F-35的最大速度1.6马赫。在已知的第五代战斗机中,只有歼-20采用腹鳍,F-22、F-35、苏-57都没有采用腹鳍。歼-20的鸭翼和双垂尾是全动的,国外已知的第五代战斗机中,只有苏-57带有全动垂尾,F-22和 F-35都是常规的固定垂尾加可动舵面。歼-20侧弹舱采用创新结构,可将导弹发射挂架预先封闭于弹舱内,发射时展开至于机体外侧,同时配备专为歼-20量身定做的PL-15和PL-21空空导弹。F-22采用的是矢量发动机,发动机喷口推力可以上下变动;而歼-20用的发动机还不是矢量的,是属于标量的。歼-20也可以由一架打开雷达探测多个目标并利用数据链传输给其他几架保持雷达静默的飞机,实现较隐蔽的接敌与攻击,这也是F-22典型的攻击形式。数架歼-20组成的编队足以控制大片的空域,再加上其超音速巡航能力、强大的主动式电子对抗能力,预计歼-20将具备与F-22相当的作战能力。另外,同苏-57和F-22相比,歼-20机长与机身横截面的比值增加了20%,这种设计可在速度不太高的超音速飞行时提高空气动力利用率,并加强飞机的载弹舱力和燃料携带量。飞机的较大内置弹舱可携带多种空对空导弹、空舰导弹和空地导弹,使得它具有强大的攻击力和全方位打击能力。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展出的歼-20模型(图:新华社)
歼-16D电子战飞机首次亮相,也是本届航展一大惊喜。歼-16D作为专职电子战飞机,具备“侦、攻、防一体”综合作战能力,是专门针对防空压制任务而改进的机型。电子战机又被称为“电磁刀斧手”,用于切断和斩断敌方的雷达网和数据链网络信号,让对方的指挥官无法联络到各作战部队,然后各个击破。在进行空中进攻作战中,歼-16D所承担的防空压制作战任务将非常关键,为进攻机群扫清地面防空威胁,甚至对空中拦截的敌方战斗机进行干扰和致盲。该型机可有效对抗预警探测、指挥通信、拦截打击等要素构成的先进防空体系,体现了中国空军空中信息攻防体系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标志著中国空军在夺取空中战场制空信息权、破击对手空防体系方面拥有了有效的手段和能力。该机与美国的F-15E和俄罗斯的苏-35S电子战机是同等水平。歼-16挂载的电子战吊舱与美国海军EA-18G“咆哮者”电子战机上的诺斯罗普.格鲁曼研制的AN/ALQ-218吊舱功能相似,这是一种用于探测、识别、定位和解析射频发射源的高性能无源信号智能传感器系统。美国海军的EA-18G“咆哮者”电子攻击机是目前世界上少有的、专们用于干扰和摧毁敌方雷达的特种飞机之一,挂载有三种型号的电子吊舱。凭借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为其设计的ALQ-218V(2)战术接收机和新型ALQ-99战术电子干扰吊舱,EA-18G可以高效地执行对地空导弹雷达系统的压制任务。歼-16D电子战机配备多达6枚反辐射导弹,用于瞄准敌方雷达。此外,歼-16D电子战机也配备了基于霹雳-12空对空导弹而发展的LD-10反辐射导弹。
“战略投放”:中国新一代军用大型运输机运-20
“战略投放”方面包括运-20、多型运-9运输机,以及未来的重型运输直升机等。运-20运输机代号“鲲鹏”,是迄今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军用大型运输机,最大起飞重量220吨,载重超过66吨,其装载能力与世界主流大型运输机的装载能力相当,是中国军事现代化的重要里程碑。运-20研发参考俄罗斯伊尔-76的气动外形和结构设计,融合美国C-17的部分特点。与中国空军现役伊尔-76比较,运-20的发动机和电子设备有了很大改进,载重量也有提高,短跑道起降性能优异。运-20采用常规布局,悬臂式上单翼、前缘后掠、无翼梢小翼,拥有高延伸性、高可靠性和安全性。运-20作为大型多用途运输机,满载时航程大于7,800千米,可在复杂气象条件下执行各种物资和人员的长距离航空运输任务。
观众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展馆参观运-20等模型(图:新华社)
运-20作为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款200吨级飞机,其结构设计、复合材料运用方面与C-17还存在一定差距。C-17采用4台超过18吨推力的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实测可到272吨,而运-20采用的是4台D-30-KP2发动机,单台推力仅12吨。这是运-20与C-17差距最大的地方。C-17是唯一能空投美陆军超大型步兵战车M2的飞机,也可与其他车辆混合装载M1主战坦克。巡航速度M0.77,低空最大巡航速度648千米/小时,海平面空投速度213—463千米/小时,进场速度213千米/小时,实用升限13,715米,起飞场长2,286米,著陆场长915米,航程4,630千米。C-17机长为53.04米,运-20机长为47米;C-17高度为16.79米,运-20高度为15米;C-17最大起飞重量285吨,运-20最大起飞重量为220吨。从以上性能参数和技术水平来看,C-17拥有更大的货舱空间以及运载重量,中国运-20都无法与其相比。此外,由于采用了先进的吹气襟翼设计,C-17具备战略和战术运输能力,飞机可以从大型机场直接降落到过去仅仅能降落C-130的简陋跑道,这种功能运-20同样不具备。在航空电子方面,得益于中国近年飞速发展的电子工业,运-20在这方面可能与C-17没有差距,甚至更好。
总体看,运-20优于俄罗斯的伊尔-76,与其最新改进的伊尔-476性能相当。目前在承载能力上略低于C-17。近年来,运-20在抗疫战线、出国演习、国内演训中表现出色,体现了中国空军的战略运输能力。
“低空突防”:填补中国运输直升机领域空白的直-20
在“低空突防”方面,除了最新的直-20,还有直-8、直-10ME、直-19E、直-9WE、直-11E等一系列直升机,它们共同组成能力衔接的低空突防直升机装备体系。直-20战术通用直升机是中国自主研制的中型双发多用途直升机,应用了电传飞控、旋翼防/除冰等新技术,可在昼夜复杂气象条件下,遂行机降和运输等多样化任务,具有全域全时出动能力。直-20战术通用直升机配合运-20的投送能力,中国陆军力量能够迅速被投送到热点地区,并形成机动突击作战能力,搭载直-20等机型的中国海军大型两栖突击舰,能够更好地应对诸如岛礁冲突等风险。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展出的直-8模型(图:新华社)
直-20在吸收美国“黑鹰”设计理念的同时,也加入了中国特色的技术,外形细节大有不同。20世纪80年代,中国首次从美国引进了UH-60通用直升机,即我们常说的“黑鹰”直升机,数量达24架。直-20战术通用直升机是中国自主研制的中型双发多用途直升机,采用单旋翼尾桨、低位后置平尾构型,采用低阻气动外形、高性能旋翼气动布局总体设计,配装两台国产的先进涡轴发动机,应用电传飞控、旋翼防/除冰等新技术。该型机兼具良好的平原和高原使用性能以及扩展兼容性,基本运输型平台可快捷拓展为其他任务状态。在飞控方面,直-20采用电传操纵系统,乃中国之首款电传飞控直升机。直-20弥补了中国在10吨通用直升机上的短板,可用于执行运输突击、空军及后勤支援任务,甚至还可改装成预警机、反潜作战飞机等使用。直-20的另一大亮点,就是采取了五叶的旋翼布局,较“黑鹰”还多一叶。直-20的出现填补了中国在运输直升机领域的空白。
如果用直-20和20世纪80年代最初制造服役的那批“黑鹰”直升机相比,直-20自然更加先进;但如果与“黑鹰”直升机家族的最新改进型号相比,直-20就不一定能占据上风了。直-20真正要对标的,应该是现阶段美国正在使用的这批“黑鹰”,或者是最新研发改进的“黑鹰”直升机。2019年5月,美国“黑鹰”家族最新成员HH-60W“威士忌”战斗救援直升机首飞成功,该机作为“黑鹰”的最新改进型号,大量采用先进航空技术,包括拥有全新燃油系统,内部油箱容量是“黑鹰”的两倍之多;换装了新型发动机,功率有明显提升,燃油消耗率却更低,可靠性、寿命都有提升。另外,HH-60W“威士忌”战斗救援直升机还配备有先进的航电设备,拥有强大的支援火力武器套件和先进完善的主、被动直升机自卫防御系统,有效提升了该机执行战斗搜救任务的能力,提升直升机的战场生存能力,西科斯基公司号称它是全球最先进的通用直升机,如果是和它进行对比,直-20就没有太多优势了。
“察打与协同”:首次联袂亮相的多款无人机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展出的攻击-11模型(图:新华社)
压轴出场的是由各种无人机组成的“察打与协同”分展区,其中攻击-11、无侦-7和无侦-8等多款无人机同时第一次亮相。攻击-11无人机是以对地攻击为主要任务的无人作战飞机,采用内埋式弹舱,两个弹舱最多可携带8枚制导炸弹。依靠优秀的隐身能力,可在严密的对抗体系和高威胁环境下执行任务,打击对方高价值战略目标。攻击-11是一架无尾飞翼,具有高度隐身特性,采用单台发动机,前三点起落架。其起落架舱和弹舱舱盖都采用锯齿形隐身设计,这显示整个无人机拥有出众的隐身能力,是目前世界上较为先进的一款隐身察打一体无人机。此外,该机发动机尾喷口也进行了隐身化处理,降低雷达信号的同时还可以降低红外信号。现场展示的数据显示,攻击-11机长12.2米,机高2.7米,翼展14.4米,最大起飞重量达10吨。其作战半径超1,500千米,航程超4,000千米,能以0.9马赫高速飞行。作为比照,美国X-47B无人机翼展约19米,最大起飞重量20.2吨,巡航速度为0.9马赫,航程为3,889千米。苏霍伊S-70“猎人”与X-47B相仿,翼展20米,最大起飞重量20吨,航程达6,000千米,最大时速达到1,400千米,可爬升的最大高度为18,000米。较小的法国达索“神经元”无人机翼展为12.5米,最大起飞重量7吨,飞行速度约为马赫数0.8,升限约10,000米,航程达800千米,具有雷达和红外双重低可探测性、可进行网络中心战、可使用精确制导防区外攻击弹药等最新一代无人战斗机的典型性能。
无侦-7与无侦-8首次联袂亮相,让人充满联想。无侦-7高空长航时电子战无人机,主要执行边境侦察、领海巡逻等任务。细节显示,馆内展出的无侦-7是货真价实的实机。采用“Φ”型连接翼气动布局,机载基本系统以三代战斗机高可靠多余度系统为基础,导航系统国际领先,任务载荷居于国内高端。该无人机已经在全疆域使用中展现良好的环境适应性。现场数据显示,无侦-7无人机长14米,机高3.9米,翼展22.8米。无侦-8机长11.5米,机身高2.2米,机宽6.7米。这款飞机的巡航高度可以到18,000米,巡航任务航程可以达到4,500千米,被外界称为中国版的“全球鹰”,是一种战略级无人侦察机,搭载多种侦察设备,而且速度比“全球鹰”更快,堪称战略之眼。
美国“全球鹰”曾经是全球最大无人机,长时间占据世界无人机第一把交椅,目前翼展尺寸依旧是最大的。“全球鹰”的特点就是飞得高、飞得远、留空时间长,可以在任务区上空连续飞行40个小时,起飞重量现在已经发展到了12吨,可以实现跨州飞行。无侦-7无人机是世界上首个采用菱形联翼结构设计的大型无人机,相较于“全球鹰”,无侦-7不仅外形优势突出明显,性能也同样可圈可点。为了飞得高、飞得远,达到跟“全球鹰”类似的目标,无侦-7采用了结构强度更好的联接翼,因此无侦-7在升限、速度、爬升力方面超过了美国的“全球鹰”。无侦-7较强的隐身能力也是它的优势之一。与美国“全球鹰”相似的是,设计师在无侦-7很多部位使用了吸波材料,对方雷达波、发射波过来就可以被它吸收。所以无侦-7具有非常优异的隐身性能,可以大幅减少对方雷达的探测距离,可以减少一半或者三分之一,这就很好提升了战场的生存能力。
无侦-8作为新型高空高速无人机,是空军无人机装备体系中的高端装备,具有快速查证战场目标、核查突击效果的能力,可利用高度和速度优势突破对手防空体系,利用配装的侦察任务设备获取高分辨率目标图像,为各级作战部队提供侦察和打击效果评估情报。
彩虹-6是一款大型、高空高速、长航时、多用途无人机。彩虹-6机长15米,翼展20.5米,最大起飞重量7.8吨,接近美国MQ-9“死神”无人机,是翼龙-2无人机的近2倍;侦察型载荷0.3吨,察打一体型载重2吨,是MQ-9的1.5倍,翼龙-2的5倍;最大飞行速度800千米/小时,巡航速度500—700千米/小时,是MQ-9或者翼龙-2的2倍;侦察型航程12,000千米,察打一体型航程4,500千米;最大升限12,000米。彩虹-6能够承担高空侦察打击、海上反潜及巡逻警戒、远程预警探测、近距空中支援等作战任务,标志著彩虹无人机的型谱向著高空高速领域迈进,进一步满足未来多种作战样式需求。
(作者系百望智库首席专家)
本文发表于《紫荆》杂志2021年11月号
编辑:赵 欣
校对:魏小旋
监制:张晶晶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