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〡赵秀娴
衣食住行,哪一件不是市民心中所牵挂?政府政策要落实到位,回到根本,仍是要解决老百姓的烦心事。若特区官员以居高临下的心态治港,放不下身段走入民间,体恤民情,自然难言「急民之所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是当下特区官员最需要学习之精神。
近日,中联办骆惠宁主任就亲身示范,深入基层,走访香港多区,慰问创业青年、普罗市民、商铺租户和「笼屋」居民,了解他们的生活,传递中央对香港基层民生的关心。其中,最令人感到心痛的是,有长者说公立医院的轮候时间太长,有病的老人「等不起」;而「笼屋」住户的挤迫居住条件,亦令骆惠宁主任心情沉重。
香港作为世界上最先进的经济体之一,根本不应发生此等社会现象。我们缺的不是资源,而是如何更好地分配及好好运用现有资源。住屋问题就是一例,要解决这个困扰香港多年的问题,必须从土地供应、规划、投入等具体问题著手。正如骆主任所言,说到底都是为了谁发展的问题,只要政府认清「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目标,自然就会排除万难,摒除所有杂声,都会做到。
以前社会泛政治化严重,影响特区政府施政,还情有可原。但现在在中央出手下,黑暴及揽炒派已大致扫除,政府就该好好把握机会,为社会整体立下长远发展的目标及蓝图,不应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长远规划更可为年青人立下基础,为他们解决当前的发展困难及阻碍,让他们在擅长的领域,用好政策,把握历史机遇,干出一番无愧青春的事业。
(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为新界社团联会副理事长
编辑:张桔馨
审稿:黎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