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在香港的大街小巷,车身贴著色彩缤纷广告的小巴是这里的一大特色。当看到有小巴“载著”一杯咖啡飞驰而过,人们往往会心一笑——这一定是深入人心的廉政公署广告。咖啡仍是那杯咖啡,广告底色有一些怀旧,或许正呼应了廉政公署那句“世界在变,反贪不变”的口号。
文| 本刊特约记者 秦玥
香港北角的廉政公署总部大楼
走进位于香港北角的廉政公署总部大楼,伴著传说中热气腾腾的廉署咖啡,廉政专员白韫六接受了本刊的独家专访。
白韫六,2008年至2011年曾担任入境处处长,2012年开始执掌廉政公署至今,是任期最长的廉政专员。多年丰富的执法经验在白韫六身上刻画出特别的气质:思维逻辑缜密,语速不疾不徐。对40多年来的廉署故事和当下变革,白韫六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反贪之都:美誉来自市民多年信任
世界在变,反贪不变。在过去40多年,廉署工作为香港带来巨大改变,香港由昔日贪污肆虐之地变成今天的廉洁之都;更让廉洁文化植根于市民心中,让诚信文化渗入城市血脉。
香港廉政公署下辖执行处、防止贪污处和社区关系处,以执法、教育、预防“三管齐下”肃贪倡廉。白韫六说,这套“三管齐下”的策略从初期廉署成立到今天仍在使用,模式非常有效,“廉政公署成立47年,在最开始的十多年,实际上已经将香港的贪污问题基本解决了”。
廉政公署每年大约会收到两千多宗贪污举报,白韫六介绍,最大的分支部门执行处会于每个工作天早上开会,对每宗举报逐一审视,进而决定哪些需要跟进。倘若有重大案件,特别是涉及到公众利益的,廉政专员会直接向行政长官汇报案件进度。此外,廉署有自我监督的部门,称为L组(内部纪律调查组),廉署人员如被指称涉及贪污或相关的刑事罪行,L组会进行调查,并需知会律政司司长,由司长决定应否由廉署或其他执法机构跟进。
举报会不会“石沉大海”?白韫六表示,“少数跟进不了的举报来自部分匿名投诉,里面的资料少到没办法查;也因为匿名缘故,没法找到当事人提供进一步资料。但只要有足够资料的个案我们都会一路跟进,当然在搜证过程当中,也有一部分案件没有足够证据,最终无法起诉”。
不同于一般刑事案件,贪污贿赂行为通常极为隐蔽,“我们往往需要花很多人力寻找线索资料,尽可能抽丝剥茧找出充足证据”。白韫六坦言,对廉署人员来说,整个搜证过程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每年检控的大概有一百多宗,也因为如此,市民的反贪意识和挺身举报对廉署工作尤为重要,“往往举报人是当事人身边的人,也只有他们能知道当事人的贪污行为”。
白韫六说,香港的匿名投诉不多,平均不到30%,这反映了市民对廉署的信任。在保密原则下,廉署从未泄露举报人的身份和举报内容,“举报人知道我们会保密,廉政公署47年来一直信守保密承诺”。
目前廉政公署约有职员1,500人,白韫六笑言,如果没有广大市民的支持,这些人手一定不够应付。抵制贪污腐败最好的保障是市民的自觉抵制。在专访间隙,有中小学生团体正在廉署的展览厅参观,白韫六表示,除了执法的阻吓作用外,预防和教育不可或缺,这是廉署几十年来持之以恒的工作,“我们不能只执法而不做教育。教育要从幼稚园开始,在小朋友开始形成价值观的时候,已经培养起廉洁守法的观念,几代人下来,香港自然就形成一个廉洁社会”。
“一国两制”最佳范例:
独立工作的廉政公署
廉洁社会是香港最宝贵的资产,是香港赖以成功和繁荣的重要基石。独立的反贪机构是有效反贪的前提,廉署多年来能够维持独立、健康运作,更是香港成功实践“一国两制”的最佳范例。
香港基本法第57条订明,“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廉政公署,独立工作,对行政长官负责。”短短一行字,与廉政公署1974年成立时的架构一脉相承。47年过去,香港廉政公署保持健康运作、享誉国际,是中央对香港的承诺、基本法规定“保持不变”的香港独特优势之一、是“一国两制”在香港成功实践的最佳范例之一。
不同年代的廉署宣传海报
在香港基本法保障下,市民守法为先,廉政公署、律政司以及司法机构分别在调查、检控和审判方面独立行使权力,有效遏止贪污,令法治精神充分彰显。国际管理发展学院2021年6月发表的《2021年世界竞争力年报》中有关香港廉洁情况的指标评级由去年的全球第12位上升至第8位。“透明国际”今年初发表的“清廉指数”也把香港的全球排名提升至第11位。白韫六说,对廉署而言,这是一张值得珍惜的“成绩表”。现时一些西方国家和国际媒体曲解诬蔑香港国安法的立法目的及条文,无理攻击香港的法治和司法制度,在这种政治氛围下,香港的反贪表现评级能得到国际社会认可调升,来之不易。
执法机关公平坚定执法,司法和检控制度独立运作,构成了香港社会的诚信体系。白韫六表示,“很多来香港设立分公司或亚洲区总部的外资公司,看重香港是个廉洁社会。他们做生意看得到用去多少成本,这里没有隐藏的成本。这对香港维持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地位非常有利”。
为了维护市场廉洁诚信及公平营商环境,廉政公署高度重视与金融监管机构如证监会等的执法合作。白韫六表示,虽然权力各有不同,但一直保持著密切的合作,必要时会交换情报,“金融市场一定要规范,大家在不同岗位上监察著香港这个成交量巨大的国际化金融市场,希望不要出现任何丑闻”。
公平公正执法 不容政治抹黑
廉署网页显示,2021年1月至6月被检控人数为97人;处理起诉及检控的个案平均每月约20宗。尽管社会已有廉洁惯性,但廉署的执法行动一直未停歇,并随著社会动态而调整策略。
白韫六透露,有关楼宇管理的投诉在近年一直居于首位,当中常见涉及贪污的范畴包括在大厦维修、招标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按程序做或是“手脚不乾净”的情况,因此执行处调配人手重点应对。今年8月,廉署落案起诉了一名装修公司女东主涉嫌向某大厦两名物业管理公司职员各提供“利市”200港元,以换取对方优待其公司在该屋苑一个单位进行装修工程。涉案金额“区区”400港元,在很多人眼中只是“饮个茶”,但这背后正反映了廉署对贪污贿赂行为“零容忍”,以及维护社会廉洁公平的决心。
而近期的大大小小案件中,廉署起诉艺人黄耀明以及港大法律学院前副教授戴耀廷涉嫌非法刊登选举广告的案件,引发社会高度关注。对于有人从政治化角度质疑廉署的执法,白韫六不评论个别案件,但他强调,虽然外面有很多传闻,有带著不同立场的,也有不同看法的,还有一些来自外国传媒的报道,但廉政公署始终坚持一条,就是坚守公平、公正、不偏不倚的执法原则,“不管其他人怎么认为,不论其来自什么政治背景,我们一律不会考虑,我们只是要公平公正执法”。
近年香港社会一度趋向分化和政治化。一些人不惜以身试法,透露廉署调查行动的相关资料;又或者因有的个案结果和调查进度不尽如某些人的期望而对廉署作出指责。对此白韫六坦言,社会政治化的确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但我们绝不会因为无理攻击而作出妥协,应该执法的就要执法,这恰恰是廉署47年来一直保持著不变地位的保证,也是市民信任我们的基石。”
对任何涉嫌操控或破坏选举行为
将果断执法
特区政府早前作出完善选举制度的相关法律修订,当中包括由廉政公署负责执行的《选举(舞弊及非法行为)条例》。就稍后举行的多场公共选举,白韫六表示,廉署将密切注视任何涉嫌操控或破坏选举的行为,并会对这些违法活动果断执法。
回归以来,香港各级公共选举大多能在相当廉洁有序的环境下进行,这离不开廉政公署长期以来的严谨执法和多元化的宣传教育计划。不过,2019年的黑暴事件严重冲击香港法治,也令选举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廉政公署2020年的年报显示,该署接获高达850宗涉及2019年区议会选举的投诉,投诉主要涉及虚假陈述、贿赂选民、舞弊行为以及对候选人使用武力或胁迫手段。对候选人使用武力或胁迫手段更是在过往选举中前所未有。
为解决政治乱象和堵塞漏洞,中央制定香港国安法并完善选举制度。2021年5月31日香港特区完善选举制度(综合修订)条例刊宪生效,该条例对《选举(舞弊及非法行为)条例》作出了修订,其中一项新增罪行是第27A条,清楚列明“在选举期间内藉公开活动煽惑另一人不投票或投无效票”属于违法,也就是坊间所说的规管鼓吹投白票或废票的行为。
白韫六在接受本刊专访
在这条法案的执行层面,白韫六解释,“廉署执行处会采取预防与介入的策略打击违法行为。若廉署人员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有人在选举期间于社交媒体平台或网站,煽惑另一人不投票、投白票或投无效票,廉署会主动要求相关的社交媒体平台或网站删除这些可能违法的内容”。此外,在过往的选举过程中,曾有人在互联网发布或散播一些有关选举的失实或误导信息干预选举,对此白韫六表示,除了加强执法外,廉署也会透过不同渠道(例如透过政府官方的社交媒体平台、或向传媒发出新闻公告等)即时作出澄清,以免误导公众,从而确保选举公平公正。
完善选举制度后的三场公开选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场选举——选举委员会界别分组一般选举的提名期已经结束,并将于9月19日举行。此次选委会选举从行政、选民基数等来看都有著结构性的改变,当中新增了不少首次参与公共选举的合资格选民、订明团体和功能组别。为了协助这批“新手”认识相关的法例条文,廉署社区关系处采取“全覆盖”的公众教育策略,向所有持份者传递廉洁选举的信息。白韫六坦言,这是眼下廉署最主要的工作,也是今年的新挑战,“宣传教育工作一定要做到位。一些新的团体从来没有参加过选举,不知道选举法例是怎样的,我们一定要对这些团体做好宣传教育,一定不可以漏,必须让他们知道要注意哪些方面,知道什么不可以做,不能触犯相关选举条例”。
白韫六补充,虽然这次选委会选举的选民不超过1万人,票站预计也只有大概10个左右,相对来说监督工作简单很多,不过由于有很多个“第一次”,廉署上下作好了充分准备,防微杜渐,“当然,执行处的同事届时会去票站巡视,而防止贪污处的同事也会到票站考察,但他们不执法,只是关注在这个程序中究竟会不会有发生贪污的可能性。虽然事前我们已经向选举事务处提供了意见,但实际操作还是第一次,譬如说这次选举安排了电子派票,以及便利长者或有需要选民的‘关爱队’,都是新的措施”。
如果用“前哨战”来形容选委会选举工作,那么“真真正正挑战比较大的是12月19日的立法会选举”,白韫六说,届时有几百万选民,大概600个票站,规模大很多,“同样地,执行处同事和防止贪污处的同事都会到票站。另一项挑战来自对票站职员的培训,我们社区关系处的同事将对大约3至4万的票站职员进行一个有关廉洁操守的事前培训”。
求职门槛不高但“一位难求”
廉政公署每年均会公开招聘有志人士加入,承传肃贪倡廉的使命。廉署是独立部门,员工为合约制,虽然并非公务员“铁饭碗”,但过往极少有人员因诚信有问题被拒绝续约。
每年都有大批考生投考廉政公署,甚至在一些求职讨论社区中还出现了“投考廉署锦囊”“投考攻略”的热门文章。被问到报考“诀窍”以及对求职者是否要进行特别背景审查时,白韫六笑言,廉署在请人这方面的确“没难度”,每次放出招聘广告,投考人数都远远超过所招聘的人数。
和其他政府部门的招聘程序相同,廉署也是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遴选过程也和一般公务员申请职位考试的情况差不多。申请加入廉署执行处的考生还需参加心理和体能测试,指定体能测试包括了15米渐进式心肺耐力跑、手握力测试、一分钟掌上压(俯卧撑)以及一分钟仰卧起坐。
廉政公署现有的1,500名职员中,绝大部分已工作5年以上,超过半数职员已为廉署服务超过10年,职员专业背景相当多元化。白韫六表示,对考生的专业背景其实没有特定要求,反而不同的专业背景会对未来在廉署的工作有所帮助。
香港小巴车身上的廉署广告
对于在“爱国者治港”下对公职人员宣誓的安排,白韫六认为,这是一项基本要求。廉政公署是香港特区政府的一部分,所有职员也要签署宣誓声明。香港国安法实施后,廉署内部也再加强了相关培训,“每个人都要参加,包括宪法、基本法、国安法的培训等,我们也会请一些专家来办讲座。”
获国际认同 廉署为全球反贪作出贡献
近年来,廉政公署积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协作,特别是一些有较多经贸往来的国家,向他们的反贪人员提供反贪能力培训,为建设“廉洁丝路”作出贡献。
社会廉洁与经济腾飞相辅相成。考虑到反贪的必要性和深远影响,2003年,联合国以国家为单位通过了《反腐败公约》,目前全球已有187个缔约国。早在2006年,中国就成为了《反腐败公约》缔约国之一,公约条文也适用于香港特区,随著反腐败国际合作不断加强,中央委派香港廉政公署代表国家向其他国家及地区提供协助,履行国际义务。
过往廉政公署主要聚焦本地肃贪倡廉工作,但是在国家正式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廉署便发挥自己特长优势,积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协作,特别是一些有较多经贸往来的国家,向他们的反贪人员提供反贪能力培训,为建设“廉洁丝路”作出贡献。
自2017年至今,香港廉政公署已和大约6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就提升反贪腐能力协作交流,分享经验,也为当中一些国家的反贪机构提供多个培训课程,包括执法、宣传教育、防贪等各方面的训练。白韫六说,“还有一个组织‘国际反贪局联合会’是由国家发起,旨在推动全球反贪机构的培训工作,作为香港廉政专员,我也担任这个联合会的培训委员会召集人,配合‘一带一路’的工作,推动全球反贪机构的训练”。
2021年6月2日,联合国大会首次举行反腐败问题特别会议,标志著国际社会对反贪工作的高度重视。大会主席表示,消除腐败是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必要条件。“事实上全世界的腐败问题越来越严重。联合国的目标是到2030年,贪污现象大幅减少。距离2030年还有9年时间,我们希望在这期间多做一点工作,帮助一些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的国家,提升他们的反贪能力”,白韫六说。
在中央政府和特区政府支持下,廉政公署一方面为国际合作打击贪腐作出贡献,另一方面也让“香港胜在有你同ICAC”这块金字招牌更获认同,令国际社会对香港廉洁和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更具信心,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也将更加稳固。
本文发表于《紫荆》杂志2021年9月号
编辑:魏小旋
校对:李博扬
监制:黎知明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