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六十载奋楫笃行,漫漫一甲子弦歌不辍。中国传统以六十年为一“甲子”,寓示著新循环与新更迭,兼取生生不息之意。今年8月4日,香港特区政府入境事务处(以下简称入境处)迎来首个“甲子”之年。辛丑盛夏忆峥嵘,甲子芳华续新章,作为香港特区政府六支纪律部队之一,入境处始终肩负竭诚为市民服务的重任,力担守卫国家“南大门”的使命,积极培养爱国爱港的团队成员,亦为香港的繁荣安定作出莫大贡献。
今年是入境处60周年志庆,适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华诞,令人格外触动。在中央的坚强领导和特区政府依法施政下,香港能全面准确地贯彻落实“一国两制”,继续稳步发展、更见繁荣。展望未来,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入境处将一如既往从各方各面克尽己任,为国家及香港特区政府作出贡献,最大限度地发挥协同效应。
文 | 香港特区政府入境事务处处长 区嘉宏
香港入境事务处在1999年就率先引入中式步操,在部门仪式中作出演示,这是香港首支引入中式步操的纪律部队。自2020年10月起,所有新入职的成员均需接受中式步操训练。图为香港入境事务处仪仗队表演中式步操(图:香港入境事务处)
中式步操 创纪律部队先河
“齐步走、正步走⋯⋯”,4月15日的香港特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上,伴随著耳熟能详的《歌唱祖国》乐曲,嘹亮的口令声响起,入境处仪仗队擎持中式礼枪,昂首挺胸,步伐整齐,前进、立定、看齐⋯⋯一套纯熟利落的中式步操表演一气呵成,赢得各界高度赞誉,亦令作为处长的我倍感自豪。
为了进一步强化入境处成员对国家的认同感及归属感,回归不久,入境处在1999年就率先引入中式步操,在部门仪式中作出演 示,爱国爱港的种子已然深植于每位入境处成员心间。我们也是香港首支引入中式步操的纪律部队。同时,自2020年10起,所有新入职的入境处成员均需接受中式步操训练。
爱国爱港 以国家安全为己任
入境处的工作范畴,从签证政策、出入境管制、打击偷渡至处理免遣返声请,无一不与国家安全息息相关,入境处的重要性不 言而喻。作为香港特区维护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成员之一,我始终态度鲜明,会全力以赴协助行政长官,规划和推进有关特区维护国家安全的各项工作,以配合其他维护国家安全的部门,去防范、制止和惩治一切危害国家安全行为和活动,共同维护国家安全。
针对最新趋势,香港特区政府已修订《入境条例》,于8月1日生效,为改善审核程序提供法理基础,同时加强入境处执法及羁 留的权力。为保障香港免受恐怖主义的威胁,入境处于2018年成立反恐科,透过不同渠道与本地、内地及海外执法机关交流反恐情报并加以分析和调查,依法实施有效的出入境管制,加强截查可疑入境人士,站稳守卫香港的前线。
维护国家安全,是所有人的共同责任,亦是公职人员应有之举,入境处人员更需严守纪律,忠诚拥护“一国两制”及基本法,支持特区政府依法施政,在社会树立榜样。随著香港国安法的颁布落实,我们在招募新人时,会深入了解考生的价值观、服务社会及支持特区政府施政的决心,严选拥护“一国两制”及香港基本法的有志之士加入。我们必须确保入境处成员爱国爱港,方能坚定不移地为国家及香港的稳定繁荣保驾护航。
人员培训方面也是重点工作,入境事务学院已将国家安全教育加入内部训练课程,务求透过各项培训,令入境处人员对香港国安法有全面贯彻的认识,以便将来在执行职务时,各位成员以维护国家安全为己任,以捍卫香港安全为要务,全面配合香港国安法的落实。
随著香港国安法的颁布落实,香港入境事务处在招募新人时,会深入了解考生的价值观、服务社会及支持香港特区政府施政的决心,严选拥护“一国两制”及香港基本法的有志之士加入,确保入境事务处成员爱国爱港,坚定不移地为国家及香港的稳定繁荣保驾护航(图:香港入境事务处)
通关便利 推进粤港澳“一小时生活圈”
香港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深化和扩大内地与香港在各领域的交流合作,入境处全力配合,特别在出入境通关便利方面为粤港澳大湾区作出贡献。继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和莲塘/香园围口岸三个大型跨境基建的落成启用,另一项重要的大湾区跨境基建项目——皇岗/落马洲口岸重建的主体工程已经在今年年中正式开展。新皇岗口岸将采用“一地两检”模式,旅客可在同一地点办理两地出入境手续,免却旅客需分别于香港与深圳两地口岸上落车的不便,口岸通关效率将大幅提升,大大加强城市间的互联互通。特区政府将继续完善港深陆路口岸建设,并逐步落实跨境货运“东进东出、西进西出”的布局,即现时取道落马洲、文锦渡及沙头角陆路口岸的跨境货车,将改道东部香园围口岸及西部深圳湾口岸,让其他陆路口岸主力处理客运。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香港旧启德机场管制站
香港国际机场离境自助通道
入境处致力于简化出入境手续,推进通关便利化。香港15个主要的出入境管制站,共设有超过700条多功能自助通道(e-道), 可以根据不同客流情况灵活调配,供香港居民及访港旅客使用。因应新冠肺炎影响,留意到市民对公共卫生的关注,我们将于今年年底在各口岸陆续推出“非触式自助出入境检查”服务,让符合资格的香港居民以容貌识别技术自助办理出入境手续,无需接触共用的指纹扫描器。我们正研究利用新技术确认身份,更多简化出入境手续的安排,配合新跨境基建,来往两地人流将更加方便快捷,粤港澳“一小时生活圈”的目标指日可待。
为民服务 彰显“以人为本”
1961年成立之初,入境处主要负责出入境管制工作、签发旅行证件和签证及打击与出入境相关的罪行。随著香港社会发展,入 境处进一步提供各项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包括出生、死亡、婚姻及人事登记,关顾市民一生。这60年以来,“以人为本”的信念则始终贯穿其中。
今年3月于屯门兆麟政府综合大楼开设的“屯门综合办事处”是首个以“一站式”为服务蓝本的入境处办事处。新址集各项服务于一身,除了继续提供出生及婚姻登记外,更增设办理特区旅行证件、延长在港逗留期限及申领身份证的服务,让市民在同一地点申请所需的证件,省却去不同办事处申请的时间。此外,预计于2023年落成的将军澳新入境处总部亦会提供“一站式”服务,并会加强应用二维码于自助服务上,让市民可以透过手机完成各项申请程序,更灵活便捷。
为切合社会需要,推广关爱共融的文化,入境处在2018年起推行的“全港市民换领身份证计划”中加入了多项关爱措施,包括“同行换证计划”,让长者及残疾人士在换证时得到同行亲友的照顾。入境处更首次以外展形式,到访院舍上门提供“一条龙”服务,让长者和残疾人士安坐其院舍完成办证和领证服务。截至今年6月,因换证计划各项关爱安排而受惠的长者人数多达65万,更夺得今年赛马会龄活城市“我最喜爱的全城长者友善计划”大奖,足证入境处服务深得公众支持。
早期的香港入境事务处办事处
香港入境事务处自助登记服务站
入境处紧贴时代脉搏,因时制宜、推陈出新,致力为市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自2016年11月起,身在内地符合资格的香港永 久性居民可透过特区政府驻北京办事处、驻上海经济贸易办事处、驻成都经济贸易办事处、驻粤经济贸易办事处及驻武汉经济贸易办事处的入境事务组申请换领特区护照。我们正积极研究推出优化措施,令申请人在直接向入境处递交特区护照申请后,可选择在任何一个驻内地办事处的入境事务组领取。
除了悉心关怀在内地香港市民的需要,入境处亦时刻关切各境外香港市民的安全,在固有的24小时紧急求助1868热线服务外,今年3月底还新增全新网络数据电话。随著市民使用智能手机和网络数据打电话日益普遍,我们善用资讯科技,在“入境事务处流动应用程式”推出网络数据电话的新功能,一旦身处境外的香港市民需要支援,连接网络讯号就可透过网络数据致电1868热线求助。在签证方面,入境处于今年3月首推“智佣易”服务,并在7月提升该服务。新服务让雇主及外佣能安坐家中轻松办证,有效减少市民出行和人群聚集。此外,入境处将于今年年底全面采用电子化签证申请模式及签发电子签证,届时申请人可透过网上或“入境处流动应用程式”,以“一条龙”的方式办理递交申请、付款及领取签证的整个程序。
古语有云:“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我认为这恰好形容入境处,更贴切的说法是“铁一般的部门,水一般的人”。入境处作为纪律部队,严正依法执行职务的同时,亦为市民提供人性化和多元化的服务;入境处历任处长各有风格,一代接一代地带领部门屡创高峰,入境处同事则在不同岗位各司其职、努力耕耘;幸得全体成员六十年来秉承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坚持不懈的奋斗决心,才能成就今天的入境处。展望未来,我充满信心,不论再过多少年,入境处仍会不断建设及力求创新;不论身处任何岗位,入境处全体同事将继续悉力以赴、尽忠职守,如流水般川流不息,致力为入境处开创更光辉的未来。
本文发表于《紫荆》杂志2021年9月号
编辑:王心妍
校对:邸倩
监制:连振海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关注
悠悠六十载奋楫笃行,漫漫一甲子弦歌不辍。中国传统以六十年为一“甲子”,寓示著新循环与新更迭,兼取生生不息之意。今年8月4日,香港特区政府入境事务处(以下简称入境处)迎来首个“甲子”之年。辛丑盛夏忆峥嵘,甲子芳华续新章,作为香港特区政府六支纪律部队之一,入境处始终肩负竭诚为市民服务的重任,力担守卫国家“南大门”的使命,积极培养爱国爱港的团队成员,亦为香港的繁荣安定作出莫大贡献。
今年是入境处60周年志庆,适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华诞,令人格外触动。在中央的坚强领导和特区政府依法施政下,香港能全面准确地贯彻落实“一国两制”,继续稳步发展、更见繁荣。展望未来,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入境处将一如既往从各方各面克尽己任,为国家及香港特区政府作出贡献,最大限度地发挥协同效应。
文 | 香港特区政府入境事务处处长 区嘉宏
香港入境事务处在1999年就率先引入中式步操,在部门仪式中作出演示,这是香港首支引入中式步操的纪律部队。自2020年10月起,所有新入职的成员均需接受中式步操训练。图为香港入境事务处仪仗队表演中式步操(图:香港入境事务处)
中式步操 创纪律部队先河
“齐步走、正步走⋯⋯”,4月15日的香港特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上,伴随著耳熟能详的《歌唱祖国》乐曲,嘹亮的口令声响起,入境处仪仗队擎持中式礼枪,昂首挺胸,步伐整齐,前进、立定、看齐⋯⋯一套纯熟利落的中式步操表演一气呵成,赢得各界高度赞誉,亦令作为处长的我倍感自豪。
为了进一步强化入境处成员对国家的认同感及归属感,回归不久,入境处在1999年就率先引入中式步操,在部门仪式中作出演 示,爱国爱港的种子已然深植于每位入境处成员心间。我们也是香港首支引入中式步操的纪律部队。同时,自2020年10起,所有新入职的入境处成员均需接受中式步操训练。
爱国爱港 以国家安全为己任
入境处的工作范畴,从签证政策、出入境管制、打击偷渡至处理免遣返声请,无一不与国家安全息息相关,入境处的重要性不 言而喻。作为香港特区维护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成员之一,我始终态度鲜明,会全力以赴协助行政长官,规划和推进有关特区维护国家安全的各项工作,以配合其他维护国家安全的部门,去防范、制止和惩治一切危害国家安全行为和活动,共同维护国家安全。
针对最新趋势,香港特区政府已修订《入境条例》,于8月1日生效,为改善审核程序提供法理基础,同时加强入境处执法及羁 留的权力。为保障香港免受恐怖主义的威胁,入境处于2018年成立反恐科,透过不同渠道与本地、内地及海外执法机关交流反恐情报并加以分析和调查,依法实施有效的出入境管制,加强截查可疑入境人士,站稳守卫香港的前线。
维护国家安全,是所有人的共同责任,亦是公职人员应有之举,入境处人员更需严守纪律,忠诚拥护“一国两制”及基本法,支持特区政府依法施政,在社会树立榜样。随著香港国安法的颁布落实,我们在招募新人时,会深入了解考生的价值观、服务社会及支持特区政府施政的决心,严选拥护“一国两制”及香港基本法的有志之士加入。我们必须确保入境处成员爱国爱港,方能坚定不移地为国家及香港的稳定繁荣保驾护航。
人员培训方面也是重点工作,入境事务学院已将国家安全教育加入内部训练课程,务求透过各项培训,令入境处人员对香港国安法有全面贯彻的认识,以便将来在执行职务时,各位成员以维护国家安全为己任,以捍卫香港安全为要务,全面配合香港国安法的落实。
随著香港国安法的颁布落实,香港入境事务处在招募新人时,会深入了解考生的价值观、服务社会及支持香港特区政府施政的决心,严选拥护“一国两制”及香港基本法的有志之士加入,确保入境事务处成员爱国爱港,坚定不移地为国家及香港的稳定繁荣保驾护航(图:香港入境事务处)
通关便利 推进粤港澳“一小时生活圈”
香港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深化和扩大内地与香港在各领域的交流合作,入境处全力配合,特别在出入境通关便利方面为粤港澳大湾区作出贡献。继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和莲塘/香园围口岸三个大型跨境基建的落成启用,另一项重要的大湾区跨境基建项目——皇岗/落马洲口岸重建的主体工程已经在今年年中正式开展。新皇岗口岸将采用“一地两检”模式,旅客可在同一地点办理两地出入境手续,免却旅客需分别于香港与深圳两地口岸上落车的不便,口岸通关效率将大幅提升,大大加强城市间的互联互通。特区政府将继续完善港深陆路口岸建设,并逐步落实跨境货运“东进东出、西进西出”的布局,即现时取道落马洲、文锦渡及沙头角陆路口岸的跨境货车,将改道东部香园围口岸及西部深圳湾口岸,让其他陆路口岸主力处理客运。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香港旧启德机场管制站
香港国际机场离境自助通道
入境处致力于简化出入境手续,推进通关便利化。香港15个主要的出入境管制站,共设有超过700条多功能自助通道(e-道), 可以根据不同客流情况灵活调配,供香港居民及访港旅客使用。因应新冠肺炎影响,留意到市民对公共卫生的关注,我们将于今年年底在各口岸陆续推出“非触式自助出入境检查”服务,让符合资格的香港居民以容貌识别技术自助办理出入境手续,无需接触共用的指纹扫描器。我们正研究利用新技术确认身份,更多简化出入境手续的安排,配合新跨境基建,来往两地人流将更加方便快捷,粤港澳“一小时生活圈”的目标指日可待。
为民服务 彰显“以人为本”
1961年成立之初,入境处主要负责出入境管制工作、签发旅行证件和签证及打击与出入境相关的罪行。随著香港社会发展,入 境处进一步提供各项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包括出生、死亡、婚姻及人事登记,关顾市民一生。这60年以来,“以人为本”的信念则始终贯穿其中。
今年3月于屯门兆麟政府综合大楼开设的“屯门综合办事处”是首个以“一站式”为服务蓝本的入境处办事处。新址集各项服务于一身,除了继续提供出生及婚姻登记外,更增设办理特区旅行证件、延长在港逗留期限及申领身份证的服务,让市民在同一地点申请所需的证件,省却去不同办事处申请的时间。此外,预计于2023年落成的将军澳新入境处总部亦会提供“一站式”服务,并会加强应用二维码于自助服务上,让市民可以透过手机完成各项申请程序,更灵活便捷。
为切合社会需要,推广关爱共融的文化,入境处在2018年起推行的“全港市民换领身份证计划”中加入了多项关爱措施,包括“同行换证计划”,让长者及残疾人士在换证时得到同行亲友的照顾。入境处更首次以外展形式,到访院舍上门提供“一条龙”服务,让长者和残疾人士安坐其院舍完成办证和领证服务。截至今年6月,因换证计划各项关爱安排而受惠的长者人数多达65万,更夺得今年赛马会龄活城市“我最喜爱的全城长者友善计划”大奖,足证入境处服务深得公众支持。
早期的香港入境事务处办事处
香港入境事务处自助登记服务站
入境处紧贴时代脉搏,因时制宜、推陈出新,致力为市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自2016年11月起,身在内地符合资格的香港永 久性居民可透过特区政府驻北京办事处、驻上海经济贸易办事处、驻成都经济贸易办事处、驻粤经济贸易办事处及驻武汉经济贸易办事处的入境事务组申请换领特区护照。我们正积极研究推出优化措施,令申请人在直接向入境处递交特区护照申请后,可选择在任何一个驻内地办事处的入境事务组领取。
除了悉心关怀在内地香港市民的需要,入境处亦时刻关切各境外香港市民的安全,在固有的24小时紧急求助1868热线服务外,今年3月底还新增全新网络数据电话。随著市民使用智能手机和网络数据打电话日益普遍,我们善用资讯科技,在“入境事务处流动应用程式”推出网络数据电话的新功能,一旦身处境外的香港市民需要支援,连接网络讯号就可透过网络数据致电1868热线求助。在签证方面,入境处于今年3月首推“智佣易”服务,并在7月提升该服务。新服务让雇主及外佣能安坐家中轻松办证,有效减少市民出行和人群聚集。此外,入境处将于今年年底全面采用电子化签证申请模式及签发电子签证,届时申请人可透过网上或“入境处流动应用程式”,以“一条龙”的方式办理递交申请、付款及领取签证的整个程序。
古语有云:“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我认为这恰好形容入境处,更贴切的说法是“铁一般的部门,水一般的人”。入境处作为纪律部队,严正依法执行职务的同时,亦为市民提供人性化和多元化的服务;入境处历任处长各有风格,一代接一代地带领部门屡创高峰,入境处同事则在不同岗位各司其职、努力耕耘;幸得全体成员六十年来秉承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坚持不懈的奋斗决心,才能成就今天的入境处。展望未来,我充满信心,不论再过多少年,入境处仍会不断建设及力求创新;不论身处任何岗位,入境处全体同事将继续悉力以赴、尽忠职守,如流水般川流不息,致力为入境处开创更光辉的未来。
本文发表于《紫荆》杂志2021年9月号
编辑:王心妍
校对:邸倩
监制:连振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