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接下来的几个月里,香港将迎来两场关键选举,分别是9月份的选委会选举,以及12月份的立法会选举。新选举制度下的这首两场选举,将开启香港新的时代,让“一国两制”的实践更好体现“爱国者治港”的初心。相信在新的选举制度下,各界贤能之士将会团结一致为香港和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一国两制”将会在香港走得更稳,香港社会未来将会更加繁荣稳定,香港市民生活将会不断蒸蒸日上!
文|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谭耀宗

一名香港市民从“完善选举制度 落实爱国者治港”巨幅海报前经过(图:新华社)
9月,香港将迎来完善选举制度后的首场选举。社会上仍有部分市民对新的选举制度不理解,甚至有人认为新的选举制度是民主的倒退。因此,在这里,我将从完善选举制度的原因以及意义等方面来阐述观点,希望香港社会能加深对新选举制度的认识和理解。
完善选举制度是
“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的基石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设计都要服务于国家稳定以及安全的大局。世界上很多国家,例如美国、英国、新加坡等,都通过不断修改选举制度来保障国家安全,美国甚至有《外国代理人登记法》等,以防止其他国家通过选举来干预本国内政。反观香港,自回归后,“一国两制”在香港顺利实施,香港社会的经济、法治以及民生的发展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近年来,“一国两制”受到了严重挑战,香港社会一些极端分子打著“民主”的旗号,意图破坏“一国两制”的实施,推翻中央对香港的全面管治权。从2014年的非法“占中”、2016年的旺角暴乱到2019年的“修例风波”,这些极端分子的“港独”野心暴露无疑,他们的最终目的,则是要通过香港选举制度的漏洞进入管治架构,从而摧毁“一国两制”,将香港从中国分割出去,变成西方国家的傀儡,这是所有中国人都不能容忍的事情!因此,完善选举制度是必要的,是为了保障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保障“一国两制”能够顺利实施以及保障香港社会繁荣稳定。
所以,香港社会看待新的选举制度需要从新的角度出发,应该站在国家发展的新时代来看待新的选举制度。香港自回归之日起,就已重新纳入国家治理体系,这也为“一国两制”赋予了新的含义,我们不仅要发展好香港的资本主义制度,更要维护中央对香港的全面管治权,维护好国家主权以及安全,因为“一国”是“两制”的先决条件,若否认“一国”,也就不会有“两制”的存在,而新的选举制度正是回归了“一国两制”的初心。在新的选举制度下,设立资格审查委员会,其目的就是要将反中乱港分子排除在特区政府的管治架构之外,切实落实爱国者治港的理念,保障香港社会的稳定,这是符合大多数香港市民的利益的。也只有完善选举制度,才能让我们引以为傲的“一国两制”继续在香港行稳致远。
新的选举制度开启香港治理新理念
由于历史原因,香港的政治理念和制度受到西方的影响,一些市民认为只有“一人一票”才是真正的民主,这样的看法其实是非常片面的。
纵观冷战结束后,不少国家不顾本国国情,照搬西方民主模式,最终的结果都是造成国家内耗不断,人民生活苦不堪言。我非常赞同张维为教授对于西方民主的看法,他提到:西方民主有三个前提即“人是理性的;权利是绝对的;程序是万能的”,但是现在看来,这三个前提是有问题的。就以2019年的香港区议会选举为例:首先,人是理性的,却也可以是非理性的,特别是在今天新媒体浪潮影响下,民粹主义泛滥,人很难保持理性。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区议会选举中很多人公然打出“港独”的旗号却依然当选,这就证明了选民本身很难保持理性;其次,“权利是绝对的”,这就意味著政党将自己的利益放在国家之上,这也是香港的立法会乱象不止的原因——反对派永远是“为反对而反对”,全然不顾香港市民的利益,使得很多民生项目无法顺利实施,市民怨声载道;最后,“程序是万能的”,现在西方的民主模式只是简化为“竞选”,而竞选又变成一种政治营销,候选人中谁出位谁就能当选,2019年那么多候选人完全没有社区经验,但是他们打著“反中、港独”的旗号,吸引了不少青年选民,本来应该关注地区事务的区议会变得政治化,致使区议会丧失了原有的功能。
以上种种的情况相信并不能代表香港的民主发展,更不能代表香港市民的利益,因此,我们必须要改变选举制度。现在,新的选举制度除了确保爱国者治港外,还可以达到几个目标:一是通过新的选举制度选出真正的志能之士,达到“选能任贤”的作用;二是让行政和立法的关系回归“行政主导”的正轨;三则是让选举真正能表达香港市民的心声,有更广泛的代表性。

香港旺角街头(图:中新社)
新的选举制度引导社会迈向美好明天
在之前的舆论中,有人质疑新的选举制度下会不会产生“忠诚的废物”,我并不同意这个说法。在爱国人士中有不少优秀的贤能之士,他们不仅有著丰富的行业以及地区经验,更有著宏大的政治抱负,但是在之前的政治环境中,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和反对派的拉锯战中,没有机会很好地发挥能力,在现在的选举制度下,这些贤能人士能将精力专注于解决社会深层次矛盾,为香港社会贡献智慧,真正做到为香港市民服务。
而在政府和立法会的关系上,两者将会重新迈向监督以及合作的关系,回到行政主导的正轨。若政府的政策不符合市民的期望,立法会将会发挥其监督的作用,督促政府进行修改。若政府的政策有助于推动社会的发展,立法会则将和政府合作,推动政策尽快落实。这样做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共同推动香港社会的向前发展以及完善人民的福祉!
最后,我们也不难发现,选举委员会的规模从四大界别、1,200人,增至五大界别、1,500人,将原来的38个界别分组调整为40个界别分组,增设中小企业、基层社团、同乡社团、内地港人团体的代表等界别分组,可以说是具有比以往更广泛的代表性,因此那些认为新的选举制度是民主的倒退的说法将不攻自破。
综上所述,新的选举制度开创了香港民主的新模式,开启了香港发展的新篇章,我相信在新的选举制度下,各界贤能之士将会团结一致为香港和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一国两制”将会在香港走得更稳,香港社会未来将会更加繁荣稳定,香港市民生活将会不断蒸蒸日上!
编辑:邸倩
校对:魏小旋
监制:连振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