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〡黄碧娇
生活如常,是全社会以至全人类的共同愿望。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即使中国已是全球数一数二控疫最强的国家,仍免不了偶有零星个案出现。但各国长期封关、封城,亦不是长远之计。国际社会最近便出现追求「清零」,还是与病毒共存,两种截然不同的控疫方向,香港又应如何选择呢?
在疫苗面世之前,几乎全球都采取了严格的控制社交距离措施,封城、封关对民众生活造成不便之余,也对经济造成巨大的影响和损失。日子一久,民众亦难以坚持。基本上除了中国及港澳台地区,没有多少个国家试过真正个案归零。不少国家只要新增个案稍微放缓,便迫不及待放宽措施,然后群众开始聚集,个案再次爆发,再次封城,没完没了。
而疫苗的出现,令这些国家大可以放弃清零,转为全力鼓励民众打针,以达到群体免疫的效能。最近,新加坡就宣布放弃清零的防疫目标,改为与病毒共存,逐步解封撤限;而英国早已表明会撤销大多数防疫措施,令社会复常。
至于香港,我们一向追求清零,以求与内地通关。靠著全社会的努力,我们最近亦做到了超过30日本土零确诊,可见我们是有能力跟内地一样做到清零的。但从现实来看,新冠病毒难有绝迹之日,只要世界恢复往来,病毒必定会重临香港社会。因此,与病毒共存可能会是全球长远策略,但我们现时是否有条件放宽限制呢?明显没有。香港现时的疫苗接种率只有接近4成,远远落后于其他高接种率地区。更何况变种病毒来势汹汹,绝不能疏于防范。现在我们可以做的,就是尽快令本港达到7成接种率,否则一切都只是空话。
(文章观点尽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为新界社团联会(新社联)副理事长
编辑:张桔馨
审稿:黎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