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杂交水稻之父」尊称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袁隆平教授与世长辞,全国哀悼,不少与他素未谋面的老百姓,包括中、小学的教师和家长,长途跋涉到灵堂敬礼悼别,场面动人。可是袁教授去世的消息在香港没有引起太多关注,学生对他在科学上的贡献所知不多,笔者认为以后科技教育应与国情教育增加互动。
袁隆平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发明了创新的水稻生产方法,挽救了当时受饥荒之苦的中国人民。据统计,中国可种植的耕地占全世界的百分之七而已,要在这偏小的范围内生产足够的粮食,来养活十四亿人民,殊不容易。事实上,袁教授的农学研究成果更惠及全球,尤其是对面临粮食不足的第三世界国家,更是贡献极大。虽然香港对饥荒问题冷淡,国家却不敢松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两会」时指出,国家「粮食产量保持在一点三万亿斤以上」是中央的重点工作之一。
与此同时,总理亦建议「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持续改善环境质量」、「继续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等大型自然科学工程。一般人会视这些工程为典型的环保及保育任务,目的是推动地球持续发展,提升人类生活环境质素。例如大家特别关心空气中存在大量PM2.5而造成雾霾,而这些只有2.5微米的悬浮微粒可穿透人类肺部气泡,随着血液在身体内循环,对人体的健康会带来很严重的威胁。此外,这些工程实际上与中国粮食生产也息息相关,因为被污染的空气、水源及土壤,必然影响粮食质素。如人民吃不饱,又怎能维持经济发展步伐?若无法维持发展势头,国家又如何与强国竞争呢?
最近教育局宣布高中通识教育科将于下学年进行改革,改名为「公民及社会发展科」,当中设有四大主题,包括「『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家」、「互联相依的当代世界」及「中华文化与现代生活」,加强国民身分认同及国情元素。笔者建议在课程中,多注重国家科技发展,加深香港学生对国家先进科技,例如「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五百米口径全球最大的球面无线电望远镜「中国天眼」、促进5G应用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及认识科技策略,包括为甚么国家要自主创新?为甚么要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国情教育+科技教育」可使学生从科学角度了解国情,例如深入认识袁隆平的农学科技研究 ,如何对解决国家粮食问题作出贡献。
笔者另一建议是,学校在推行STEM教育中也可加入国情元素,例如向学生介绍大湾区建设及国家面对的挑战,然后教导他们如何利用科技去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适逢政府拨款五亿元,推出「中学IT创新实验室」计划,向每所资助中学提供一百万元,让它们自行添置所需的资讯科技设备和专业服务,以及举办更多相关的课外活动,加深学生对人工智能、区块链、云端运算、大数据等技术的认识 ,政府可以考虑利用这计画,鼓励学校落实「科技教育+国情」的建议。
此外,笔者希望新设的「公民及社会发展科」及增润的STEM教育可以双管齐下,增加本地高中学生对科学、科技的热诚,为香港培养更多立志承传「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授、「光纤之父」高锟教授等科技伟人的未来新一代,为香港、国家、全人类作出贡献。
(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为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外务)、香港资讯科技联会前会长
来源:星岛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