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友记的社区食物银行——美丽筲箕湾
一大早,位于筲箕湾东大街泰东阁地下商场3号铺门外就排起了长队。部分区内的老友记等著领取免费报纸,有的还准备购买低价食物。这里既是区内的老年服务中心,也是筲箕湾社区食物银行——「美丽筲箕湾」的所在地。
采访当日下午,负责人林其东刚刚陪完区内的一位独居老人看牙医回来。他向《港纸》说起「美丽筲箕湾」的由来——筲箕湾区内老人多,「美丽筲箕湾」就是为服务老人家而设,希望在各方努力下令筲箕湾成为一个美丽、宜居的社区。
2年前成立 健谊社协办
「美丽筲箕湾」2年前开始提供服务。林其东说,在服务过程中发现老人家收入越来越不稳定,虽然老人家越来越长寿,但是很多人没有退休金,就算有也少得可怜。加上疫情,不少家庭的年轻一辈收入减少,平日能够给予老人的金钱支援也受到影响。
有见及此,林其东希望借鉴其他食物银行的做法,为区内长者提供低价甚至免费的食物,「老人家本来钱就不多,如果在食物方面可以少花点,就可以用在其他方面多一些。」正是在这样的考虑之下,林其东开始联络附近的团体和居民,希望做多一些,帮助老友记生活过得体面些。
结果反应出奇好,区内的非牟利机构「健谊社」出钱又出力,在捐钱之余,也提供义工帮忙。此外,很多有心人也提供物资,有些则捐钱。
午餐肉公仔面最受欢迎
采访期间,林其东指著堆积起来得物资告诉《港纸》,最受街坊欢迎的食品包括午餐肉、米粉、公仔面、米。「根据经验,这里的街坊喜欢买米、买肉,反而猫粮、狗粮反应不是太好。」他说,本以为老人家喜欢养猫、狗等宠物陪伴,估计猫粮、狗粮会受欢迎,但是结果却是反应平平。此外,前一阵子需求极大的口罩、搓手液、眼罩,现在滞销。
「少部分人是真有需要,我们为他们提供免费食物援助。大部分则以市价的1/3出售。」根据「美丽筲箕湾」职员介绍,食物银行推出近2年,外间的评价都还不错,迄今会员接近300个家庭。每天来的街坊大概都有三、四十人。
对于目前的成绩,林其东说还算满意,将来希望能够越做越大,能让街坊有更多的食物选择范围。另外,针对区内长者看病需求多,「美丽筲箕湾」一直都在研究如何送老人们去复诊,「想买车,但可惜负担不起。」
望疫情后尽快组织旅游
本港大部分老人家生活过得去,但是孤单。林其东说,除了提供食物,「美丽筲箕湾」也积极争取政府拨款兴建社区设施。他指著对面的一块空地说,希望争取作为康乐设施。
事实上,对不少长者来说,他们更需要的是陪伴,「美丽筲箕湾」在疫情前也做家访,办过煲汤、煲粥聚会,「美丽筲箕湾」的工作人员邓小姐还专门教老友记唱歌。一个下午,都有十几二十人参加。
林其东说,希望疫情过去,尽快搞适合老人家的旅游活动——一日游。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