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2日至26日,李钺锋率调研组,围绕“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主题,深入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展调研。图为李钺锋一行在海南洋浦港国投油储码头调研(图:台盟中央研究室)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壮阔历程,书写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进伟大斗争、取得伟大胜利的辉煌篇章。回顾台盟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的光荣历史,我们最深的体会是,台盟之所以能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发挥作用,能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祖国和平统一贡献力量,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亲切关怀和无私帮助。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翻开盟史,自孕育萌芽阶段,台盟就与中国共产党结下了不解之缘。1947年2月28日,台湾省台北市人民为反抗国民党当局的暴政、抗议军警枪杀市民,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台湾各地人民纷起响应,夺取武器,举行起义,使全省大部分地区的政权陷入瘫痪。这就是“二.二八”起义。起义失败后陷入苦闷彷徨的部分参与者,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统治、谋求台湾民主自治的革命活动。这一年11月12日,台盟宣告成立。1948年5月1日,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后,台盟于5月7日公开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呼吁台湾同胞响应“五一口号”,呼吁“同胞们!赶快起来响应和拥护中共中央的号召”,准备参加“政协会议”、“人民代表大会”和“民主联合政府”。可以说,台盟创建发展之初,就已经有著鲜明的政治选择,自觉、郑重地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怀著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美好憧憬和热切期待,台盟积极投入筹备参加新政协和建设新中国的大潮,为建立一个民主自由、繁荣昌盛的新中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作为由居住在祖国大陆的台湾省人士为主组成的参政党,多年来,台盟充分发挥亲情乡情优势,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做了大量具体务实的工作,还提出了建立海峡西岸经济区、保护闽南文化、助力台湾农民创业园等一系列富有“台”字特色、受到各方面高度肯定的提案,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责任和担当。
岁月悠悠,初心不改。共商国是、同创伟业的经历使台盟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日益坚定。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引领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更加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进一步坚定了台盟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信念。
进入新时代,我们要以更加奋发有为的饱满精神状态投入到新征程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多党合作事业的发展、为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新的力量!
突出成员优势,夯实参政基础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起步之年,在“两个一百年”的宏伟进程中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台盟十届中央委员会履职以来,团结带领全盟同志,先打基础、谋长远,后显特色、上水平,再抓深入、见实效,新时代台盟工作的主要框架逐渐明晰。今年我们秉持“扬优势、展思路”的工作主题推动履职再展新貌,为“十四五”建设开好局、起好步作出应有的贡献。
1948年5月22日,香港《华商报》刊载台盟于5月7日发表响应中共“五一口号”的《告台湾同胞书》(图:台盟中央宣传部)
一是立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深入学习研究“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内涵和重大问题,如科技与创新、人口与养老、生态与环保等,开展专题性研究、阶段性转化。围绕“十四五”时期重点任务和人民关心关切,深化与拓展优势领域,不断提高协商议政的针对性。
二是著重彰显“台”字特色优势。围绕党派特色,对接协商任务,紧扣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人口均衡发展、推进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加大水环境保护力度、研究“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等重要主题开展参政议政工作。同时开展推进两岸融合发展和祖国统一的主题调研,强化盟内外合作,为中共中央完善对台工作政策提供重要参考。
三是著眼建言成果深度转化。拓宽调研成果转化平台,紧扣中共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政府工作、经济工作等,加强与地方政府、国家部委、科研院所的协作,推动成果多渠道、多层次转化。探索社情民意信息、协商议政论坛发言、专家学者建议、参政议政主题交流活动等各类成果的深度转化,不断延展成果利用方式与路径,全方位彰显台盟参政履职作为与风采。
四是著力推动工作向深向实。在高质量开展好主席带队的民主党派重点考察调研、台盟中央领导牵头的专题调研、地方组织牵头的重点课题调研的基础上,探索设立地方组织主委牵头课题,更好发挥专业专长,进一步夯实参政议政基础。同时加强对台盟地方组织的资源支持,认真组织开展全盟重点课题调研,带动基层组织和参政议政骨干参与,进一步推动调研往深里走、往实里走。
总的来说,我们将进一步激发全盟尤其是骨干力量和基层盟员履职尽责的热情与活力,以更加优异的履职成绩展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风采,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编辑:魏小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