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两会”擘画了国家未来发展宏伟蓝图,明确了2021年工作目标任务,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港区政协委员深刻领悟、增强共识、深受鼓舞,备感责任重大,进一步提高了履职尽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好发挥“两个积极作用”︰“在内地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在港澳地区为维护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发挥积极作用”。
文|香港 陈清霞

2020年11月13日,港区全国政协委员在港举行新闻发布会。图为陈清霞委员在会上发言(图:中新社)
认清新情况新任务,
进一步强化委员履职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政协委员作为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由各方面郑重协商产生,代表各界群众参与国是、履行职责。这是荣誉更是责任。汪洋主席在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国之大者”就是责之重者。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上,使命召唤、责任在肩。新形势新任务对港区政协委员履行职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
认清国家支持香港发展的路径定位。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支持香港提升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强化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及风险管理中心功能。同时,提出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亚太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支持香港服务业向高端高增值方向发展,支持香港发展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这是从香港具有的优势和条件出发,将香港纳入国家发展规划的总体考虑,对香港来说既能分享国家发展提供的红利和机遇,又符合香港服务国家发展具有的独特作用,还立足和保留自身特色,有利于持续巩固提升香港国际竞争力。
认清参与大湾区建设关键在制度创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国家战略,也是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合理调整经济结构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一国两制”是粤港澳大湾区不同于世界其他湾区的特殊之处,也是优势所在,重点体现在制度创新上。香港国际化程度高,与广东省的综合优势相结合,在经济、社会、法治等方面深化合作,探索制度创新,突破体制制约,以科学的新型的体制制度为大湾区建设开辟新路,打造适合大湾区建设的发展模式。
认清香港由乱及治和提升管治效能的艰巨任务。香港回归24年来,“一国两制”实践积累了成功经验,也有深刻教训。一条重要启示就是,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必须按照宪法和基本法管治香港,切实把基本法落实到位。“修例风波”发生后,中央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香港国安法立法并实施,反中乱港分子造成的严重社会乱象得以平息。全国人大通过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新修订的基本法附件一和附件二,推进香港政制改革,完善香港选举制度,确保“爱国爱港者”掌握施政权,提升特区政府的管治效能。这些有力举措和重大措施是以前所没有的,是“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的可靠保障,也具有挑战性、开创性,香港重返正轨再出发还需付出艰辛努力。
认清外部环境恶化带来的严重影响。美英等外部势力明目张胆插手香港事务,无端无理进行制裁,损害香港国际形象,恶化外部营商环境,这种状况还会延续下去,甚至影响更加恶劣。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义不容辞,与外部敌对势力的斗争将是常态化。香港如何应对不良的外部环境,在斗争中进取,在进取中发展,是当前面对的前所未有的重大考验。
面对新情况新任务,港区政协委员必须强化履职责任并更好发挥作用,必须勇于担当历史的责任和赋予的使命,立足中国强起来的新时代,胸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沉著应对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积极参与“十四五”规划实施,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建设现代化强国不懈奋斗。港区政协委员必须紧密联系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际情况,抓住由乱及治的关键转化,坚决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坚定推进“一国两制”成功实践,充分彰显国家制度优势,不遗余力为实现祖国统一作贡献。

部分港区全国政协委员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前合影(图:中新社)
不断提升履职本领,
进一步发挥好“两个积极作用”
港区政协委员进一步提高履职质量,增强履职效果,必须不断提升履职本领和水平,才能更好参与国是、资政建言,把“两个积极作用”发挥得更好。
强化政治理论学习。 香港回归祖国以来,由于各种复杂原因,导致一些问题出现,有的事件非常严重。在大是大非面前,港区政协委员必须旗帜鲜明,与损害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破坏香港繁荣稳定的行为进行坚决斗争。要做到政治立场坚定,一是深入学习政治理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增强政治鉴别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这方面,港区政协委员不能因为香港与内地制度上存在不同而放松要求,应自觉增强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迫切性,努力提高理论素养和水平。二是进行系统理论学习,各级政协组织和统战部门应从实际出发,设计、安排各种学习培训和活动,有针对性地组织港区政协委员开展学习研讨,尤其是在香港利用各种资源和条件作出系统学习安排。三是突出学习培训重点,港区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永久性居民)都将成为选举委员会的成员,负责选举行政长官候任人丶立法会部分议员,以及提名行政长官候选人丶立法会议员候选人等事宜,赋予重要职责,担当重要角色。只有加强学习,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敏锐性,才能确保履行好职责。
提高业务素质和能力。新形势对港区政协委员履职具备的本领和能力要求更高,各级政协组织和统战部门应下大力量加强培训。一是集中开展有关政协性质、法规和知识的培训,使港区政协委员了解政协工作和统一战线工作,明确自身职责和义务。二是有针对性开展知识培训,帮助港区政协委员准确把握政协履职的方式方法,指导他们开展调查研究、撰写大会发言和建议提案,不断提升履职的业务能力。三是更多安排港区政协委员参加考察视察活动,加深对国家发展战略和发展趋势的了解,结合香港实际,深入思考分析,提出真知灼见,在制度创新上取得成效。如针对香港与深圳深度合作,提供香港比较成熟和定型的制度和做法,为深圳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提供服务,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摸索新路。
更好发挥专业界委员作用。香港现代服务业发达,专业人士举足轻重,专业界委员责任重大,他们是爱国爱港中坚力量。随著香港服务业向高端高增值方向发展和立法会功能组别调整,专业界委员更好履职、发挥作用显得更加重要。这方面工作有待于进一步重视和加强。一是,香港专业界委员知识层次较高、社会地位较高、国际化程度较高,履职质量应该不断提高,自觉增加压力,增强履职效果。如专业界委员可发挥自身英语水准较高的优势,通过境内外主流媒体主动发声,明辨是非、澄清事实,树立和维护香港良好形象。二是,香港专业界委员特点明显,统战部门和香港中联办与他们多沟通,积极组织、引导专业界委员参与各种政治社会事务,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向香港市民宣介中央精神和特区政府施政理念,解疑释惑、舒缓情绪,易于影响社会民众。三是,注重发挥香港专业界委员的专业职能,在解决重大疑难涉外商事案件方面,加大制度创新探索力度,为建立法治领域跨境协助机制,健全国际法律服务和纠纷解决机制作出努力。
启航新征程,扬帆再出发。港区全国政协委员惟有笃学理论,高标准要求,不断提升履职能力和水平,才能更好建言资政,充分发挥“两个积极作用”,为建设现代化国家、为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作出更多贡献。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港区省级政协委员联谊会名誉主席)
编辑:李博扬
校对:严骏
监制:连振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