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碧娇
在一连串的限聚隔离、检测及疫苗注射工作下,本港的新冠肺炎疫情已逐步回落至较低水平,更曾经连续四日实现本地零确诊,但汲取过去的经验与教训,疫情仍有大幅反弹的隐忧。本港日前出现源头不明带有双重变种病毒个案,显示变种新冠病毒在本港或已出现社区传播,可能有一条或以上的隐形传播链。内地防疫成功的经验总结起来无非八个字:「外防输入、内防扩散」。近期本地个案明显回落,显示特区政府维持原有防疫措施,并以「疫苗气泡」形式有条件逐步放宽的政策足以做到「内防扩散」。但在「外防输入」上,现有政策还远远不够。
「外防输入」的第一防线是在入境口岸。美国、加拿大和新加坡等国已经全面禁止来自印度的航班,澳大利亚甚至禁止本国滞留在印度的公民回国。在变种病毒已在某些国家大规模爆发的情况下,特区政府也应主动禁止全部来自高风险地区的航班抵港,而非在「熔断机制」下待出现输入个案后才宣布停飞,从而将病毒抵港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对入境人士,除了核酸检测外,亦应做抗体测试,减少病毒进一步扩散的可能性。
与此同时,政府应全面检视检疫酒店的运作。西营盘某检疫酒店内,同一楼层先后出现五宗确诊,导致在同楼层的人须重新接受检疫。政府专家袁国勇巡视后即指出病毒有机会是经空气在走廊间的流通而传播。一名自杜拜来港的印度裔男子在4月21日检疫期结束后确诊,也被怀疑是在酒店内传播。事件显示部分检疫酒店非但不适合检疫,反而成了病毒传播的温床。
此外,政府可要求入境人士在结束检疫后出入任何公众地方均须使用安心出行。上述的印度裔男子在4月17日确诊,直到5月4 日才「想起」自己在潜伏期内曾去过东涌东荟城商场等地。试想,若该名男子使用了「安心出行」,政府便能提早在东涌安排强制检测,从而提早截断变种病毒在本地的传播。
变种病毒传播力、杀伤力更强,且确诊者多为无症状,如果不立即加强防范病毒输入的措施,政府和市民在「内防扩散」上做出的努力也将功亏一篑,故必须严阵以待,不能有丝毫松懈。
(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为新界社团联会副理事长
编辑:潘丽丽
审稿:黎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