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树哲,香港南益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香港福建社团联会荣誉主席,港区省级政协委员联谊会创会会长。1948年生于福建南安,1974年定居香港,从此开启了白手起家的传奇人生。他是香港工商界出色的实业家,改革开放首批进入内地投资设厂,创办了被誉为“闽南第一枝报春花”的南丰针织厂。他热心公益事业,积极扶贫助困,捐赠了大量善款,荣获民政部“爱心捐赠奖”等诸多荣誉。他是著名的社团领袖,热心爱国爱港爱乡社团活动,在香港闽籍社团中享有很高威望。他在爱国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文|本刊记者 姚润泽
林树哲(本刊记者 李博扬 摄)
“我很自豪的是,几十年没有‘偷步’,所有的台阶一阶都不少。”这是林树哲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对自己创业之路及从事政协工作的评价。在林树哲随和洒脱的言谈中,记者感受到了他务实勤勉的奋斗精神。他白手起家,从知青、煤矿工人,到企业管理、公司老板,再到跨行业、跨国界实业集团的董事长,每一步都是用智慧和汗水拼过来的。林树哲在摸爬滚打中谱写了人生传奇。
改革开放的先锋
1974年,林树哲因有海外关系获准赴港定居,怀揣10元港币到香港闯世界。“没有伞的孩子只能奋力奔跑。”他先是到旅港实业家吕振万的织造厂当普通搬运工、勤杂工。在别人瞧不起的岗位上,他加班加点,踏实肯干,很快被提拔到管理岗位。不满足于只是打工,很快林树哲靠积攒的钱与朋友合办针织厂,虽然小,但生意不错。1979年,前老板吕振万要重组南益织造,邀请他加盟,于是林树哲带著自己的小公司加入,并全面掌管改组后的南益织造,从此开启了自己事业的新篇章。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香港地价、租金、人工成本节节攀升,制造业面临巨大压力,南益织造董事会就搬东南亚还是回内地发展的问题上产生分歧。时值改革开放初期,投资内地虽有政策但不明朗,许多香港人有所担忧。但是林树哲坚持看好自己的国家,“我认为,这样的担心没有必要。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关于思想、政治、经济、社会的改革开放措施一个接一个,其中许多都是不可逆转的。改革开放一旦开启之后,就会一直走下去。”终于争取了董事会的一致赞同后,林树哲率企业北上回到内地,到家乡开始了探索办厂道路,创建了被誉为“闽南第一支报春花”的南丰针织厂。
然而办厂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刚开始与南安官桥农械厂合作便碰到大麻烦。当时“大锅饭”“铁饭碗”等流行观念尚深,工人劳动纪律涣散,严重影响生产。林树哲积极争取当地主管部门支持,商讨解决办法,整顿作风、建章立制,才逐渐扭转了风气。过程中甚至发生一些工人纠集起来围攻厂领导的事,在公安局及时介入下,整顿才得以顺利进行。下车间、装货、运输、报关⋯⋯林树哲亲力亲为,带领南丰一路前行。
乘著改革开放的东风,林树哲又创办了南泉制衣厂、南兴针织厂、南星机械公司、南华公司等,事业不断发展壮大。这中间还发生了一件趣事。1984年,作为泉州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林树哲的南丰开张前想在《福建日报》上刊登一幅广告。但是改革开放初期人们思想还没有放开,媒体还是沿著老思路,觉得“党报上登广告,你开什么玩笑”。林树哲不放弃,一层层请示上去,但是没人敢批。最后还是时任福建省委书记项南亲自拍板:“你登出去,有问题我负责。”这样广告才算刊登了出来。
类似这样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事情林树哲还做了不少:1984年成立全国第一个非公有制企业党支部;1990年率先与政府签订协议连片开发工业区;率先引进国际一流的自动化针织生产线⋯⋯“敢‘吃螃蟹’是因为信任,相信国家,相信家乡的改革开放之路。”林树哲说。
1981年,林树哲出席南丰针织厂成立签约仪式
如今,南益集团已成功发展成一家多元化跨国际经营的企业集团,现拥有企业40多家,经营范围涉及纺织、机械、房地产等领域,一年的营业额达到60亿港元。林树哲坦言是改革开放的时代机遇成就了自己。“我们公司很幸运,跟上了祖国改革开放这一趟快车⋯⋯我们发挥了企业的作用,也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得到成长,得到锻炼,也得到很大的受益,相辅相成,共同进步。”每一个政策都有时代的烙印,每一个人的成功最后都是时代给的机会。但是具体到现实生活时,能否把握机会却需要很大的智慧和胆识,南益一路的发展无疑也凝聚了林树哲开拓创新的魄力和务实勤勉的努力。

“一级无缺”的政协委员
自上世纪80年代中应邀请加入南安县政协,林树哲一步一个台阶,从县政协到市政协,再到省政协,最后全国政协,他的政协之旅持续35年。他曾任福建省政协一届委员、三届常委,2003年升任全国政协委员,2008年担任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2013年擢升为全国政协常委。不管是在哪一个岗位,林树哲始终坚持以服务国家和香港为己任,积极发挥作用履职尽责。在内地,他善用自己的营商经验,为推动当地经济建设建言献策,并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在香港,他充分发挥政商人脉资源优势,创建及参与爱国爱港社团,为香港繁荣稳定献力。随著政协级别的变化,林树哲坦言自己也是跟著不断学习进步。“提案的内容从房子该不该收走到反应市政工程需改善、教育要完善,再到后面就是讨论经济社发展方向,视野不断开拓。”
2006年9月,林树哲同多位政协委员联合创立了港区省级政协委员联谊会。回顾创会初衷,林树哲说:“当时觉得,大家都是香港人,又是社会各界精英,都很熟悉香港事务,应该组织起来加强联系,为香港及国家发展多做实事。”筹备组设在南益集团,林树哲全力投入创会中,从人力财力上给与支持保障。联谊会建成后,有效发挥了港区政协委员参政议政作用,有力地支持特区政府和行政长官依法施政,并促进香港与内地的交流合作。他高兴地说:“港区省级政协委员联谊会已成为香港一支年轻、备受瞩目的重要爱国力量。我们总算对历史有个交代。”

“一带一路”的践行者
步入新时代,中国站在了新的起点上,如何推动形成国家全面开放新格局成为新的课题。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号召世界各国加强经济合作,共商、共建、共享,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林树哲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其实从2000年开始,林树哲已在中东及东南亚国家投资设厂,摸索经验。中东及东南亚国家的投资经验让林树哲深刻体会到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前瞻性和重要性。他说,“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是英明、有远见的。当国家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一定要走出去参与世界经济。”
林树哲分析,“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国家多数是发展中国家,对很多行业都有需求,对企业发展是一次绝好的机遇。“政府牵头,我们侨商一定紧跟其后。”林树哲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他把目光重新投向东南亚,分别在越南、泰国、柬埔寨等国买地,建厂房,招募数千工人⋯⋯目前设立的企业已纷纷投入生产。南益集团国际化步伐进一步加快,正朝著“把南益办成世界级羊毛衫企业”的宏伟目标迈进。
林树哲还积极推动香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2015年的全国两会上,时任全国政协常委的林树哲就提出推动香港发挥优势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提案。他认为,香港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城市,也是“一带一路”的关键节点,可以利用自身熟悉国际合作竞争、拥有大量经验丰富的人才、各类专业服务成熟、物流发展规模强大等多项优势,“在‘一带一路’的实施中发挥重要作用,本身也可以从中获得全新的发展机遇,转变目前金融及地产行业独大的发展困境。”林树哲建议特区政府建立“特区新丝路基金”,通过市场化运作,积极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从而为香港的相关金融和法律等专业服务开拓更广阔的机遇。
品尝著家乡的大红袍,就著缭绕的淡淡茶香,林树哲侃侃而谈,最后盯住茶杯总结道:“要有个过程,‘一带一路’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几代人持续努力,久久为功。”
扶贫助困的慈善家
持续一年多的新冠肺炎疫情重挫香港经济,失业率飚升,不少打工仔被迫减薪或放无薪假,几乎“弹尽粮绝”。2月9日,林树哲透过儿子林潞向香港工联会再捐赠300万元善款关怀失业工友。这是林树哲继去年捐款500万元支持工联会成立“紧急失业慰问基金”后又一善举。“工人的队伍不稳定,社会就不稳定,大家唇齿相依。”林树哲积极倡议更多的商业人士关心工人队伍。类似这样的扶贫助困行为,在林树哲的一生中数不胜数。
早年穷困的经历让林树哲记忆深刻,事业有成后他没有忘记贫困的家乡人。林树哲很清楚,扶贫先扶智,教育是关键,他尤其舍得捐资助学。从1985年起,南益集团每年拿出百万元,帮助泉州、南安等地的学校进行改建,还通过自己的影响,发动海外工商业界人士捐资助学。为实地了解情况,林树哲跑遍那些山区,他回忆起当时去山区扶贫的困难和“艰险”,形容坐在车上都令人提心吊胆,蜿蜒曲折的山路边就是深不见底的沟谷,“我常跟司机讲,不赶时间,开慢一点,小心安全!”可见当时他身体力行到偏远山区从事慈善工作的艰辛。
林树哲说:“我们一部分人过上了富足的生活,不要忘记,还有一部分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许多地方还有贫困子女上不了学,我们南益集团每年坚持拿出一定的利润回报社会,就是想贡献一份力量。”据不完全统计,南益集团捐赠给祖国教育事业、公益设施、慈善赈灾的各项善款,已达5亿元人民币,捐建的大学、中学、小学校舍200多座,教室超过一千间。他还通过项目扶贫的方法,到贫困山区办厂,为贫困落后的山区提供造血功能,帮助当地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由于他的杰出贡献,民政部授予他“爱心捐助奖”,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授予“光彩事业奖章”,中华慈善总会授予“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福建省政府颁授“乐育英才”奖牌,并两次立碑予以表彰。

2020年4月3日,林树哲向香港工联会设立的“紧急失业慰问基金"捐款500万港元,关怀失业工友
对于自己的乐善好施,林树哲自谦地表示:“在这方面比我贡献更大的企业家有很多,包括南益集团老董事长吕振万先生,我只不过将这种精神传承了下来。”林树哲信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社会”的理念,在他的影响下,众多商界人士投身扶贫事业中。中骏集团董事局主席黄朝阳曾说:“林树哲会长可以说是我做慈善的领路人,一直引领我们积极投身慈善事业。”

2016年,林树哲参加立法会选举动员会
爱港护港的社团领袖
2015年10月3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隆重举行授勋典礼,时任行政长官梁振英亲手为林树哲戴上金紫荆勋章,以表彰他为香港作出的突出贡献。“这份荣誉不是我个人的,因为有香港福建社团联会这个平台,以及所有闽籍乡亲的支持,我才可以服务乡亲、服务社会,为香港、家乡和国家作出贡献,我是代表联会和乡亲获得的。”林树哲于2009年被推举为香港福建社团联会第七届主席,连任第八届主席。主持联会期间,林树哲大胆创新会务理念,提出“大团结、大包容、大发展”的宗旨,广纳各方人才,会务基金筹款打破了历史纪录,并购入新会所,为联会发展开创新里程。他团结200多个闽籍属会及逾110万乡亲,为支持特区政府依法施政、维护香港繁荣稳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年逾73岁的林树哲早已从集团事务中退居二线,但他仍然兼任香港福建社团联会荣誉主席、香港友好协进会顾问、香港中华总商会永远荣誉会长等众多社会公职,继续发挥著社团领袖的积极作用,关心助力著香港的发展。
2019年香港出现“修例风波”,尽管特区政府努力维持社会秩序,但在境外势力插手干预和幕后操纵下,极端分子掀起“黑暴”,大肆打砸破坏,香港面临回归以来最严峻的局面。香港福建社团联会召开“止暴制乱 反独保家”誓师大会,呼吁闽籍乡亲行动起来,共同守护香港。林树哲说,“福建乡亲一向有爱国爱港传统,族群团结互爱,与香港各界群众和睦相处,希望安定繁荣。”对香港的未来前景,林树哲由衷地说:“搞乱了香港只能是大家一起受损,香港好,大家好⋯⋯完善选举制度能够为香港奠定一个稳定的基础。”他相信经过拨乱反正,正本清源,香港的爱国力量必然坚定地携起手来,共同把香港治理好。香港的末来会更好。
编辑:魏小旋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