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航程,波澜壮阔,南湖红船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也正见证著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伟业。
文|南湖革命纪念馆馆长 张宪义
南湖革命纪念馆宣誓广场
南湖红船,人们心中的神圣殿堂
一百年前,一叶红船从嘉兴南湖驶出,一幅中国百年巨变的历史宏大画卷,就此慢慢展开……
一直以来,前来瞻仰红船、感悟“红船精神”的党员干部和群众络绎不绝,南湖红船成为人们心中的神圣殿堂。
南湖红船也一直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关怀,或瞻仰红船,或亲笔题词。1963年,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回顾建党的历程,心潮澎湃,提笔为南湖革命纪念馆撰写对联一幅,“烟雨楼台 革命萌生 此间曾著星星火,风云世界 逢春蛰起 到处皆闻殷殷雷”。1964年,董必武重访南湖,触景生情,即兴赋诗一首,“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1985年,邓小平同志亲自为南湖革命纪念馆题写馆名。
2005年6月21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光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首次对“红船精神”进行了系统全面的阐释,指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也是“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
2017年10月31日,中共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赴上海瞻仰中共一大会址、赴浙江嘉兴瞻仰南湖红船,参观南湖革命纪念馆,追溯党的创建历程。总书记伫立南湖岸边,久久凝望著清波荡漾中的红船,抚今追昔,感慨道:“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参观结束时,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南湖革命纪念馆序厅发表重要讲话,重申了他在浙江工作期间概括的“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并强调“我们要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号召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的新年贺词中指出,“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著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
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
星星火
董必武 1964 年题诗
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召开,参加会议的13位代表,代表了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58名党员。7月30日晚上,会议正要继续举行,但因遭到法租界巡捕的袭扰而被迫停会。
当天夜里,从会场内转移出来的部分代表陆续来到环龙路渔阳里2号。这里是陈独秀在上海的寓所,李达、王会悟结婚后也一直住在那里。大家在此汇集后,派包惠僧回望志路打探消息。那时巡捕们刚离开,包惠僧了解情况后马上回渔阳里通报信息。代表们商议后一致认为,巡捕房的袭扰说明代表们和会址已受到监视,应该及时转移开会地点,并且应该尽一日之长来完成最后的议程。其他人提了几个地点,都不理想。这时,王会悟提议说,我是乌镇人,曾在嘉兴女子师范读书,熟悉嘉兴情况,南湖游人相对要少,环境僻静,建议到南湖租一只游船,以游客的身份边游湖边开会,这样比较安全。嘉兴与上海间有沪杭铁路相通,两地只有不到三小时的车程,交通便利。嘉兴有著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近年经济社会发展较快,既开风气之先,又民风淳朴。并且,在嘉兴也认识一些社会贤达人士,万一出了什么问题,也能相助。王会悟的建议得到了大家的赞成,代表们认为会议不应拖延,应该赶快到南湖去继续开会,当即决定由王会悟先行到嘉兴安排一切。
8月2日,王会悟和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等部分代表先行来到嘉兴,在市内张家弄的鸳湖旅馆订了房间休息,并委托旅馆账房预雇了一艘开会用的游船。一切安排妥当后,他们来到湖心岛,以游湖为名登上烟雨楼查看地形,商议确定烟雨楼东南方向两百米左右的僻静水面作为第二日游船停泊的位置。8月3日,参加一大会议的其余代表乘坐早班火车来到嘉兴,与王会悟等汇合后,一起从东门的狮子汇渡口摆渡登上预雇好的游船。
这条游船长16米,宽3米,内设前舱、中舱、房舱和后舱。会议就在中舱举行。中共一大南湖会议从上午11点左右开始,下午6点多钟,完成了全部议程,大会圆满结束。中国共产党在南湖的游船上通过了第一个《纲领》和《决议》,选举产生了中央局。《纲领》明确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以无产阶级的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采用无产阶级专政,直至消灭阶级差别。《纲领》还规定了党的组织原则和组织纪律,确定了各级党组织设定原则、党员身份认定原则、党的保密纪律、早期财务纪律等重要内容,体现了把纪律挺在前面的思想自觉,使得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组织严密、纪律严明的,上下统一、富有战斗力的无产阶级先进政党。会议通过的《决议》,确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采取独立的政策以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会议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局,实现了建立党的全国领导机构的组织任务。最后,在狭小的船舱中,在代表们轻声呼喊的口号声里,会议宣告胜利闭幕。
南湖革命纪念馆宣誓广场 的故事,充分发挥南湖革命纪念馆的宣传
在一大会议召开过程中,在南湖游船上的会议是单日时间最长、讨论最全面的会议,并最终形成了决策。在一大会议被严重干扰的危急关头,一大代表和会议工作人员坚定信念、百折不挠、科学应变,战胜各种风险挑战,成功地将会议转移到南湖的游船上继续召开,完成了建党的历史使命。从此,中国出现了一个完全新型的,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使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红船精神”,中国革命精神之源
从此,这条游船也就有了一个永载史册的名字——红船。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红船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红船见证了一种革命精神凝聚升华的历史时刻。
“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开创者为了实现肩负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在探索建党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革命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精神,昭示著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首创精神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不断推动社会变革的精神力量,是推进自我革命、永葆生机活力的强大思想武器,体现了善于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勇立潮头的精神实质。奋斗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风骨和本色,是对理想信念执著追求的具体表现,是战胜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强大精神支柱。奉献精神是人民情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立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品格,是中国共产党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红船精神”充分体现了走在时代前列的精神。在党的百年航程里,“红船精神”展现出了持久的影响力和旺盛的生命力,在今天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积极发挥好南湖革命教育基地功能
为了纪念在南湖红船上发生的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南湖革命纪念馆于1959年成立,承担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南湖会址的保护、管理、宣传和研究机构的职能。目前,南湖中共一大会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湖革命纪念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国防教育基地,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全国社科普及优秀教育基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全国党史、国史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
建馆之初,纪念馆馆址设在南湖湖心岛,以湖心岛古建筑为馆舍,重点在烟雨楼大厅开辟中共一大史料陈列。红船停泊在湖心岛东南岸边。1991年,建筑面积1,980平方米的南湖革命纪念馆第二代馆舍于南湖东岸落成开放。为更好保护、挖掘和利用南湖的红色资源,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充分发挥南湖革命纪念馆的宣传教育功能,2006年6月28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亲自为南湖革命纪念馆新馆工程奠基。2011年6月30日,新馆建成并对外开放。
南湖革命纪念馆新馆舍位于南湖南侧,占地面积2.73公顷,总建筑面积1.9万多平方米,由“一主两副”三幢建筑组成。建筑群造型呈“工”字形,代表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四周56根簷柱,寓意中华大家庭56个民族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外墙采用大规格青面砖,既庄重大气,又透著浓浓的江南水乡韵味。展厅面积7,000平方米,设有《红船起航》、《红船精神永放光芒》两大主题基本陈列和一个临时展厅。馆内设有影视厅2个、教室4个,还开设红船书屋和红船邮局,为参观者提供配套服务。馆后设有宣誓广场,可同时容纳千人举行宣誓活动。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航程里,凝聚著中国共产党人赓续传承、持久深沉的精神动力,凝结著中国共产党人百年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初心使命的深刻实践。近年来,作为红船的守护者,南湖革命纪念馆充分挖掘红色资源,传承和弘扬红船精神,积极发挥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功能。
一是开展精神传承、思想升华的“六个一”系列活动。围绕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结合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重大历史时间节点,不断创新教育手段和方式方法,进一步深化来馆看一次展览,听一次党课,学一次党章,观一次专题片,瞻仰一次南湖红船,重温一次入党誓词“六个一”活动。
二是纵深推进“红船精神万里行”图片全国巡回展。巡展活动从2019年4月在浙江展览馆进行首展后,先后走进浙大紫金港校区、嘉兴学院、清华大学以及贵州、西安、南昌等地进行巡展,历时近半年,行程上万公里,累计参观超40万人次。
沉浸式实景剧《听王会悟讲“一大"故事》
三是组建红船讲解员小分队。依托红色资源优势创新宣教载体,组建了南湖革命纪念馆红船讲解员小分队,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形成激发人们爱党爱国热情的宣教品牌。
四是编排《听王会悟讲“一大”故事》沉浸式实景剧。由纪念馆部分职工自编自导自演,利用纪念馆展厅中场景,通过一大会议的亲历者——王会悟的视角,向参观者讲述一大会议的经过,提升观众的参与感、体验感,在“沉浸式”中穿越时空的隧道,共同见证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光辉历程,加深对初心使命的理解。
五是推出《革命文物里的初心故事》系列微视频。为了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自2020年上半年开始,南湖革命纪念馆积极利用新媒体手段,突破地域和时空,推出《革命文物里的初心故事》系列微视频,线上“云”讲解,成为继承和发扬革命优良传统,讲好红船故事、党的故事的新传播方式、新技术和新路径,2020年共推出20期视频故事。今年以来,开始打造升级版——《百年航程里的初心故事》,每周推出一期音视频节目。
编辑:严 骏
校对:李博扬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