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以下简称香港国安法)自2020年6月30日颁布实施,在短短约十个月的时间内,发挥了震摄力。我藉着香港国安法实施后的第一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这别具意义的时刻,回顾香港国安法的实施经验,同时研判当前形势,以进一步认清未来路向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
文|香港特区政府保安局局长 李家超
2020年7月31日, 中央人民政府驻港维护国家安全公署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委员会各人在协调会议前合照
香港国安法实施效果立竿见影
香港自回归以来,由于未能就香港基本法第23条立法,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法律存在明显缺陷。特区政府于2003年尝试就第23条立法但不成功,其后,香港的国家安全风险起了急剧的变化:期间发生了2014年的违法“占中”、2016年的旺角暴动、2018年因鼓吹“港独”而被禁止运作的香港民族党等严重损害法治、公共秩序和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和活动;尤其是自2019年6月开始,香港出现大量鼓吹“港独”及暴力破坏的违法行为。暴徒肆无忌惮破坏商店、港铁及其他公共设施,投掷大量汽油弹、纵火,强闯及破坏立法会,破坏政府办公大楼,肆意殴打持不同意见的人;外部势力干预严重,无耻之徒甘心做外国傀儡,乞求外国制裁中国和香港特区。大批破坏分子要“揽炒”香港,要香港和他们一起“跳崖”;更有人图谋颠覆国家政权,对国家安全造成极大威胁。针对香港当时的实际情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2020年6月30日表决通过香港国安法。香港国安法的实施立竿见影,有效遏止“黑暴”、“港独”及外国势力介入等嚣张违法行为。香港“由乱变治”,暴力行为锐减;危害国家安全的活跃分子有逃走的、有宣布退出的,鼓吹“港独”的行为大为减退,社会大致回复正常,大家的生活重回正轨。市民都能切身感受到这些转变:从过去公共设施被破坏、满目疮痍,到现在设施和市容得以回复;从过去市民每天出门要提心吊胆避开暴乱地点,免在街上被暴徒袭击,到现在能安心出门,畅通无阻。4月15日,保安局局长李家超(中)出席“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2021”的“全民国安‧ 家安‧ 同心汇—全民同心大拼图活动”
保安局统筹各纪律部队致力维护国家安全
这些由香港国安法带来的正面效果,同时亦归功于各纪律部队在保安局的统筹下致力维护国家安全,防范、制止和惩治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和活动。在执法方面,警队在香港国安法实施后第一天早上设立国家安全处,收集分析涉及国家安全的情报信息;部署、推进维护国家安全的措施和行动;调查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案件等。入境事务处在便利旅客及专业人士来港的同时,亦致力实施严格的出入境和签证管制,坚决防止危害国家安全和不受欢迎人物入境或停留香港,并阻截涉嫌犯案的人离境。香港海关则肩负“把关”重任,专责打击及堵截各类型走私活动,包括枪支弹药、军火武器、战略物品等,守卫国家“南大门”。此外,消防处在进行灭火救援行动的同时,亦致力防范危险品被用作危害国家安全的用途。而惩教署除了监管被羁押或定罪的罪犯外,亦协助他们改过自新。政府飞行服务队则支援不同的专业范畴和行动,全力协助及配合相关部门执行所有维护国家安全的工作。保安局较早前成立了跨部门反恐专责组,成员来自六个纪律部队,它与警队的反恐部门和情报单位携手协力,加强情报和防范工作,严防本土恐怖主义滋生。另外,在保安局的统筹下,各纪律部队人员亦担任“特别任务警察”工作,强化警队的人手和力量,协助警队维护公共安全、处理突发事件等。我赞许纪律部队的努力和付出。维护国家安全工作所面对的环境复杂多变,更经常承受着暴徒的无理谩骂和抹黑。作为保安局局长,我衷心感谢各纪律部队人员,尤其是警队,一直以来无私付出,克尽己职,无畏无惧地履行维护国家安全和香港社会稳定的职责。4月15日,香港警察学院举行开放日,仪仗队首次表演中式步操(图:新华社)
香港维护国家安全须警惕
“五个风险”挑战
然而,上述正面的发展,亦不代表香港的国家安全风险就此消失,倘若形势逆转,过去的努力便会白费,因此我们不能掉以轻心,时刻戒备,要有底线思维,随时应付突发事件。我想指出,在“黑暴”前香港一直治安良好,罪案数字持续下跌,“黑暴”前一年的数字更是过去40多年来的新低。但这个下降趋势一下子被2019至2020年的“黑暴”完全破坏及逆转,“港独”的嚣张,更让我们深切体会到国家安全风险可以不知不觉地潜藏在社会,伺机待发。首先,“港独”分子虽然已经收敛,但没有完全放弃,仍然死心不息,继续以不同方式进行鼓吹和渗透。他们利用媒体、文化艺术、刊物等继续灌输“港独”意识,荼毒年轻人,美化暴力,将犯罪的人塑造为英雄。有学生在毕业典礼上公然宣扬“港独”,并在校园内袭击他人。更有影片鼓吹暴徒的行为,歌颂拒捕的行径。无耻之徒更散播错误的“自由”意识,以为任意妄为才是自由,将自我自由凌驾于他人自由之上。其次,我们必须严防本土恐怖主义的潜伏。2019年的“黑暴”至今,共有20多宗涉及爆炸品、枪械或子弹的案件,合共检获了6支真枪、1,000多发子弹,以及大量不同类型的爆炸品。这些武器可造成严重伤亡。香港警方至今拘捕了92人,起诉了38人,最近期的一宗案件是在两个月前发生的,显示本土恐怖主义在社会有潜伏风险。我们要防范自我激化的人,他们表面平常,但可以突然变成“孤狼”,做出恐怖行为,造成严重死伤。第三,我们要警惕外部势力继续插手破坏。在“黑暴”期间,外部势力透过不同途径,推动和支持“港独”和暴徒的暴行。他们往往将资金包装成不同的“基金”,在香港推波助澜。可悲的是有香港人勾结外国势力,甘心做外国代理人,破坏国家和香港利益。西方国家担心中国崛起会影响他们的垄断地位,动辄对中国和香港特区进行抹黑及无理攻击,实行野蛮及霸道的所谓制裁。我们必须团结一致,并配合国家的行动,对外部势力的干预和破坏适时作出反制。第四,香港守法意识被削弱,治安风险增加。过去的“黑暴”,大大破坏了香港人奉公守法的意识。无耻之徒散播错误意识,宣扬只要自觉是对的,犯法的事都可以做。很多年轻人误信这些错误信息,因此被推进犯法的深渊。整体而言,2019年的罪案数字,比2018年上升约9个百分点,2020年再上升约7个百分点,加上疫情之下,经济下行,我们必须警惕,不要让治安风险演变成国家安全风险。第五,香港仍面对个人资料被武器化的风险。“黑暴”时,大量不同界别的人士被“起底”,包括警察、法官、律师、议员等,更涉及他们配偶和子女的资料。“起底”的目的是要制造白色恐怖,令市民碍于恐惧而不敢出来讲话、做事。有法官因拒绝疑犯保释而被“起底”,并收到“死亡恐吓”;有证人亦因为被“起底”、受骚扰而不敢出庭作供。至今已有13人因“起底”及发布犯罪的信息被起诉,5人已被法庭定罪。法庭亦发出了禁制令,禁止不当发布警察、司法人员、法官,以及他们家属的个人资料,有人已因违反禁制令被法庭判刑。为更有效、更直接打击“起底”行为,特区政府正积极推进修订《私隐条例》,将“起底”行为刑事化,赋予私隐专员刑事调查权及检控权,并有权要求网络平台移除内容等。
维护国家安全人人有责
虽然香港国安法使香港由乱及治,但我绝不低估上述五个风险的挑战。特区政府的不同部门会迎难而上;就保安局而言,会继续带领六个纪律部队致力推展维护国家安全的工作。但要更有效地应对国家安全的威胁,最重要的是让香港市民明白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建立“维护国家安全人人有责”的意识。为此,特区政府各部门除透过各式各样渠道向市民及国际社会介绍和讲解香港国安法外,亦正通过学校教育和其他不同途径加强港人更好地了解国家的发展,正因如此,香港特区维护国家安全委员会在4月15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推出了一系列教育和宣传活动。除此之外,为应对好政权风险,防止反中乱港分子或外国代理人借选举制度漏洞破坏政府施政及香港的繁荣稳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香港特区正就此立法,防止叛国者或内奸进入宪制权力之内,让立法会回复理性和应有的功能,有助特区长治久安,繁荣稳定。香港可从此结束纷乱、破坏和外部势力插手搞事的时期,展开建设时代的新篇章。完善香港的选举制度,是中央继制定香港国安法后再一次出手。2019至2020年发生的“港独”乱象和暴乱,以及立法会过往的乱局,使香港社会和市民受到很大伤害。中央看到心痛,两次出手的组合拳,显示国家对香港的关爱,亦对港人可治理好香港赋予信心和期望。因此香港特区更要付出额外努力,治理好香港,政府在这方面责无旁贷,要全力做好施政;立法会既要监察政府,亦应在“爱国者治港”的大原则下,共同配合,确保香港长期繁荣稳定,“一国两制”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