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国安法实施后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讲座中讲者多次提及到网络及科技安全的重要性,笔者作为资讯及通讯科技(ICT)业界人士,非常认同这观点。笔者于1996年和多位资讯及通讯科技界内资深人士和专业团体一起努力,成功向当时临时立法会和回归后香港特区政府争取成立立法会资讯科技界功能组别。
很可惜,自回归以来资讯科技界的选举委员会委员和立法会议员的席位,大多数都成政客的囊中物,专业人士却被拒诸门外。政客更肆无忌惮地利用这些政治平台来阻挠政府施政,严重拖延香港发展。他们居心叵测,显然非爱国之辈。政客能够占据资讯科技界功能组别的主要原因是选举制度的漏洞。今次政府提出「修订」,改善上述资讯科技功能组别选举的不足之处。
首先,政府的条例草案把科技覆盖范围扩大,由「资讯科技」扩展为「科技创新」,当中除了资讯之外也覆盖生物及其他物理科技范畴。科技创新是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重点发展领域,是次改动反映出国家对香港的科技创新能力之重视,期望香港能够发挥其科创能力,更积极参与国家未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与此同时,香港也要加入维护国家安全团队,做好科技安全工作。
第二是选举方法的改善。选委会内科技创新界设有30席,一半是由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香港院士提名产生,另一半是由合资格团体选民选出。后者的做法是团体负责制,比起以前由个人选民选出的做法能更有效地选贤任能,原因是这些专业团体对参选者的专业能力及经验均了如指掌,而并非依靠「谁大谁恶谁正确」的不专业手段选出来。
第三是覆盖的领域甚广。合资格团体的组成分为三大部分:(一)国家级科研平台;(二)与创新科技发展密切相关的公营机构;及(三)参与政府科创发展咨询的学术组织和专业团体。宏观而言,透过具广泛覆盖性的委员会,他们肩负起建议和监督香港政府在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责,包括与内地科研机构协作,开拓内地特别是大湾区市场;透过香港不同的应用科研中心及科创基础设施,促进香港科技转移及科研商业化工作;深化官、产、学、研沟通及合作,让政府多了解香港科创产业的需求等。
政府的修例建议更能选贤任能,为香港选出一批既爱国又专业,能为香港及国家作出贡献的科技创新人才。笔者期望新一届选委、立法会议员及特首可以将香港尽快拉回正轨,积极与大湾区其他城市协同发展,并按「十四五」规划打造香港特区成为国家的「国际创新及科技中心」。
(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为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外务)、港区全国政协委员
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