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世荣
新冠疫情至今已在港持续超过一年,虽然最近个案宗数看似有缓和趋势,个案以输入者为主,更有出现零本地确诊的日子,不过也始终不能断尾。日前,印度裔男子完成21日隔离检疫后,八天后重检才证实感染N501Y变种病毒株,他的31岁女友也被验出带有N501Y变种病毒,是首宗变种病毒传入香港的本地个案。在现时社区仍有零星个案,以及疫苗接种仍未达至群体免疫程度下,有关问题更有机会让抗疫工作前功尽废,不得不防。
抗疫工作有如球赛,疫苗接种、社区防疫及外防输入犹如前锋、中场与后卫。虽然如中场的社区防疫,控场掌握得渐渐成熟,不过疫苗接种此破局前锋却仍未能打破闷局,只有约10%接种率无法取得群体免疫的效果;如果有如后卫的外防输入工作不够「快、狠、准」,鉴于外地的病毒不断变种,疫苗更非万能,如果外防输入个案增加,疫症不能清零,通关就遥遥无期,经济就难于复苏,市民吊盐水的生活就要继续。
面对全球疫情扩散蔓延,变种病毒显著增加,外防输入必须「快、狠、准」,当前最迫切的是要严限高风险地区人士入境香港。严把航空关口,一旦发现变种病毒,要快速对来源国的航空公司采取熔断机制,有需要把酒店隔离21天的检疫机制延长至28日,确保潜伏期超过14天的变种病毒不会成为漏网之鱼。如国外疫情重大变化,要及时完善应急防控措施。
病毒不断变种升级,防止输入个案也只是被动防疫,尽管至今未有资料显示疫苗对变种病毒绝对有效,但在接种率高的国家,疫苗已明显减低死亡率和入院率,患者有重症的情况亦有改善。有研究表明,疫苗有助抵抗变种病毒。现时香港的接种率还不到10%,难于形成群体免疫效果,病毒变种,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毁掉过去一年来的抗疫成效。因此,加快疫苗注射是最有效的策略,尽早形成群体免疫,加上各项外防内控的工作做好,才能抵御变种病毒入侵。
(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为香港再出发大联盟共同发起人 新社联副理事长 新界青联智库召集人
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