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午不食」真的科学吗?
文/许波
「过午不食」是近年来很火的养生减肥方法。过午不食法一般指下午14时后不再进食固体食物,也有指14时后不再进食除水果、水之外的饮食的说法。《黄帝内经》中就有过午不食和晚餐不要吃得太饱的说法。
晚上不良饮食习惯易引发多种疾病
研究发现,很多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晚上不良的饮食习惯。现代人肥胖病、糖尿病、脂肪肝发病率大增,与饮食荤素搭配失衡、运动缺乏息息相关,肢体活动能提高脾胃功能,但非其时而食,晚上食荤腥过多,脾胃负担过重,体内气机运行失常,食物得不到运化,不能转化为气血,变为痰浊而发病,过午不食可以让脾胃得到充分的休息,过午不食法对这些顽固疾病或许是最好的办法。
「过午不食」的危害
既然《黄帝内经》中都提倡过午不食,毫无疑问这种说法是有一定科学性的。但《黄帝内经》中的说法只适合古代那种根据日出日落作息的人们,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早睡早起、晚上20时到21时就入睡的人群。过午不食的前提是早餐午餐要丰盛,营养丰富,但早晨人体胃部空虚,不能空腹运动。
然而,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承受的压力是沉甸甸的,人们的夜生活丰富多彩,经常晚上23时以后入睡,每天晚上要消耗大量能量,如果不吃晚饭,将会导致身体营养不良,此外还会导致其它的身体问题。那么,过午不食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呢?
导致肠胃不好
每到晚上,每到固定的时间人体内将会分泌胃酸,肠胃开始蠕动,如果不吃晚饭就没有食物消化,胃部胃酸将会过多,进而会腐蚀人体的肠胃粘膜,长时间不吃晚饭将会增加患胃溃疡、肠胃炎等疾病的风险。
导致睡眠质量差
正常晚餐时,人体肠胃将会发生蠕动分泌胃酸,肚子常会发出声音,这是提示人开始进食的信号,如果不吃晚饭,肠胃会感到十分难受,如果去睡觉,导致睡不著觉,影响第二天的工作效率。
导致身体虚弱不堪
不吃晚餐人体无法获得所需能量,自身将会选择降低新陈代谢的速度减少能量损耗,而不是让自身脂肪转化人体所需能量,因为人体肌肉所需能量较多,人体常常会优先选择消耗肌肉,使得人体肌肉逐渐变少,脂肪反而越来越厚,从而造成身体虚胖,而肌肉减少人体的代谢能力将会下降,这会形成恶性循环,身体会变得越来越虚弱。
导致便秘
晚饭不吃会使人体代谢能力下降,内分泌失调,身体各器官功能下降,人体肠胃会变得虚弱,从而导致身体便秘。
引起月经不调
过午不食会引起内分泌失调,导致气血不足。女性则表现为月经推迟,经血量少等月经不调现象,严重的可能还会影响生育能力。
造成皮肤衰老
过午不食对皮肤的危害也不容小觑。不少原本面色红润,皮肤弹性十足的女孩,坚持过午不食半年后都出现了皮肤松弛、脸色暗沉发黄的现象。虽然身材苗条了但脸蛋却一下子老了很多,得不偿失。
导致增强食欲
中午吃得再饱也很难坚持十几个小时,到第二天早餐前都一直处于空腹状态,会让身体主动进入饥饿状态。在饥饿状态下,饮食摄入热量会更容易被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第二天的早餐本应是增加营养却被转为脂肪,得不偿失。
扰乱人体生态平衡
尤其是女性朋友如果过午不食会打乱身体平衡机制,出现贫血、头晕和失眠的症状,严重的还有可能造成不孕。
此外,长期不吃晚饭还会造成人体营养流失严重,身体还会出现脱发现象,人体免疫力也会下降,身体会容易生病。
过午不食对晚睡人群危害极大
总之,过午不食对晚睡人群危害极大,不要为了减肥而过午不食,如果长期不吃晚饭,身体将会造成脂肪堆积、肌肉流失、营养缺乏等症状,平时应养成一日三餐的好习惯,按时吃早饭,准时吃午饭,晚饭要少吃,饭后不要马上睡觉,尽量做些轻度运动帮助肠胃消化,这些对人体健康有利。
由于古人的家庭经济状况所限,缺乏良好的照明条件,作息习惯以及劳动强度与现代生活有很大不同,过午不食适用于古人,但对于现代人却是有其局限性的。过午不食法并不是一种科学的养生、减肥方法,甚至还会对长期保持身材带来非常大的负面影响,现代社会晚睡人群长期过午不食反而会导致疾病的产生。因此,建议大家注意饮食热量分配的343或者442原则,切不可盲目过午不食。
(本文刊登自《紫荆养生》2021年春季刊)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