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戒糖真的能给身体「保鲜」吗?

日期: 2021-04-22 来源: 紫荆
字号:

文/于宁

 

近几年,网上流传著「糖是慢性毒药,吃糖等于自杀」的说法,戒糖成为了新兴的养生话题,「戒糖大军」认为糖是导致人变老变胖的元凶,有些人为了戒糖甚至不吃主食。糖真的有这么多的危害吗?普通人是否真的需要戒糖?标题图.jpg

不是所有糖都要「戒」

糖是人体主要能量的来源,人体所需要的 60%左右的能量都由糖提供。糖还是构成人体组织和保护肝脏功能的重要物质。

糖存在于大多数的食物当中,并不是所有糖都需要「戒」。想要保持健康,不可不吃糖,也不可过量食用糖。

建议:1.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少吃含添加糖的零食。(添加糖:也就是人工加入食品中的糖类。此类糖是纯能量食物,过多地摄入可能会导致肥胖,也会增加患龋齿的风险。)

2. 饮食以谷物为主,增加全谷物的摄入量。建议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250-400克,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克,薯类50-100克。

插图.jpg

完全「戒糖」有危害

完全「戒糖」,如果用广义的糖来界定,除非绝食,否则很难做到。大部分的食物即便吃起来没有甜味,但也或多或少含一些糖类物质。

长期不摄入糖分,会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身体的脂肪进行分解转化出能量供给人体使用,虽然会有一定的减肥效果,但人体的激素分泌也可能会出现紊乱。此外,由于缺少糖分,人体促进神经系统和细胞活性的物质也相应减少,从而影响大脑和肌肉的正常工作,可能会导致四肢无力、麻木、不灵活,情志抑郁等情况。

标题图备选.jpg

「生酮饮食减肥法」不可盲从

生酮饮食是将饮食从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调整成脂肪分解供能的一种饮食方法。早在90多年前,这种饮食方法就被用于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其治疗理论就是通过脂肪代谢产生的酮体,作为另一种身体能量的供给源,进而对脑部起到抗惊厥作用。除儿童难治性癫痫外,在临床上,主要适应证为葡萄糖载体缺乏症和丙酮酸脱氢酶缺乏症。

注意:生酮饮食作为一种医学治疗方法, 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以治疗为目,在通过严格的计算、充分准备下开展。生酮饮食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除了会产生恶心、呕吐、便秘等症状外,还会诱发低血糖、肾结石、脂肪增高、生长障碍、骨代谢异常、增加感染率等问题。

因此,如果不是生酮饮食的适应证,建议还是要遵循「平衡膳食」的原则。

 

(摘自《中医健康养生》)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戒糖真的能给身体「保鲜」吗?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