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叶顺兴
本港自疫情封关以来经济持续低迷,多间位于闹市区的店铺陆续「执笠」。为提振本港经济和零售业,港府近日透露正在与内地落实「通关」相应政策,让部分内地居民来港免除隔离期。特首早前透露「回港易」计划将扩展至「来港易」,届时居于广东省和澳门特区以外人士亦可受惠。
内地多城市早已实现疫情「清零」,病毒传播风险极低,因此特区政府认为持检测结果阴性证明的内地来港人士,可获豁免在港检疫14日。不过现时深圳仍然因香港疫情波动对入境港人实行隔离要求,「来港易」或许在短时间内意味着「单边通关」,届时回程的内地居民仍要接受内地方面的隔离措施。
若要及早实现「双向通关」,本港至少要做到本地确诊只有零星个案,且需要通过强制检测,查找病毒源头,才有望大致确诊个案「清零」。此外,必定需要加强推动新冠疫苗接种的相关工作。本港一直以来靠各行各业停工维持防疫措施,长远而言无助疫后经济复苏。酒吧业停业4个月以来,数百间本港酒吧结业,占比超15%,逾万人被迫失业。现时行业逾二成员工已经完成第一剂疫苗接种,已经表示「复业可期」。
疫苗和通关是双向互利的关系,疫苗接种可以促进「双向通关」的实现,而通关及「旅游气泡」等措施亦可以提升民众接种率。英国等国家已经计划实施「疫苗护照」计划,从而逐步放宽现有防疫措施。虽然「疫苗护照」被指或会引起在疫苗分配不均情况下的歧视现象,但中央会全力支持供港疫苗,相信类似现象在香港不会存在。现时本港可以同周边或疫情较为稳定的国家及地区商讨通关及旅游人士往来相关事宜,一定可以吸引有意外游的港人积极接种疫苗。
(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为全国政协委员、新界社团联会副会长
编辑:潘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