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再出发大联盟副秘书长、香港工会联合会(工联会)会长吴秋北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表示,工联会作为香港最大的劳工团体,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提交多项议案和建议,建议涵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华文化历史传承和教育、民生便利、医疗和安老等范畴,当中在推动两地融通,加速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及凝聚家国情怀方面著墨最多。
今年两会期间,吴秋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前留影(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关心国家大事亦聚焦民生议题
工联会作为香港最大的劳工团体,希望在参与国家政务时,除了关心国家大事,让香港可以继续发挥所长贡献国家所需,亦反映港人关心的议题,发挥好沟通两地的桥梁纽带作用,做好反映民意、为民解困的工作。所以我们在这次两会上提出一系列建议,包括建议中央政府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为“共同家园”;建议设立“湾区生活一站通”,便利港人办理内地事务。在社情民意方面,工联会提议:一是放宽港人参与内地安老按揭贷款;二是解决两地政府出生、死亡、婚姻证明、无结婚纪录证明书(俗称“寡佬证”)的文书互认问题;三是完善港人在“粤港澳大湾区”医疗保障;四是容许已接种疫苗港人回内地免隔离14天。工联会在广东省设有5个服务中心,分别位于广州、惠州、东莞、中山及深圳,这5个服务中心长期服务在粤港人,同时配合香港方面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工作。在养老方面,工联会注意到港人到内地养老需要配套服务支持,我们关注香港的养老政策能否延伸到大湾区,比如医疗医药过境等问题。我们建议将长者医疗券的使用范围扩大至大湾区三甲医院,容许香港医疗券可直接购买内地城镇居民医保;病人病历在获得病人确认后,可于大湾区内医院互联互通,等等。以此长远解决港人在内地的医疗服务需求等等。针对目前香港疫情是阻碍两地通关的最大问题,我们提出联防联控的建议,希望两地把防疫标准统一,形成联防联控,让通关不再有隔阂。此外,还有一些金融方面的建议,比如人民币数字化如何惠及香港的各行各业。我们也希望香港雇员、我们的“打工仔”可以分享大湾区发展成果。今年年初我们与内地签署了一些协议,也召开了大湾区工会联席会议,共同推动有利于雇员发展的培训政策。2021 年春节期间,工联会深圳中心组织义工探望在深港人(图片由工联会提供)
“十四五”规划为香港带来无限机遇
“十四五”规划在今年两会备受关注,这份规划是国家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规划中多次提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相信可以带动香港各方面的发展,也能进一步升级转型。“十四五”规划为香港带来了无限机遇,香港如何积极有效地配合规划,如何进一步融入大湾区,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决定著香港今后的发展前途。粤港澳大湾区是世界上产业链最完备、人口最多的都会经济区之一,估计未来可能达到上亿人口,经济体量极为庞大。香港要紧抓大湾区建设的发展机遇,在大湾区产业链中积极担当重要角色,发挥其金融投资、国际贸易、科技研发等方面的优势。香港有很强的科技研发实力,具备完善的私隐法规及数据保护系统,有潜力与不同国家和地区建立互信机制。工联会建议,当香港建立大数据中心暨大数据检测及认证中心之后,可以在香港建设大数据交易中心,容许国家的大数据透过香港和外地互通,进行交易,在香港一站式完成大数据管理、检测、认证和交易。青年是国家和香港的未来,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不能没有香港青年的参与。在这次两会前,工联会跟广州市总工会合作,在广州为穗港澳职工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暨工匠学院揭牌。基地搭建起穗港澳三地职工青年的交流平台,为青年提供资源,包括定期组织开展国情教育、就业创业培训、实习培训、技能竞赛等活动,有助推动两地青年合作,把青年人的活力注入整个大湾区。以共同家园理念加速湾区深度融合
香港处于国家“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关键节点,外部势力试图利用香港作为渗透内地的桥头堡。现在,全国人大以高票通过完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的决定,香港国安法为香港“一国两制”行稳致远提供了制度保障,社会已逐步回稳,然而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香港依然是分裂势力活动的高风险地区。一些港人特别是青少年对国家历史文化和国情的认识不足,以致近年来“港独”思想乘虚而入,令港人迟迟未能有“共同家园”的观念,阻碍了大湾区的整体发展。“共同家园”理念是大湾区文化的核心,是整个大湾区软实力所在。香港需要拨乱反正,港人需要主动了解祖国。“十四五”规划提出“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在中华历史文化方面也要做好内循环交流,让经济建设与文化软实力相辅相成。为此,工联会在这次两会中建议:中央政府以“粤港澳大湾区共同家园”理念凝聚大湾区人,全方位推动中华历史文化交流;中央政府担当“文化湾区”推手,筹办“9+2”湾区中华历史文化展览,加强文物古籍保护;加强大湾区内各博物馆、美术馆及艺术组织的合作;内地出版社向特区政府提供教材编写参考,让学生对国家历史及发展有更准确、全面的认识和理解等。在建设大湾区共同家园理念下加强各地的文化交流,有助推动文化融合,形成向心力,使民众更有归属感,更有利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