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访题记:就“完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的主题,本刊记者于行前准备了较为细致的采访提纲。在3月10日的专访现场,当记者仅问出第一个主题问题后,盛智文便几乎毫无停顿地讲述近40分钟之久,并且涵盖角度之多面,令采访提纲近乎毫无用武之地。这位“兰桂坊”之父、2008年由加拿大籍转为中国籍的犹太商人,滔滔不绝地谈及全国人大的决定,谈及香港前路,谈及教育和青年的发展等等。为尽量还原采访现场中盛智文对这一问题关切之深刻、角度之丰富、情感之恳切,本文不再沿用以往的问答形式,而整理为自述形式。原文为英文。为简明和整体性考虑,部分内容经删减和编辑。
盛智文接受本刊专访(本刊记者 李博扬 摄)
全国人大通过关于完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的决定,我认为这对香港而言,是一个崭新的开始。我把这看作是自1997年香港回归以来的“第二次回归(the new 1997)”。1997年回归时,香港开始实行“一国两制”,但由于这对那时的大部分香港普通百姓而言,非常新、也比较抽象,难以短时间充分理解,所以他们对此的理解不甚完善,对自己身份认同也有困惑和迷茫。尤其是年轻人,“我究竟是英国人?还是香港人?”整个香港社会可以说对“一国两制”的认识一直比较没有章法,大多靠著身边不知来自何处、未加核实的消息来源来拼凑著一知半解。这种不够成熟的理解,或者说是迷茫,自然会导致社会问题,包括2014年的“占中”和2019年的“修例风波”。“一国两制”,“一国”在前、“两制”在后,香港永远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长久以来,一些对“一国两制”未得甚解的香港人以为“‘两制’在前、‘一国’在后”,这是完全错误的。这也是完全不以个人理解而改变的。所幸,也是这些事件让香港社会和中国政府知道,香港必须生活在一个遵纪守法的社会里。也正是由于香港国安法的通过和实施,香港社会得以逐渐恢复平静,因为人们知道了法律的具体条款,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人们开始遵守这个法律。(当然,那些此前犯了法的人,就要在监狱里偿还他们的罪行。)我很期待香港特区选举制度完善之后,将给香港带来的崭新起点。“爱国者治港”将能真正帮助到香港。
盛智文表示,“爱国者治港”,完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这对香港和中国整体而言,都是正确的决定,是体现和保障“一国两制”的正确方式。图为3月17日,盛智文出席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会同国务院港澳办、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在香港举办的座谈会后见记者(图:中新社)
香港之于美国:
“就像一片三明治里的肉”
为什么一些人会错误认为“‘两制’在前、‘一国’在后”?我认为不负责任的媒体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误导作用,甚至导致一部分人失去理智、做出突破底线的事情。这背后极为重要的一点是,这些媒体的背后几乎都有著居心叵测的外国势力(foreign influence)的导航。香港,在西方国家眼中,并不是他们口中真正“关心”的一个地区,而只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工具——钳制中国的工具。在我看来,在美国眼里,香港甚至就像一片三明治里的肉,而美国和中国内地则是外面的两片面包——通过伤害香港、伤害香港人的生活,包括制裁香港,来伤害中国内地,伤害中国这个整体。美国把香港当做挟持中国的工具,达到牵制中国发展的目的。当然,间接地,也的确会影响到中国整体。然而实际上他们伤害最多的是香港民众的利益,切身利益。但他们根本不在乎。我从来不相信这些西方国家真的把香港的利益放在心里,他们根本一点儿也不在乎香港的利益,他们只想进行所谓“西方民主体制输出”,实现自己的盘算。美国自己有超过20部国家安全相关法律,却因为香港有了国安法而试图声称香港“失去自由”。这多么奇怪。再举个例子,看看新加坡,那里的许多法律都比香港严苛得多;新加坡是一个符合西方眼里的举行民主选举的“民主”国家,但那里实质上也是长期一个政党执政。但我们却从没听到西方国家指责新加坡这也不好、那也不好。为什么?因为这无法让他们影响和钳制中国——这个他们眼中正在崛起、威胁自己地位和利益的最大“对手”。当然,我知道,在未来一段时期里,一些西方国家仍将持续不断地抨击中国,抨击“中央夺走了香港的自由”,这这那那的;但我也亲眼见到曾经参与抨击中国的西方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有识之士,已经开始转变看法,他们开始理解中国,理解了“对于拥有14亿人口的国度,中国必须采用这种体制”,他们看到了这种体制的行之有效,也看到了这种体制让这里的人们生活的更好。“一国两制”提出和实践之初,这在全球都是一个史无前例的伟大政治构想,在全球都没有第二个地方有过类似的制度,在全球也找不到任何国家或地区可以借鉴经验。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中国只能不断摸索,寻找正确的脚步。这就像是试图在一片森林里找到正确的方向,是极难的事情。然而中国走出了这条路,在摸索中坚定地前进,把这条路走的越来越具体,越来越扎实。这令我,一个转变了国籍的犹太裔中国人,对中国非常有信心。“你想达到的目的,
是不是符合香港的利益?”
我知道,“爱国者治港”这一原则,令许多“泛民”强烈不满,说“这是不给我们机会”。但“你们有没有机会”,这根本不是问题的关键,而“你想达到的目的,是不是符合香港的利益?”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怎样做才最符合香港的利益,这才是我们应该问的问题。“泛民”想要“独立”,这在香港可行吗?香港总人口750万,离开中国内地,香港应该如何长远发展?如何才能做到长远发展?所以“香港独立”根本就是无稽之谈。这是外国势力塞给香港年轻人的所谓思路,甚至让他们在游行中举起某些西方国家的国旗。他们有没有想过,如果有人试图在美国或者英国的街头挥舞某个共产主义国家的国旗,会有怎样的后果?那么为什么容许在香港发生这样的事情?而西方国家竟然还在抹黑香港警察,声称“中央令香港失去自由”。我一直生活在香港,我从没失去自由。我遵守法律,生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于我而言,生活从未发生改变:我每天还在读一直读著的报纸,用一直用著的社交媒体……但是对一些人而言,他们的的确确地试图挑战底线——挑战基本法。不论“占中”还是“修例风波”,中央没有让驻军介入,而是从立法上完善了香港的法律漏洞——立法通过了香港国安法。我认为这是非常正确的做法,非常尊重“两制”。若真像某些人或势力试图让人们相信的那样——“两制”“名存实亡”,那么中央原本可以直接在香港推行和内地一样的国安法,这对中央而言更简便易行。然而中央绝对没有这样做,而是花了6个月时间讨论研究,充分考虑了香港的独特制度和社会情况,然后通过了基于基本法的香港国安法。这对香港享有的“两制”非常公平。所以这根本没可能成为那些人攻击的目标或由头,因为这毫无漏洞。我非常理解中央的做法,我甚至觉得早就该这样做了。这样做只会令香港变得强大。完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能够真正帮助香港重新赢得中央的信任,此前,这一信任一度消失。让“真正爱国者”
不仅仅是“治港”的人
此前,香港社会失去了平等。住房开始变得越来越小,人们住进了㓥房、纳米公寓(nano flat)——150呎(大约15平方米)竟然同时住著6个人;孩子们要在床上做作业,因为家里放不下桌子……在香港这样一个大都市,这样的场景是很令人哀伤的。而当年轻人看不到向上流动的机会,看不到自己的位置、看不到拥有一个得体的住房的前景,那么他们当然就会看不到自己的未来,他们就会反叛。因为他们看不到这一切得到改变的可能。当实现了真正的爱国者治理香港,他们就能够做出真正为香港好、帮到香港的决定,比如解决房屋问题,让人们生活的更好。这也是为什么我总提粤港澳大湾区,大湾区是香港年轻人很好的发展之地,是香港未来发展中的一个非常值得期待的地方。我们不能仅仅看到从政的中年人需要是真正的爱国者,我们还要看到现在的青年,我们希望青年也真正的爱国。青年是香港的未来。现在还有相当一部分香港青年仍是延续过去那种更熟悉西方的思路,比如去西方国家留学等等,而对于中国内地如今究竟是什么样,完全没有概念,或者说没有真实准确的概念。所以我们想让越来越多的香港青年到内地看看。只有看到,才能相信。“眼见为实”(Seeing is believing)。大湾区2019年的GDP达到1.67万亿美元,超过了包括韩国在内一些国家同期GDP。有著如此庞大GDP的地区,如果得到充分发展,将产生多么惊人的成果;如果香港得以正确参与其中,又将产生多么惊人的美好结果(也在1个半小时的高铁生活圈之内)。这将令香港开启下一个崭新发展的阶段,这是共赢。这也是为什么我对香港的未来很有信心。等一切尘埃落定之后,我也希望香港能够真正开展严谨的国民教育,这也是我们已经等了太久的事情。这也是香港一直存在的巨大问题之一——香港推行的是通识教育,由教师自行决定教授的内容,很显然这种方式行不通——绝大多数香港青年在成长过程中没能受到正确的指导、没能充分理解和认识自己是谁。香港已经有了迷茫的一代。我为这些年轻人感到遗憾。一个国家的国民理应知道自己国家的历史——自己从哪里来,理应找到内心的归属感。我在加拿大长大,5、6岁上学的时候,我们每天早上都要在学校向英国国旗敬礼,唱《天佑女王》;美国也同样,美国人也在各种大型场合开场前面向国旗唱“the star-spangled banner(星条旗)……”(美国国歌歌词——编注),说“I pledge allegiance(我宣誓)……”(美国《效忠宣誓》誓词——编注)效忠誓词,宣誓效忠国家。国民教育让每个人从小就懂得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国旗,热爱和尊重代表国家的事物。这在全球都是正确和普遍的做法。以前我们在香港没有这么做,所幸,现在香港终于可能在学校系统推行国民教育了,香港的孩子们将会更加全面和充分地成长。
在香港,一直以来施政受到的阻挠太大。完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意味著发生在权力机构的闹剧和荒 唐的循环终于将被终结。图为2020年5月18日,香港立法会内务委员会主 席选举现场,反对派议员拉开黑布掩饰暴力行为, 企图冲击主席台(资料图片)
睡狮猛醒 “眼见为实”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到了2003年仍没能完成基本法第23条立法,甚至一些市民上街游行抗议第23条立法。这是因为他们担心,他们不理解中国内地,不理解中国内地一直以来成就的这些奇迹。我在内地有不少公司,我亲眼看著我在内地的员工生活越来越好,经常出国旅行、在网上买到各式各样的商品……让人感到他们拥有生活幸福所需要的一切。我也看到现在越来越多中国内地人去到外国,然后选择回到祖国。我在香港和中国内地经商生活了45年,我见过当时的内地,也见到了现在的内地,所以我知道内地的巨变多么令人难以置信。这也是为什么在2008年,我放弃了加拿大国籍,加入中国国籍。对此我很骄傲。我这样做不是出于其他任何原因,就是因为我亲眼看到了一直以来中国内地作出的这些难以想象的成就。“眼见为实”。过去,中国内地的人们觉得自己在世界上是“二等公民”,觉得其他国家的公民都比自己优越。现在,似乎是突然之间,这种感受发生了完全的转变。现在,绝大多数内地人对生活、对政府有信心,他们非常自信——对自己国家的政府感到自信,对自己的生活有信心。我见证了这种转变。过去,中国不怎么敢于、也不习惯于在国际上发声;现在,似乎也是突然之间,中国人有了自信,意识到,面对国际上的不公对待,我们也能义正言辞地发声批评和抵制,告诉世界,中国不会挑起矛盾,中国不希望战争和纷争,中国希望各国和平共处。但中国也不会再任人欺负。要我说,过去的中国在沉睡,而现在,她醒过来了。香港也正应加入中国这一整体的觉醒的发展势头。终结香港权力机构里
闹剧和荒诞的循环
“爱国者治港”,完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这对香港和中国整体而言,都是正确的决定,是体现和保障“一国两制”的正确方式。“爱国者治港”,在我看来,除了需要是一位真正的爱国者之外,还需要是一位真正有能力、有胸怀的人。放眼全球,不论是某国的议会、众议院、参议院,还是香港的立法会,你会发现许多人都“德不配位”,胸怀和能力根本配不上他们所坐的位置、所代表的权利——为了“分歧”而“分歧”,毫不理会百姓选他们坐上这个位置是为了能够生活得更好。很多时候,这些权力机构里发生的事情都很荒诞。香港当然有足够有能力的人。各国各地都有这样的人。但是在香港,一直以来一个不小的问题是,如何让这些真正爱国并真正有能力的人,愿意走进政坛、参政议政,乃至成为特首。我们一直以来看到的都是,施政受到的阻挠太大。比如在立法会,一部分“泛民”议员用各种方式阻挠,举著反对标语、大喊大叫,等等。这些故意激怒的行为当然会激起负面情绪,有些建制派议员甚至被逼到说出“我再也不去立法会了”的气话。(当然,“泛民”的这种行为也逐渐被香港市民了解并失去人心。)这就是完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决定出来之前,香港立法会,乃至香港社会治理长期遭受的境遇。现在,香港特区选举制度将被完善,这种闹剧和荒唐的循环终于将被终结。当然,作为爱国者,我想也不意味著凡事都不假思索地认同,但是重要的是,要真心尊重国家,尊重这个自己生活的城市。在我心里,
香港是世界上最好的城市之一
曾经,香港在众多方面都如此领先和出众,是全亚洲瞩目的“东方之珠”,那时,许多国家和城市的人都希望来到香港,包括内地人。而如今,香港的发展已经落后于内地的不少城市。香港需要再度振奋起来,努力找回当初的势头。有些人希望留在这里,帮助重建香港,那么我们非常欢迎。有些人不想这样做,那么他们可以随时离开,没有人阻止。香港需要稳定,需要繁荣,需要认识到中国内地取得的难得且可观的发展成果,并且加入其中;并且意识到,离开了内地,香港没有可能取得今天的地位。也是因此,我对完善香港选举制度这一决定感到高兴——我们已经容忍了太久,终于可以开启一个健康的新阶段了。在我心里,香港是世界上最好的城市之一。这里几乎什么都有,包罗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