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松杰
中央高度重视本次修改香港选举制度,一连三天举办超过60场座谈会,每场最多15人出席,将约见超过1000人,笔者有幸参与为市民反映意见。
首先,笔者十分支持今次全国人大会议高票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去年全国人大通过港区国安法让香港由乱转治,今年完善香港选举制度,可谓彻底看清香港的深层次问题并著手解决。从2014年「占中」、2016年鱼蛋事件、2019年黑暴乱港,到2020年外国势力代理人戴耀廷等反中乱港份子策动的「揽炒十步曲」,可以看出外国势力希望透过香港现行选举制度的漏洞来夺取管治权,本次中央出手可谓拨乱反正、合情合理。
笔者只需用一句话反驳外国反华势力和反对派所谓「民主倒退」的说法,也是香港民主选举进程的一大跃进,即:选委会由以往的1200人增至1500人,以750万人口计算,这个比例比较高,且广泛代表性更强。
此外,选委会界别组成由四大界别扩展至五大界别,包括「工商金融界」、「专业界」、「基层、劳工和宗教等界」、「立法会议员、地区组织代表等界」,以及「港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全国性团体香港成员代表界」。笔者建议尽量清晰化表述各个界别的详细构成。
立法会议员将增至90席,笔者认为选委会选举产生「较大比例」的立法会议员是有必要性的,地区直选、功能组别和选委会议席,应成「2:3:4」之比例是一个较为适合香港的安排。
笔者认为,过去很多香港人忘记了「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一国」,今次设立候选人资格审查委员会则很好体现了「一国」的原则。
笔者认为,本次改革宜大刀阔斧,抛开过往的经验,在制度制定及执行上都要严格,累积一定经验后可作出适度调节。
「一国两制」是前所未有的独特政治制度,具有强大生命力、弹性及创造性,是次完善香港选举制度更好地保障了「一国两制」行稳致远,亦给很多反对派上了重要一课,使他们学做一个「忠诚反对派」,国际社会上很多反对党也是忠诚的爱国者,只要是遵守法律的都可以参选从政。
最后,笔者认为本次改革时间非常紧迫,5月2日前登记成为选民的情况没有改变,但界别和一些制度未定前难免令市民感到混乱,政府应及早协调。
(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为香港再出发共同发起人、香港菁英会社会民生研究会主任、网络红人工作者协会创会主席
编辑:潘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