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怀:侗族艺术家的30年乡村振兴之路
文/洪洋
图/张平
当今著名音乐人邹世冬先生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宣讲“五音养生”音乐时说:“如果有一首歌,你听不懂它的内容,却听起来很开心,并能久久吟唱那个旋律,这就代表了一首无国界且蕴含著千年以上文化的音乐。”侗族歌曲《芦笙之乡》、《欢迎你到侗乡来》就是这样的歌,它们不仅是深山里少数民族的歌,更是唱出了中华民族热情好客、淳朴坚韧的歌,这些歌为代表的一系列乐曲是笔者愿意时时哼唱的,它们来自一位侗族的创作人、歌手、民族艺术家——杨建怀。
相识杨建怀10余年,一直想写一写他,可是每次都觉得还对他的了解不够,因为每一次见面和每一次电话联系,都会有新的收获,他是一位外表普通却可堪奇才的人,亦可称为发挥侗族文化、引领乡村百姓走向幸福生活的“侗族歌皇”。
杨建怀进校园传授芦笙技艺
肩负民族使命 传播千年音律
2018年的春夏之交,笔者赴香港公干,一日途径上环的一个小店,耳畔响起了一首欢快的歌曲,那是我耳熟能详的《欢迎你到侗乡来》,寻声走进小店,里面宁静温馨,在一团鲜花背后,是一个小小的音箱,里面播放著这首歌。问及店老板,她说并不懂这首歌的内容,只是觉得这首歌非常好听,让人工作欢快,心情也被感染地很好,就反复播放,而她的两位南亚裔的员工也非常喜欢,也将这首歌下载到了手机上,当做等待音,让每一个给他们打电话的人听。
这是一件很有趣且让人十分感动的事,沟通后了解到,他们并不知道这首歌来自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当地的几十万百姓几乎都会唱,即便是小孩子也会一边唱一遍跳起舞蹈来。这是一首由当地民族文化工作者杨建怀先生创作并演唱起来的歌,其中不仅具备了一首好歌的所有元素,也诠释了“民族的即是世界的、音乐无国界”的习语,更饱含著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挚爱。
2011年杨建怀带队参加上海世博会演出
杨建怀目前已是侗族文化的代表性人物,他创作的歌曲、芦笙乐曲已是湖南、广西、贵州侗族人传唱和表演的主要曲目,
这首《欢迎你到侗乡来》来自湖南深山里的“非常侗人”乐队组合,是由杨建怀在2011年组建的侗族本土乐队,他任主唱、队长,另由多名纯侗族队友组成。“非常侗人”乐队在2013年参加“凤凰音乐节”舞台上就已大放光彩,抢占了同台演出的张天笑乐队及国内几支知名乐队的风头,受到现场观众的热捧,稍后他演唱了饱含著侗族千年音律的代表作《欢迎你到侗乡来》、《不要再爱你》、《布谷催春》,以现代音乐风格结合民族音乐元素的形式,给观众眼前一亮,成为当晚音乐节演出的高潮,受到湖南卫视《新闻联播》的头条采访播报,同时受到多家媒体报社的频繁转发。
杨建怀接待探访非常侗人乐队的外宾
他曾经对记者说:通道的侗族文化有很久的历史,我从小生长在这地方,耳濡目染也学习了很多优秀的东西,那时候是当做小小的兴趣去学习的,可是直到我走出大山才知道,我们这里的传统文化是那么的稀有和珍贵,也因此感受到挖掘和弘扬这些宝贵的遗产是我的使命。
“通道”是湖南省怀化市边缘的一个小县城,这个有著奇妙名字的地域具有千年以上的历史,也是中国近代历史上重要事件“通道转兵”之地,在此召开的“通道会议”是“遵义会议”的缘起。这里的侗族是一个远古而神秘的少数民族,这个民族没有文字,代代相传的一切信息皆是口传心授,这也是民族文化承传过程的一个遗憾和难点。作为中国侗族地区著名艺术家——编导、词曲、歌手、怀化市“先进工作者”、“三湘群文之星”,杨建怀1996年至2017年在坪坦乡文化站及皇都景区默默地工作20余年,他克服了包括“没有文字资料”、经费拮据、交通不便等诸多困难,挖掘、整理、创新了今天享誉中华大地的侗族大歌、芦笙文化。
杨建怀(右一)环球旅游排行榜颁奖现场
从舞者到歌者
2018年至今,杨建怀调任通道县非遗中心工作,是全国侗族上北京“走毯的第一艺人”,同时也是以侗族文化艺术推动当地旅游产业扶贫人。生于1973年的杨建怀至今更愿意在亲友聚会的时候为大家秀一下自己的舞姿,虽然“通道”这个地方的侗族大歌之歌舞享誉天下,但他最喜欢的是曾经风靡世界的“霹雳舞”,这或许和深山中绚丽且含蓄的侗族服装格格不入,却代表著一个时代,杨建怀便是那个时代的“顽皮学生”。
杨建怀带领非常侗人乐队参加音乐节
1980年代,13岁的他经常溜进电影院反复观看电影《霹雳舞》,并攒钱购买霹雳舞书籍自学练习。当年自身家庭条件比较差,寨子里根本没有合适的地面场地练习,为了更好的学好霹雳舞、只有约上爱好者同伴们到河里挑沙子,借钱买水泥铺了一块30多平米的水泥排练场,然后凭借自己艰苦勤奋练习,在水田里劳作之余,在田埂上下下腰、翻翻几个跟斗,走一走“太空步”,功夫不负有心人,在1995年首次登上舞台参加全县“工作杯歌舞大奖赛”并获得第一名,这个奖也开启了杨建怀的艺术人生之旅。
贫苦农民家族出生的杨建怀,不仅日以继夜地思考和创作侗语歌曲、编排侗族舞蹈,更心系侗家儿童的艰苦和未来,他非常了解农村孩子最缺乏艺术特长的教育辅导,为了解决这一现状,杨建怀凭借自身业务专长,免费在本乡开办了12期暑期少儿民族艺术培训班,主要培训舞蹈基本功训练、舞蹈组合练习、成品舞蹈排练,及乐理知识、歌曲演唱训练、侗族乐器演奏等;受到家长和学生的欢迎,共培训学员达1200多名,培养艺术特长升学考生600多人。同时创建了“少儿侗歌队”及“少儿芦笙队”,虽然每年有高年级的学生升学离校,但多年来两支队伍始终保留人数达100多人,其两支特色队伍靓丽的活跃在侗族三省边区展演,受到社会各界人士一致好评,在国家实施“非遗文化传承从娃娃抓起”工作来,不但有效地达到文化传承效果,且大大的提高了农村留守儿童艺术特长的提升和需求,真正做到了“文化惠民工程”为农民的这一目的。2015年杨建怀获得在北京举行的“环球旅游音乐榜”原生态原创歌曲金奖,与刘和刚、杨臣刚等诸多知名人士同台领奖,其后放弃了多家国内知名经纪公司高薪驻演的的邀请,回到他挚爱的家乡继续做自己的事。
培训青少年舞蹈
传承民族艺术 创造美好生活
作为曾经的贫困县,通道地区的生活水平比较低,杨建怀在每个月只有50元工资的文化站工作,直到今天仍然随时会囊中羞涩,让杨建怀执著于民族文化工作的是执著之心和热爱之情。杨建怀坚持多年在岗位上不断努力学习专研民族文化,提高自身综合业务能力。从事多年基层文化工作来,他始终以服务于乡亲为根本,坚持走进村寨为老百姓编排辅导文艺节目,让农民演员们增加表演自信心,带动更多的爱好者们加入到文艺大家庭中来。同时,他借助文化演出活动为契机,减少广大群众的陋习,增加基层村民的快乐幸福感,不断增加人与人、村与村之间的感情友谊桥梁,大力的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多年来,不管白天黑夜或下雨落雪,这位文化站的“杨站长”都要坚持下村为百姓辅导节目,县里和乡村里的男女老少,几乎都认识杨站长这个人。曾经乡里有个党委书记就有很深的感触,每次只要他和杨站长下队进村里时,村民们总是很热情的和杨站长打招呼:“杨站长、杨站长今天来得那么早啊,进层吃早餐先……”,硬是将一旁的书记领导冷落了,于是书记便悄声说:“站长啊!只要和你下队我就得吃醋啊,村民们只喜欢你,都没人理我啊,以后我可不想和你下乡了啊。”
杨建怀培训的少儿芦笙队表演
资料显示,当前湖南怀化通道县的坪坦乡已展现出一个文化氛围十分浓厚的文化活跃乡镇,全乡11个村,从最开始几乎只有个别传统小戏班子,已发展至26支队伍。文艺队伍壮大,更好推进了全乡文化活动的开展,更利于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全乡每年开展4次以上大型演出活动,有“糍粑节文化节”、“架水节文化活动”、“春节文化活动”、“5.29计生汇演活动”等,并多次成功举办侗族三省“芦笙节大赛”及全县大型演出活动,取得反响强烈的社会影响力,连续2次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殊荣,由此吸引了大量外来游客,侗族文化日渐名声鹊起。
近年来,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逐渐被重视,杨建怀在很久以前便自发地在摸索中开展实施了具体工作,自政府的民族非遗文化进校园“文化保护传承工程”开展以来,他利用常年奠定的群众基础,很快收集整理传统非遗项目资料,创作与时俱进的少儿艺术作品作为上课教材,在课堂上进行传授,其时一直关注并大力支持通道县民族文化发展的湖南省怀化市宣传部副部长张中伟表示:杨建怀是我们的骄傲。
据统计,杨建怀每年开展民族文化进课堂在200课时以上,受训师生达5000多人次,主要传授侗族芦笙、侗族大歌、侗族琵琶、哆吔等侗族非遗项目。杨建怀的同乡、湖南省著名“公益人”杨惠惠女士说:杨建怀老师做的事非常感人,他为年轻一代侗族人开拓了新的发展空间。
杨建怀受邀进军营中传授芦笙技艺丰富官兵生活
“文化保护传承工程”的开展深受当地家长群众及学生老师的喜爱,都说“有了杨站长当老师,咱们的侗族文化有希望了,我们学校在全县的汇演比赛上也不怕没有节目啦”。同时,示范点学校——通道县坪坦中心校被文旅部、教育部授予“全国民族文化传承示范学校”殊荣。
为更好的开展群文艺术工作,提高全乡民族文化旅游影响力,加强挖掘民族文化资源,杨建怀在忙碌之余,还利用珍贵的休息时间,坚持不断创作了具有侗族特色艺术作品,有效提升了民族文化旅游的内涵。使坪坦乡及通道县的知名度及旅游热度在外界得以大幅提升。
2018年,杨建怀任湖南卫视《乡村合伙人》栏目,在通道拍摄活动总导演,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影响力很强。曾导演过通道县两届县庆开幕式大型文艺演出及三届通道县举办的湘桂黔侗族三省(区)“大戊梁”歌会开幕式演出和大高坪苗族乡乡庆开幕式演出等,均受领导群众一致好评。其创编文艺作品达100多个,有敬酒歌、迎客歌、送客歌、芦笙舞、捞鱼舞、琵琶歌舞、哆咆歌、竹筒舞、劳动歌等等; 深受游客的喜爱和好评,其唱作的代表作《欢迎你到侗乡来》,已成为通道县的旅游形象宣传歌曲火遍全国。时任通道县副县长吴志勇主管文旅工作,谈到杨建怀的歌舞创作,吴志勇先生坦陈:杨建怀的艺术天分一方面是自己的努力,另一方面是他对艺术的痴爱,正是这一份“痴”让他创作出了可以流传百年的优美旋律。
2015年,杨建怀在皇都AAAA景区创建了“田梅建怀劳模工作室”,他以劳模先锋作用,率非常侗人组合16人,精心创编一台侗族特色节目,3年来日日夜夜在景区为各地游客互动表演,深受各地游客喜爱,不断提升景区文化内涵。同时带领非常侗人组合代表通道县政府,赴上海、杭州、广州、深圳、珠海、重庆、合肥、广西、贵州等20多个城市,进行旅游推介会宣传演出,让外界更加了解通道喜欢通道,从而大幅度的增加大量游客赴通道旅游,真正促进了老百姓增收及旅游产业扶贫。
今年是本命年的杨建怀30年磨一剑,在侗族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发展、创新宣传方面尽心竭力,促进了乡村发展与振兴,为“通道”这个旅游胜地、红色圣地增添了重要的注脚,为更多的乡村百姓带来了实惠和美好生活,将这个深山老林里的少数民族文化输送到了全国乃至境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侗族文化将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走向更为宽广的世界!
获得荣誉:
2008年、2011年两次被文化部授予坪坦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殊荣;
2009年-2014年间,创编侗族芦笙舞《鱼跃笙歌庆丰收》,入选由文化部、湖南省主力、大型演出活动,有“上海世博会演出”、“全国少数民族非遗展演活动”、赴台湾参加“精神家园”两岸文化交流演出活动,“汩罗国际龙舟节开幕式演出”,“湘潭全省城市运动会开幕式演出”、第三届成都国际非遗节”, “福州非遗展,湘记忆非遗演”等;
2010年被怀化市委人民政府授予“怀化市先进工作者”称号;
2010年创作歌剧作品《侗家娃送红军》,荣获全市“红色经典读书活动”金奖;2011年在湖南省第五届艺术节活动中,被省文化厅授予“三湘群文之星”荣誉称号;
2011年创编少儿侗族大歌《哆嘎哆咆读书郎》荣获湖南省第八届少数民族文艺调演银奖;
2011年创编指导的歌曲《侗家孩子讲文明》荣获湖南省三湘蒲公英银奖;
2011年创编少儿侗族歌曲《放学回家》荣获三湘蒲公荚大赛音乐类银奖;
2011年被湖南省文化厅授予“上海世博会贡献奖”殊荣。
2012年创编侗族芦笙舞《欢乐侗寨》荣获湖南省“欢乐潇湘绣”,最受观众欢迎民俗文化奖;
2013—2014年唱作侗族歌曲作品《芦笙之乡》,荣获“环球旅游音乐榜”最佳原生态歌曲年度大奖;
2014年创作少儿侗族歌曲作品《哆嘎哆咆读书郎》,参加“贵州省第一届大歌节大赛“,荣获优秀歌队奖;
2015年唱作改编侗族歌曲作品《欢迎你到侗乡来》,参加“贵州省第二届大歌节大赛“,荣获辅导一等奖,及优秀歌队奖:
2015年获“环球旅游音乐榜”原创金奖;
2017年代表作《欢迎你到侗乡来》荣获“湖南省总工会举力、的少数民族群众文艺汇演”银奖;
2017年荣获“中国模特形象大赛贡献奖”殊荣。
2018年入选由文旅部、国家民委举办的“第二届少数民族优秀声乐作品展演”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