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庄家彬
「爱国者治港」近日成为坊间最热门的词汇。有少数人将「爱国者治港」视为政治打压,笔者绝不认同。事实上,由「爱国者」参与香港特区的管治及建设,成为体制内的一分子,这根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香港回归祖国已经24年,「一国两制」成功落实,取得良好的成绩,不过,在落实的过程中,的确也出现一些不理想的地方。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早前出席全国港澳研究会的专题研讨会中,阐述「爱国者治港」的理念,并将其规范化、具体化,这正正是针对香港近几年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原则和办法。
重申「一国两制」初心
其实,有关「爱国者治港」的原则,并非新的事物。邓小平1984年在北京会见香港代表时,已明确表示「港人治港」有个界线和标准,就是必须以爱国者为主体来治理香港。邓小平当时对爱国者提出三个标准,包括尊重自己的民族、诚心诚意拥护国家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不损害香港的繁荣和稳定。
不过,在「一国两制」落实过程中,有些人刻意曲解了「爱国者治港」的内涵,近年来,相关问题日趋严重,国家为确保「一国两制」实践继续沿着正确方向行得稳、走得远,不变形、不走样,因此才重新将问题说清楚。
夏主任在发言中提出了相当具体的准则,以及对管治者的要求。其实,这些都是重申了国家对香港、对「一国两制」方针的初心,并且将「爱国者」的行为准则规范化。夏主任提出了「爱国者治港」的三大客观标准,包括爱国者必然真心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爱国者必然尊重和维护国家的根本制度和特别行政区的宪制秩序;爱国者必然全力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
不同声音不等于与政府「对着干」
夏主任亦表示,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要完善相关制度,包括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尊重中央的主导权;符合香港实际情况;落实行政主导体制;有健全的制度保障等,确保重要岗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让反中乱港分子占据。
笔者认为,这些准则和要求,目的是为了完善特区的管治制度,确保中央对特区的全面管治权及有效维持香港特区的宪制秩序,使「一国两制」的落实行稳致远。
夏主任还特地点出了「反中乱港者」对香港带来的灾难,亦列出了部分何谓「非爱国者」的例子。事实上,香港绝大多数市民素有爱国爱港的传统,中央政府亦完全明白,香港是一个中西文化交融的社会,一部分市民由于长期生活在香港这样的资本主义社会,对国家、对内地了解不多,甚至对国家、对内地存在各种偏见,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
国家绝对不是要搞「清一色」,国家是可以容纳不同的声音,如特区政府在抗疫工作上做得不足,对某些行业及从业人员的援助不到位。对特区政府的施政表现,大家都可以提出意见,我们着眼的是要有建设性的批评,以及建议将来如何做得更好,这些不等于与政府「对着干」,不等于可以反对国家的宪政,甚至颠覆国家政权。
夏主任的发言呼吁理性的反对派要自觉做到「爱国者」的标准,积极参与香港治理和建设,成为特区忠诚的反对派。
(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为香港菁英会荣誉主席
来源:香港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