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新主张, 爱「媒」敬老有良方
文/清波
2021年春节,为了响应政府倡导的市民群众在京过大年、非必要不出京号召,很多人都留在了首都。「疫情」阻断了与家人团聚的路,大家通过不同的形式表达著自己的孝心,但究竟什么样的孝心能让父母身体更健康,心情更愉快,家庭更和谐?由此引发的思考引起了由全国数百家专业报刊媒体人组建的「爱媒智库」与全国大健康媒体联盟的关注,于是,第二期爱「媒」大健康讲堂——孝道文化座谈会应运而起,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医学健康类报刊等20余家社长、主编参加了本次大讲堂活动。本期座谈会主持嘉宾由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芳华担任。
随著社会的发展,老年人在社会中的比例开始逐渐增大,由于退休后闲暇时间太多,加上子女经常不在身边,老年人的身心问题也变得更加突出。一个幸福的家庭,一定是家庭关系处理得非常融洽、上下老小一团和气,而家庭关系也会直接影响到老人的身心健康。从某种意义上说,自古以来,与物质生活水平相比,中国老年人更看重来自子女的孝心和孝行。本期座谈会,旨在回顾春节和父母是否团聚的心情,分享爱老敬老新观念,用智慧的新孝道让老年人的生活更有质量。
《当代医学》杂志社副社长 爱你「媒」商量智库联盟创始人 朱波
本次活动首先由爱媒智库创始人、《当代医学》杂志社副社长、北京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会长朱波进行开场致辞,她对支持本次活动的北京金康利印刷有限公司表示感谢,对参会领导、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她说,「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媒体人,更有责任和义务传播和倡导有利于老人身心健康的「孝道观」,为推动健康中国行动的促进而共同努力。
《中国化妆品》杂志社执行社长 全国大健康媒体联盟创始人 程伟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芳华表示,她做老年节目已经17年了,中国是一个老龄化国家,老年人有两个多亿,在这种情况下,孝道还和古代的二十四孝一样吗,答案是否,那样已经落伍了。「在新的形势下,新的时代,应该传播什么样的新孝道,我觉得这是大家可以探讨的话题。」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老年之友》栏目主持人 芳华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社主编李建国说:「老妈妈91岁了,她住在养老院里,我们也在不断的磨合,最有感悟的是和老人不能讲理,要处处顺著她。我们教她学会了微信,通过微信语音和视频进行沟通,让她开心。」《中国药学》杂志社英文版常务副主编黄河清说:「我觉得孝可以做到,但什么事情都顺著他还是不太可能,但我们会争取多一些陪伴,尽最大的努力孝敬老人,让自己今后不后悔。」《中国艾滋病性病》杂志社主任刘霞说:「我的父亲是军人,也90多岁了,儿女们都以他的身体健康为主,在各方面都顺著他,让他心情愉悦。」北京德博全基因检测技术研究所教授张旭说:「我的父母都是军人,目前已经都离开了我,父亲92岁的时候,还给我烙饼吃,其实活到老学到老,儿女如果能够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价值,他们真的会特别开心,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孝道。」北京金康利印刷公司总经理周敏说:「我父亲目前刚出ICU病房,曾几次病危,但我不放弃一直尽全力抢救,很多人认为这是愚孝,目前他已经度过危险期进入康复阶段,我认为父母在的时候应多一些陪伴。」《紫荆养生》杂志社社长助理洪洋说:「我们都有自己的家,未来要传承给后代人,小而言之是自己的家,大而言之是每一个国人自己的家,国人好了,国家才好。懂得孝道,可以让工作、学习、和人际交往更加顺畅。」《北京医学》杂志社副主任裴力雨说:「我们通过言传身教给两个孩子做榜样,善待关爱父母,并支持他们有益身心的兴趣爱好,让他们生活的快乐健康。」《科技中国》杂志社编辑部副主任李浩说:「忠孝两难全,和老人分居两地,只能在年节和父母团聚,今年由于疫情没能回去,内心的感受还是有些复杂。」高等教育出版社分社长石磊说:「虽然离家在外聚少离多,但每周我都会给父母打一个电话,由于和父母感情的特殊性,我会平衡各种关系,照顾老人内心的感受。有时候无法在身边尽孝,但我相信他们能够理解我。」《当代医学》杂志社副社长朱波说:「我虽然也做到孝,但很多时候因为两代人观念的不同,会产生辩论和争议,这让老人很不高兴,通过反思,我已经做到多顺著他们,尽量让他们心情愉快,春节前妈妈给我寄来她亲手做的各种面食,让我非常感动。」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导演吴青说:「对于孝道,我觉得老人要有精神上的追求,能够体现自身的价值,要有些事情做,丰富业余生活,这样他们会感到快乐。」《中国民族博览》杂志社副总编辑练培黎说:「我对于父母在弟弟那里生活总是有很多牵挂,就经常过去看望他们,怕他们受累,特别希望他们吃好穿好过的幸福。」《中国化妆品》杂志社执行社长程伟说:「我们陪伴父母时间不多,有时候比较惭愧,我也认为应该满足父母的需求,体现他们的价值,这样会更开心。」《中国食品》杂志社副主编张秀敏说:「感觉父母对我们照顾很多,对于‘孝’我感觉做的还可以,但‘顺’做的确实不好,因为两代人还是有代沟,总是会产生思想上的分歧,我觉得今后还是要多‘顺’一些,让父母更开心。」《中国县域卫生》杂志社总编辑郑莉丽展示著手中的照片说:「99岁的老父亲还在给重外孙包饺子,还做一些活计,他觉得很开心。只要不出差,我每周都会去看望他,还和老爸爸撒撒娇耍耍赖,这样他就特更加开心。」北京电视台《我要当医生》栏目总监李薇说:「父母在,家就在,父母不在,只剩归途。我很羡慕有父母还健在的你们。我认为不是说你给父母买点好吃的就是‘孝’了,孔子说,‘色难’,就是如何一直给父母一个笑脸。 希望有下一代的,不仅要把我们的父母孝敬好,还要把我们的孝道精神传承下去,传承给我们的儿女」。
参会人集体合影
对于大家的发言,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芳华总结说:「听了大家的分享后,我觉得各位老师对孝道的理解无论从文化的角度还是从自身的角度讲,还都是很深刻的,现在老年人的需求是什么呢?其实更多的是心理上、精神上的需求,老年人要有自己的成就感,满足感,价值感,如果这三点都具备了,就会特别高兴,特别欣慰。如何让他们获得这样的感受,这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希望帮助父母实现他们年轻时候没有实现的愿望。能够自强,自立,自理,自娱自乐,自我服务,让他们活的更有尊严。要对父母有耐心,教他们学会一些技能,让他们对生活充满追求和希望。目前有些国家,没有养老的概念,很多事情都自己做,和我们的传统观念还是有所不同。所以,今后要在老人面前要适当示弱,给她们留任务,让她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实现老人的价值感,存在感,幸福感」!
左:《中国药学》杂志社 英文版常务副主编 黄河清
右:北京德博全基因检测技术研究所教授 张旭
「良辰不忘孝亲心,月圆共话敬老音」北京德博全基因检测技术研究所教授张旭和《中国药学》杂志社英文版常务副主编黄河清联袂演唱一曲《我爱你中国》,美好的歌声代表大家共同祝愿华夏儿女心怀感恩,伟大祖国繁荣昌盛。
摄影:刘世超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