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警惕心阳虚的危害
文 | 罗大伦
现在心臓问题不容小视,中老年人是高发人群,但是,现在心臓问题有著逐渐年轻化的趋势,冬季因心阳不足所引起的心臓的问题,要引起重视,本期我们来聊聊心阳不足的人应该怎么办。
心神不足、手脚冰凉警惕心阳不足
1. 心神不足
首先因为「心主神明」,所以心阳不足的所有人都跟心神、思虑有关,有关想问题的功能都会下降,因为如果没有阳气的鼓动和推动,这人就会不振奋,精神、意识等会低迷,总是觉得昏昏欲睡,没有劲。有这样的人,一到冬天就昏昏欲睡,没有力气,总是很困倦,觉得没有心力去想问题,所以这样的人容易精神萎靡不振,容易反应迟钝。中医讲肾阳不足,「但欲寐」,其实心阳不足的人也是这样,也容易睡觉,白天总想睡觉。这是第一,心神不足。
2. 怕冷,手脚冰凉
第二,因为心推动血液在体内走,心属火,所以血液是温热的。如果心阳不足的人,就会浑身冰冷,手脚容易冰凉,因为这血液过不去。然后总是觉得到温暖的地方舒服,一到冷的地方就觉得不舒服,甚至有的人一到冷的地方或者喝杯凉水、冰水立刻心臓疼痛,就是怕冷。别人冬天穿得稍微少点没事,心阳不足的人必须多穿,尤其胸口必须多穿,否则的话觉得特别冷,受不了。
心阳不足的人因为推动血脉的力量不足,所以容易天一冷,肢端,就是最边端的地方血液就容易到得少,所以严重了会出现手指尖发青的那种感觉。有这样的人,患者手指头尖是发青的,这是气血运行不畅,这样的人舌质容易发青紫,因为血脉不畅,有瘀血形成;脸色也容易青紫,嘴唇稍微一到冷的地方,颜色就变得发紫了,心阳不足会如此。
3. 心臓疼痛
所有症状里最重要的是心臓疼痛。一旦受寒了心臓会特别疼痛,然后大汗淋漓,觉得呼吸憋闷,喘不上气来了,然后四肢开始冰冷冰冷的,神智开始模糊了,这时候摸脉已经快摸不到了,容易出问题,甚至会有生命危险。一旦到冬天喝一杯凉水或者冷风一吹到就出现心臓疼痛的情况,这种时候一定要引起重视,这绝对不是小事,要从此开始温阳,要温通血脉,调整状态。
气血不足可引致心阳不足
心阳不足,首先这人一定是气血不足,我们具体落到是心臓的气血不足,也就是正气不足,正气不足怎么来的?原因很多,比如说这人平时就缺少锻炼,脾胃虚弱,那么正气就肯定不足了。再加上饮食劳倦,把脾胃伤了,越伤越厉害,有的人心臓有问题的,甚至多吃一顿都不行,多吃一点都不行。
思虑伤心神这是最重要的,好多人是整天思虑过度,现代人劳伤心神的特别多,这是也是伤心的一种表现。然后再有其他病,再消耗正气;再加上七情内伤,比如各种情绪的波动,都会导致气血逆乱,最终都会消耗我们心臓的气血。
心臓气血不足以后,慢慢消耗越来越厉害,就往往会朝著阳虚发展。尤其如果素体阳虚的话,这时候再加上冬天容易有的寒湿,我们现在其实体内痰湿都重,再加上冬天这一凉,痰也变成了寒痰,所以凝滞心脉,就容易导致我们人的心阳不足。
从根本上讲,这心阳不足首先是自己正气不足导致的,越消耗越厉害。另外一方面加上外界天气变化影响,冬天就更严重了,最终就会导致这个人出现心阳不足的情况。
心阳不足发病的诱因是什么?
天气变冷,保暖不足
首先,天气突然变化,突然冷了以后您的衣物没增加,容易寒邪伤到身体。不管伤到身体哪里,伤到四肢,都有可能寒邪传递到心,因为血液在循环。如果衣服穿少了,直接寒风吹到心臓的部位那就影响更大。
贪食寒凉又过度劳累
第二,这时候吃寒凉的东西,无论是寒凉的药,还是寒凉的食物,这时候就不能吃了。有的冰饮料,冬天一杯凉的饮料下去,结果心臓就开始疼了,这就是危险的来源,马上喝热水,喝姜汤,赶快给它暖过来,否则会有危险的。在这个基础上,如果再加上劳累,有的人天天熬夜,夜夜笙歌,再一受寒,雪上加霜,结果导致心阳不足就发病了,胸闷、疼痛。
这样的人要记住,只要出现过一次受寒刺激导致心臓疼痛了,这个人就要注意了,就要温阳,因为这个危险已经爆发出来了,所以一定要温阳。
心阳虚应该如何养生?
平时没事做做艾灸;冬天穿暖和点;热水泡泡脚,往里边放点川椒,或者放点艾绒;可以吃点姜糖类的制品。
另外,建议可以喝点药酒,比如用温热的中药泡的药酒,这时候每天稍微喝一点,最好温热的喝,促进血液循环。这里的中药,比如人参、鹿茸、巴戟天、菟丝子等温阳的药、补气的药特别多,天天喝一点,温通血脉,对身体有好处。这样的人要去养,要知道危险在哪,您在冬天就能够平安度过了。
(摘自《罗大论频道》)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