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旧时的青石砖瓦、亭台楼榭,到今日的鳞次栉比、高楼大厦,人们对于一座城市的印象,往往源于行步在某一街巷中脚踏土地、近览烟火的初般滋味。一条街,可以是一座城市历经千百年的文化缩影,又或许是一股新生气息的萌芽勃发。 如今,中国大大小小的城市几乎都有一条带有自身独特烙印的步行街。而由步行街拓展开来的街区市集,则是城市文化与商业的融合,是传统与新奇的延伸。
西安大唐不夜城夜景(图:中新社)
2020年6月18日,南京夫子庙步行街、杭州湖滨步行街、重庆解放碑步行街、成都宽窄巷子步行街和西安大唐不夜城步行街正式被商务部授予“国字号”,成为首批“全国示范步行街”。习惯于在都市奔走的人们,不妨趁此放慢脚步,来这五条街市中静静感受华夏大地古今之风华……
2020年12月30日南京夫子庙景区秦淮河两岸雪景(图:新华社)
一步千年庙市景 桨声灯影话秦淮
十里繁华、六朝逸韵,古都南京的魅力早已融化在秦淮河的温婉与醉人间。秦淮河是南京的“母亲河”,全长110公里,在流入南京城时分成了两股支流,其中一股从东水关入城,从西水关出城,称内秦淮。内秦淮河全长9.6华里,沿河两岸从六朝起便是望族聚居之地。商贾云集、文人荟萃、儒学鼎盛,使之成为孕育金陵古老文化的摇篮,享有中国第一历史文化名河“十里秦淮”之称。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在无数骚人墨客的笔下,“十里秦淮”的风韵如船桨轻漾划破水面灯影的流光,亦如纤柔摇曳的女子,总是那般妩媚多姿,却又带著氤氲哀伤藏匿于烟雨朦胧之中。
脱下六朝之金缕玉衣,今日的秦淮河也洗去了许多的脂粉香艳。虽然古时的蕴气仍在,但已然变身成美称“十里珠帘”的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点缀著数不尽的名胜佳景,汇集著说不完的轶闻掌故。
夫子庙位于秦淮河北岸,为供奉祭祀孔子之地,是中国第一所国家最高学府、中国四大文庙之一,是如今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的核心区。经过近1,700年的兴衰沉浮,其“庙市合一”的独特格局保存至今。
夫子庙步行街由“三街一商圈”构成:“三街”为贡院街、贡院西街、大石坝街,“一商圈”即水游城、水平方、茂业天地等组成的现代时尚体验购物商圈。夫子庙步行街主街长1,284米,营业面积50.6万平方米。
在夫子庙学宫东侧,坐落著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科举考场——江南贡院。因仅明清时期全国有半数以上官员出自这里,因而江南贡院被誉为“中国古代官员的摇篮”。而在具有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的夫子庙中心广场,游客可以看到全国最长的照壁。建于万历年间(1575年)的大照壁,长达110米,高10米,是全国照壁之最。照壁上悬浮雕刻的两条金色大龙栩栩如生,犹如真龙在壁戏珠。
如今的秦淮,小剧场群环列河畔,吴敬梓故居等“转角遇见.城市文化休闲驿站”散布街头巷尾。越剧《桃花扇》、《乌衣巷》,实景演出《金陵寻梦.夜瞻园》等让游客在不经意间便可走入一段秦淮故事,沉浸式感受“风雅秦淮”的独特魅力。真可谓,“灯摇画舫载歌去、月酿新诗带韵归”。
杭州湖滨步行街(图:视觉中国)
流光溢彩一城街 淡妆浓抹总相宜
杭州湖滨步行街,位于杭州市上城区,紧靠西湖东侧,因此成为全世界唯一一条毗邻世界遗产的步行街。漫步湖滨,可以一览西湖三面云山。烟雨蒙蒙、水天一色之时,西子湖若隐若现,更有一种迷人的朦胧美。
苏轼曾把西湖比作西子,认为她淡妆浓抹总相宜。其实整个杭州城皆有这般气质,而被誉为展现杭州风韵、迎接八方游客的“城市客厅”——湖滨步行街,则更加恰如其分地展现了宜淡宜浓的绝妙。
湖滨,自南宋定都始建,已逾千年,但湖滨步行街却是一条年轻的街区。它是由车行道改为步行道,2003年建设成为湖滨国际名品街后,又于2019年精心打造后蜕变登场。
从高空俯视,全新亮相的湖滨步行街呈“千”字形,北至庆春路、南至解百新元华、东至延安路、西至湖滨路,占地面积41万平方米。如此格局打破了原有以道路、大型商业体进行空间区隔的方式,植入“湖滨九里”街区概念,即以解放路为界,按照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命名顺序把整个街区共分为9个里。
在平地漫步,全新亮相的湖滨步行街清新淡雅,让人感觉犹如春风抚面。在平海路东坡路路口树立著一片“薄雾森林”,道路两侧种植的银杏树安装了现代化“雾森”系统。当夜幕降临,银杏枝头泛出绵绵薄雾,在五彩斑斓的灯辉中,化身成为童话王国中的秘境。
环顾四周,有著飞簷翘角的庭院街灯让整条街区多了几许深深的层次感。再加上如荧如豆的地埋灯和泛光如洗的墙门灯,整体营造出了“湖光山色在门前,花香人影穿堂间”的江南雅韵。
“淡妆”是湖滨步行街的底色,无需过分渲染,就能安静美丽。而当它“浓抹”起来,便又是那最时尚、最智慧、最人文的新消费街区,魅力指数堪称“醉杭州”的样板间。
除了历史老字号的诉说、西子湖的景致和千年湖滨的繁华,来自世界各地的新潮品牌、美味佳肴、酷炫表演在这里竞相呈现。大数据、5G直播、物联网等新技术又进一步助力湖滨步行街成功把“线上流量”转变为“消费体量”、把“游客”转变成“顾客”,酣畅演绎数字时代的智慧魅力。
西子湖的美令无数游人神往千年至今,而湖滨步行街引领杭州新风尚的旅程才刚刚开始……
图为2019年7月,重庆解放碑举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快闪活动(图:中新社)
一夜遍红西南地 山色今朝画巨然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山水之城,重庆依山而建,道路纵横交错,灵气十足,一直被网友们戏称为魔幻4D城市,其实它的底色有著浓墨重彩的红!
首先,无论是潮热的天气、热辣的火锅串串,又或是重庆人天生的直爽个性,都让火辣的重庆自带红晕效果。其次,重庆是建立新中国的重要红色堡垒,直到今天,“解放”一词仍鲜明地矗立在这座城市的中心。
人民解放纪念碑矗立在重庆市渝中区,碑通高27.5米,边长2.55米,碑内连地下共八层,设有旋梯达于碑顶,碑顶向街口的四面装有自鸣钟,碑台周围为花圃。这座建成于1947年的近现代重要史迹建筑,既是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和重庆解放的象征,也同时记录著重庆城的发展变迁,被称为“重庆的心脏”。
上世纪70年代,解放碑周围的道路还是水泥路,来往车辆很少,人们只在重大节日时才会聚集到这里。改革开放后,解放碑附近也逐渐变得热闹起来,车辆开始增多,许多商业大厦也在这时开始动工。1997年,为庆祝重庆直辖,重庆市以解放碑为中心,将解放碑大十字地区改造成了中国西部第一条商业步行街,核心面积达2.24万平方米。
自此,解放碑已不再单指一个建筑了,而是泛指沿著民族路、民权路、邹容路打造而成的“十字金街”商圈。在“十字金街”主街,具有差异化、特色化的四条街区又被分别打造为了名品、时尚、记忆和艺术大道。
如今在解放碑步行街上,韩国光复军司令部旧址、中英联络处旧址、鲁祖庙、戴家巷等文物保护遗址和百年历史老街依如往昔那般,静静地守著山城的岁月淌过。另一处,解放碑—朝天门、解放碑—十八梯步行大道这些串联著历史遗迹与山水景观的网红景点,形成了代表重庆母城特色的“半岛文旅通廊”。重百大楼、时代广场、魁星楼文艺院团、重庆美术馆等新建商区和艺术中心,又构建起了多层次、立体化的现代消费体验空间,让摩登的重庆解放碑集美食购物、娱乐休闲于一体。
经过革命岁月的锤炼,重庆人民终于过上了红红火火的好日子。伴随时代飞速的发展,渝中半岛也早已展露新颜。任时光飞逝,不管是本地人还是外地游客,到重庆城区的第一站,都会选择到解放碑看看。因为在那里,昔日的峥嵘犹在眼前,今日的繁华美不胜收。

2020年8月10日,一名小游客穿著川剧戏服在成都宽窄巷子步行街留影(图:新华社)
花重锦官城 宽窄醉人生
相比火辣奔放的重庆,与其相距300公里外的成都则略显低调婉约一些。2,500年来,成都的名字一直没有改变过,这在我国所有的古老大城市中是唯一的一例。连过去长期作为护城河的府河和南河的走向,也仍然清楚地保持了千百年来极有特色的形状。
成都有它快节奏的一面,但这里的人们却更深谙和喜爱“快城市、慢生活”的妙理,常以休闲之名,享受生活之实。若要感受成都恬淡恣意的文化精髓,一定要去宽窄巷子逛一逛。
在成都中心城区府河和南河的怀抱中偏西的位置,有一片形似蜈蚣的街区。“蜈蚣”的几十只“脚”,沿著长顺街两侧朝东南和西北两个方向伸展开去。这片纹理独特的地方,就是形成于清初时期的满城,又叫少城,当时是八旗官兵和家眷居住的地方。辛亥革命以后,一些达官贵人来此辟公馆和民宅。于右任、田颂尧、李家钰、杨森、刘文辉等先后定居在这里,蒋介石也曾经来过,使得这些古老的建筑得以保存下来。新中国成立后,自由的房产买卖使得宽窄巷子的居民更加多元化。
历经了300余年的风风雨雨,排列在少城西南角的宽、窄、井这三条巷子当初并不是重要的几条胡同,然而却因长期的平民性反而在历史的巨轮下幸存至今。经过改造和修复,宽窄巷子于2008年正式开街。
作为成都唯一遗留下来的清朝古街道,宽窄巷子既有南方川西民居的特色,也有北方满蒙文化的内涵,是老成都“千年少城”城市格局和百年原真建筑格局的最后遗存,也成了北方胡同文化在成都以及在中国南方的“孤本”。
“满洲城静不繁华,种树种花各有涯。好景一年看不尽,炎天武庙看荷花。”透过清人的《竹枝词》,旧时少城生活的悠然闲适跃然眼前。现如今,不同时段,宽窄的美和乐趣也有不同的展现。
白天,那些半躺在巷口竹椅上悠闲喝著盖碗茶摆龙门阵的老人们,那些放学回家唱著儿歌在巷子里闲嬉的孩子们,那些在静静的岁月里独自葱郁凝翠爬满灰砖矮墙的藤蔓和野花们……宽窄的闲逸美学渗透于巷子的每一处!
而当夜晚来临、华灯初上时,宽窄巷子又会换上另一副魅惑面孔!音乐、美酒、佳肴……成都最恣意最个性的一面在这里尽情展示。开放、多元、动感的空间,在宽窄对立又统一,兼容并包、为我所用的时尚性、现代性在这里体现。
如今的宽窄巷子步行街按照“一巷一主题、一院一景”的形态与业态融合布局,形成了宽巷子“闲生活”、窄巷子“品生活”、井巷子“市井生活”、小通巷“雅生活”、泡桐树街“漫生活”、奎星楼街“文创生活”的特色主题消费场景。这里不仅是成都平原宜居休闲与时尚生活的最典型代表,也是中国首个院落式情景消费生活体验最原真的标本。
都说生活需要仪式感,其实重拾最简单的传统就是一种常常被人们忘却了的仪式。这个时候,你不妨来到宽窄巷子,选一个安静的院落或一把临街的藤椅,坐下来晒晒太阳、发发呆,喝一杯茶、听一段戏,享受安逸、享受踏实,在历史与现代的结合中找回对生活的敬畏。
宝马雕车香满路 梦回唐朝花千树
在浅尝了江南的细软与西南的恣意后,再来一次“穿越”之旅吧!
大唐,是中华五千年历史文明最壮丽恢弘的朝代。《资治通鉴》这样记载著这个盛世:高山绝壑,耒耜亦满,酒馔丰溢,物价低廉,商业繁茂,道路畅通,行旅安全……尽管千年已去,然而唐朝的气韵却深深寄居在了西安这座古都之中,给其增加了厚重的历史纵深感。
多少次的午夜梦回,唐朝之繁华绚烂令无数文人雅士欣然神往之。如今,只需一览西安的大唐不夜城,便仿如置身于梦里勾勒了千百遍的唐朝大街。徜徉其间,无不尽叹大唐的歌舞升平、璀璨夺目、雄伟壮丽。
大唐不夜城步行街位于西安市曲江区,这里在上世纪90年代还是一片荒地。后来,西安市政府拟建曲江旅游景区,由建筑大师张锦秋院士规划设计了曲江核心区“七园一城一塔”布局。其中,“一塔”是大雁塔,“一城”就是大唐不夜城。
2009年,大唐不夜城步行街建成运营,一条现代化的“盛唐天街”展现在世人眼前。其自北向南从举世闻名的大雁塔脚下延展,总长2,100米,东西宽500米,贯穿玄奘广场、贞观文化广场、开元庆典广场三个主题广场,包括六个仿唐街区和西安音乐厅、西安大剧院、曲江电影城、陕西艺术家展廊四大文化建筑。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辛弃疾的这首《青玉案》描绘的虽是宋朝元夕节的盛况,但引它来缀评大唐不夜城的情景实不为过,甚至可以遥想唐朝之实景可能更胜之才是。
置身在大唐不夜城中,放眼望去,天上星河灿烂,人间亦火树银花、流光溢彩。侧耳倾听,人潮如流之中夹杂著街边两侧的摇滚声、琴弦声、叫卖声、叫好声,时而婉转温柔、时而如银珠落盘,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西安的泡馍、海南的椰子、新疆的玉器、苏州的丝绸……大江南北琳琅满目的特色商品汇集于此,再现大唐商贾往来通衢之盛况。
稳坐如不倒翁的“唐仕女”、手凿石头的“唐武士”、壁画里端坐的“唐贵妃”,这些真人扮演的唐朝人物,更让游客多了一份与历史打了照面的惊鸿奇幻感。
那是一个励精图治的时代、那是一个兼容并蓄的时代、那是一个诗歌繁盛的时代,大唐不夜城摘其千年光辉而重现之,览者谁人不叹中华文明之璀璨风采!
后记
城市是文化依附生存和传播的物质载体,而步行街就是一个缩影,是城市名片的延伸。“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言,这五条步行街既积蕴了深厚的历史文明,又正在被各类目不暇接的新科技、新业态赋予全新的生命活力。它们既统一展现了中国商业文化的鼎新繁荣,又各自绽放著不同的绚烂色彩。它们是点亮中国步行街版图的首批新星,亦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守望创新者。这一处处“城市客厅”已经装点好了,一起来坐坐吧!
(作者系资深文化媒体人)
本文发表于《紫荆》杂志2021年2月号
监制:连振海
编辑:邸倩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